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召見(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若是將時間線拉長,那大明就能逐步佔據上風,直到將建虜八旗徹底拖垮。
王承恩離開了乾清宮,帶著崇禎皇帝的意志,開始處理這些善後事,這些事宜若是能逐一落實,會給大明帶來諸多好處。
心情不錯的崇禎皇帝,來到懸掛輿圖處,盯著那張被他不知看過多少遍的遼東輿圖,思索著當前的遼地局勢。
時下遼西被大明收復全境,遼南三衛多數被李自成所部佔領,金州衛被大明佔著,而孤懸在外的皮島,也能有效威脅建虜。
圍繞遼東這塊黑土地,崇禎皇帝所謀的牽制大棋,正在逐步的穩定下來,而先前被建虜征伐過一次的朝鮮,也開始在私底下改變態度。
時間!
只要能給崇禎皇帝更多時間,他就能想方設法的在遼地這邊,逐步拖垮建虜,耗掉建虜的元氣。
對遼西的支援要增強。
對李自成的軍火買賣要擴大。
對東江的支援要增強。
對朝鮮的貿易往來要開啟!
只要圍繞這些核心所在,逐步在遼地展開謀劃,那崇禎皇帝有理由相信,和建虜不斷拉扯的同時,還能推動著大明的改變。
“皇爺,閻應元、陳明遇等賑災行署士子,殿外求見。”
乾清宮殿外,一名值守宦官走進來,向崇禎皇帝拱手作揖道。
“宣!”
崇禎皇帝言簡意賅道。
這剛解決東江軍的善後事宜,閻應元他們就來了,崇禎皇帝的心情更好了,針對遼西的改制謀劃,也要向前邁出穩健一步。
“臣等拜見陛下。”
“免禮吧。”
看著閻應元、陳明遇、李巖、宋獻策、牛金星、顧君恩、堵胤錫等賑災行署士子,崇禎皇帝露出笑意,眼前這些士子,和先前相比都變黑了,都變壯實了,透過他們的眼神,崇禎皇帝看到最多的,是堅毅,是冷靜。
以最繁雜的地方賑災諸事,讓這些有潛力的讀書人,去最基層接受磨礪,接受摔打,這是崇禎皇帝的決斷。
相較於透過科舉遴選的人才,崇禎皇帝所需要的是真正能治理地方,能為治下多做實事的良才。
或許科舉改革不能碰,但是透過別的途徑,去培養一批人才,並用各種方式將他們簡拔起來,崇禎皇帝還是能辦到的。
“你們皆是直隸賑災行署所轄士子,在盧卿給朕呈遞的密奏裡,朕可是常看到你們的名字,包括你們所做的諸事。”
崇禎皇帝面露笑意,看向閻應元說道:“看來當初讓你們遠離京城,深入地方去做一些實事,這一決斷無疑是正確的,朕為你們所做之事感到欣慰,看著你們的改變,朕更是感到高興。
盧卿能夠忍痛割愛,將你們舉薦進京,朕能夠想到盧卿的不捨。
不過考慮到當前的境遇,朕需要你們這些良才,來替朕,替社稷,替朝廷,來擔負起更重的職責,以為朕分憂,為社稷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