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訓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蘇淮應是!
晟武帝低頭看了下還跪在那的蘇淮,拍了拍自己左邊的椅子,「過來坐吧!」
等蘇淮坐下,晟武帝才又接著被接連岔開的話題,跟他說,「吏部侍郎顏貞,御史大夫劉和平,還有東括街的李賈……」晟武帝悠悠的對蘇淮念出了一堆人名。
料想晟武帝不會無緣無故提及這些人的蘇淮,默默的在心裡把這些人名給一一記住。
晟武帝的報人名大概持續了半盞茶的時間,半盞茶後,他問他,「可都記住了?」
他點點頭,「都記下了。」
他呷了口茶水,「說來聽聽。」
他不明就裡,卻依舊慢慢敘道,「吏部侍郎顏貞,御史大夫……」
又是半盞茶的時間,晟武帝看著背的一字不差的蘇淮,嫌棄的臉上終於浮了點滿意。
「還不錯,沒想到你記東西的本領還行,這點,就很不像朕。」他從小到大就不愛讀書,一方面是覺得那些大道理晦澀難懂,另一面則是記不住。
蘇淮被驚在原地,晟武帝笑了笑,轉口又道,「應該是隨了你母后,你母后記東西就快。」早年登基,那些複雜的人際關係還有所謂的鐵律宮規,就都是她先記好了,再在日常生活裡一點一滴的教他的。
「既然記住了,就要記死,記好了,明白了嗎?」在得了蘇淮一個肯定的回覆後,晟武帝才又道,「這些人是朕目前所查到的混跡在安陽城中,忠心於前梁的人。
他們有的居於高位,有的手握錢財,富甲一方。不至非不得已的階段,你絕不可擅自挑明。
氏族姻親繁雜,一旦出事,往往牽連過多。這不是你母后想看到的,亦不是朕這麼多年按兵不動所求的。
朕應了你母后,會給她一個太平盛世,如今,朕做到了。
可若無你兄長,怕也無法做到。」
蘇淮似有感觸,道,「兒臣現在明白了,大哥是為天下人死的。可父皇,兒臣仍有一點不解。」他說出口的話再沒剛才那樣帶刺,略微軟和了下來。
晟武帝垂眸,「朕知道你想說什麼,你在想,你大哥既然是為大塍死的,那為什麼朕卻偏還要瞞著,更遑論還要弄這麼一出,來讓他遭罵!讓他死都死的不乾淨。
是也不說?」
蘇淮承認,「是。兒臣不解,南乾以替大哥解毒為由索要撫州三城,大哥為固國本,不惜自殺。父皇若將此事告知全國百姓,豈不能讓我大塍士兵再起鬥志?我大塍百姓,也自會感念大哥犧牲,為其建祠求火,讓他之恩德傳頌萬世。」
晟武帝默然欲哭,「這就又要說你大哥仁德了。他自也想到了你剛才說的那些,以他之死鼓舞軍中士氣,可平和時期,鼓舞士氣所圖為何?大塍上下念你兄長的本來就多,要是再讓他們知道了他是被南乾害死的。
那難保不會有人上書,要朕起兵攻打南乾。
戰事一起,生靈塗炭,大塍百姓,遠離南乾的還好,可若與南乾毗鄰,那要讓他們如何自處,背井離鄉,廢棄多年勞作,重新開始?
那場面,朕不願看,你大哥更不願。能以一人死而換的太平,何止於要讓那麼多人遭殃。
再者。」他深吸了一口氣,「就是朕剛跟你說的,前梁餘孽。你大哥在民間廣有仁德,毫不誇張的講,在他們心裡,朕這一君王都比不上他們的太子殿下。
他被誣自鑑而死,民間便把懷疑的物件投向了你,這些辱罵聲中不乏前梁挑唆,朕只有憑藉這市坊之中的罵你之言,才能順藤摸瓜,揪出他們。」
才懂晟武帝為君之心的蘇淮,跪在地上自責不已,「父皇,兒臣錯了。」
晟武帝把他拉起來,以一種孺子可教的語氣道,「還不算太笨。」
晟武帝從懷中掏出一本摺子,拋到蘇淮手中,「好了,現在來說說看這摺子的事兒吧!」
弄清楚一切都是烏龍後的蘇淮,再看那摺子時眼神複雜,「這摺子上皆是昔年與大哥交情不錯的大臣,此番也是受了兒臣的遊說才出面同兒臣一起上書,要父皇給大哥翻案的。」
為您提供大神中州小小的《晚來明月不驚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一百二十三章,訓子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