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陝的新生(1)(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現在所處的這種境遇,不是考慮盤剝不盤剝的問題,而是能否讓餓紅眼的群體,先吃飽肚子的問題。
緩和這一主要矛盾後,像工廠主盤剝的問題,等朝廷中央集權增強後,再出臺相應的政策制衡就是。
“陛下啊陛下,您有此等雄圖壯志,是好事。”
看著匯總的一封封案牘,劉鴻訓眉頭緊皺起來,“但是這等規模的聚集災民和流民,一旦糧食出現短缺,那必然會爆發民亂啊,這個問題您打算怎樣解決啊。”
從出任山西巡撫後,劉鴻訓就沒睡過囫圇覺,山西治下的局勢,表面看起來很平穩,可實則卻藏著各種隱患。
稍稍處置不當的話,就會引起大混亂。
山西不能再亂了。
“巡撫,您是擔憂賑災行署這邊,所儲糧食不足嗎?”去而復返的徐英雄,見劉鴻訓這般憂愁,上前詢問道。
“是啊。”
劉鴻訓輕嘆道:“賑災行署張布的公告,讓治下的災民和流民,悉數聚攏起來,甚至不少佃戶,都逃離那些士紳、商賈的掌控,以避免遭受盤剝。
這一張張嘴,如果不能得到解決,那會引起多大的風波和民亂,不用本撫多言,你心裡也清楚吧。”
“的確。”
徐英雄點頭道:“如果說是這樣的話,學生倒是覺得有一良策,能緩解這種威脅,叫賑災行署掌握些主動。”
“哦?”
劉鴻訓眉頭微挑,開口道:“說來聽聽。”
在山西賑災行署籌建之際,所招募的諸多生員和讀書人中,劉鴻訓看重的一批人,徐英雄算是翹楚。
雖說此人沒有考取功名,然在劉鴻訓的眼裡,磨礪後治理一縣是沒問題的,若是表現突出的話,那治理一府,甚至進京為官,都是可行的。
“晉地自古就是地少人多,從事商業的人很多。”
徐英雄拱手作揖道:“從陛下傳遞密詔,命我山西賑災行署,在殺虎口堡開設榷關,並完善各項制度,該地已成賑災行署的重要財源。
不過在學生看來,當前的殺虎口榷關,所設榷關十三行規模,依舊算是很小的存在。
如果巡撫能夠出面,在各州府籌設一批聯合商號,讓有意出口經商的商賈,都加入進來的話,那我們是否能以糧食充當抵押金?”
劉鴻訓雙眼微眯,沉吟片刻,伸手道:“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本撫從不相信山西境內,那般多計程車紳、商賈等群體,名下會不私藏著糧食。
畢竟陝西境內的平叛,推行到現在,已經是愈發明朗了,不過災情並沒有得到緩解。
這等賺取銀子的機會,他們絕不會放過的。
不過要做這件事情,就要增強相應的監察規模,畢竟對各項違禁品的查處,包括對殺虎口榷關的監察,都絕不能放心。
這樣吧,此事就由你來具體負責,先擬定一份公函,倒是召開士子會議,具體研討相應措施。”
“喏!”
徐英雄當即拱手作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