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迎春曾經也以為梨樹坪的村民淳樸善良好相處,但朱雨的行為告訴她,事情不完全是這樣,依舊會有一些人心懷不軌,所以事事要小心。

“迎春,真的要跟他們耍心機嗎?”秦瀟瀟皺了皺眉頭。

“這不是心計,這是自我保護。”冷迎春淡然地看著遠方,在耕作以前,她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呢。

秦瀟瀟雖然不贊同陳雪雲的做法,但也沒有反對,她知道冷迎春想法獨特,一切為了大家過上順暢的生活。

兩個人甜甜地入睡。

接下來的十天裡,在冷迎春的監督之下,那些村民倒沒有耍心機,安安分分地把房子建造起來。

期間,冷迎春也沒有閒著,她挨家挨戶問那些讓出田地的人家,是否是一錘子買賣,田地給她了就真的是她的了。

有人好心,說就讓給她了,有人卻覺得僅僅是今年讓給他們耕作,明年就不一定了。

為了節省麻煩,冷迎春就給那些願意把田地歸他們的人一些錢,說是買下了田地,以後無拖無欠。

至於那些有心思的,他們的田地,她一概不要。

由於村子裡是難民村,還沒有掌管村子的里正,她就帶著冷迎歡到了麓城,找到了縣衙,親自詢問開墾出來的荒地要屬於自己,是否需要製作田契。

“小姑娘,你還知道田契!”縣衙師爺很詫異。

要是以前,土地是屬於大俞國的,是不允許老百姓任意開荒的。

去年災荒肆虐,全國缺糧,蘇敬賢在賑災道路上,看到老百姓哪怕到了災荒不那麼厲害的地方,情願吃著賑災糧躺平,也不願意開墾荒地。

他就覺得這種現象不好,就寫信給侯爺,讓侯爺上請皇帝,為了生息,放開政策,准許百姓開荒。

朝廷細緻研究後下發頒佈“准許外來戶就地開荒耕作”的政策,還允許收成後暫時不用上交糧食。

這樣刺激之下,才有不少難民安定下來開荒種地。

但是,朝廷也不是省油的燈,所有的政策都是臨時的,設下的一切坑要怎麼填,還是朝廷說了算,最不濟推翻舊政策重定新優惠。

現在,官僚系統裡更變的內部訊息就是:等災荒緩和之後,朝廷有權收回土地權,沒準會以租約的形式給農民種地,但為了鼓勵耕作,價錢不會太高。

冷迎春現在要把田地歸私人所有,田地掌控權就屬於她,將來皇帝要是給功臣、皇親分田地,她有田契,她的土地就不在分配行列中。

如此說來,定田契就意味著走偏門,朝廷在原則上不鼓勵這樣做,但也不是完全限制,只能出高要求限制田契數量。

那就是每次收成後,要上交一半糧食給朝廷。

縣衙師爺嘮嘮叨叨把厲害之處指出來就問她了,“條件如此苛刻,你還願意定下田契嗎?”

“那當然。”冷迎春同意了,她知道不管到哪個朝代,遵守本土規則才能長盛不衰。

把土地使用權抓在手,哪怕村民來搶,她也有縣衙出面。

再說她就三個人,不需要太多糧食,給一半給朝廷又有何妨?

“先交五十兩銀子作為田契費。”師爺再次開口了。

“還要給錢?”冷迎歡感覺又是個坑,糧食都沒種出來就定走一半了,還有田契費,誰受得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們都想把朝廷的土地變為自己的了,等於是跟朝廷對著幹了,朝廷沒有把你們削了,還大度的同意了,你們不應該給替朝廷一點好處作為報答嗎?”

師爺翻了個白眼,朝廷之所以要把田契高價售出,還不是防止開墾出來的土地輕而易舉被買賣?

“我們給!”冷迎春把零零散散且髒兮兮的錢湊到一塊交給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