第二百一十六章 吏治(第2/2頁)
章節報錯
崇禎皇帝轉過身,指著眼前的陝西輿圖,說道:“看看吧,都好好看看,這幫猖獗的流賊叛亂,都要列土封疆了。
那個大流寇王嘉胤,都自稱為王了,麾下那幫流賊都稱王,這些事情,朕叫軍機處明發上諭,你們都不清楚嗎?”
見韓爌、溫體仁這些內閣大臣,包括王洽、周延儒這些軍機大臣,都低下腦袋,崇禎皇帝的心情,相反卻很是輕鬆。
為何?
因為他所刻意強調的強敵,已經在朝中產生影響,這叫某些文官,不敢再死盯著一些事情不放。
若是能用陝西行都司一地,換取大明多領域的撥亂反正,就長期對比之下,在崇禎皇帝的眼裡,是一筆很合算的買賣!
根深蒂固的遼東將門,被逐步支解了。
沒有推動的河政改制,被有效推動了。
質疑眾多的賑災公署,被文官遺忘了……
在這段時間內,先前謀劃的諸多部署,都在崇禎皇帝的推動下,皆開始逐步落實,這種積極的變動,對大明是有著諸多好處的。
“這件事情,內閣就不必過問了。”崇禎皇帝想了想,開口道:“朕會派人,去吏部那邊,告訴王卿,叫吏部儘快篩選一批良才,填補官缺。
此外這些被查明的罪官,一個都不能遺留,全部都逮捕進京,押解進刑部,著三法司會審。”
“臣等遵旨。”
不知為何,韓爌在聽聞此言後,心裡莫名輕快很多,或許這跟前些時日,內閣堆太多政務有關吧。
從崇禎三年,這半年多的時間,不管是朝堂上,還是地方上,都有著太多變化,尤其是天津那邊,在得知不少西洋海商,開始蜂擁天津後,韓爌、溫體仁這些內閣大臣,不少心中都生出擔憂。
“透過這次都察院巡察,算是叫朕看明白了,吏治不查,不行!”
崇禎皇帝伸手道:“你們內閣這邊,都有一個心理準備,等韓卿帶隊歸京後,朕要召集都察院和內閣,進行商榷。
似這等定期到地方巡察,特別是涉及一些重要區域,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些年來,到處都在向朝廷索要糧餉,可是賦稅這一塊,卻表現的很差,難道我大明治下,就真的缺銀子嗎?
看看國稅處這邊,自離京釐清關稅後,現在都到河間府境內,這短短月餘時間,所明確的那些鈔關,增收了近十萬兩關稅。
很多時候並非沒有銀子,實則是叫各地官府,用各種名義盤剝,大興苛捐雜稅,罵名叫朝廷背了,銀子卻揣進他們腰包中!
戶部這邊,以後必須要多注意才行。”
一想到大明境內,還有著眾多貪官汙吏,在地方暴斂百姓,崇禎皇帝就恨不能將他們全都殺掉。
可現階段的局勢來講,崇禎皇帝也只能避重就輕,先行在掌控力增強的地方,展開相應的行動。
似韓繼思的暗查行動,能進行的這般順利,那是有盧象升、陳延生、管紹寧他們,在私底下轉遞不少查明的情況,才能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