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前梁後裔(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事,是蘇秦鶴告訴我的,他在我感慨完後,無徵兆的突然大「哦」一聲,「聽元陽這麼一說,朕倒是想起來了,老端毅侯好像還有個遠嫁到了南乾的妹妹,她的女兒。」他指著阿晚,「也就是你表妹,你小時候見過的,可還記得?」
「朕好像還記得......」
「臣記得星兒!」阿晚截住他的話,「去歲冬日,臣還給她送了好大一箱珠寶去,算算時間,她的小兒子,臣的小外甥都該會站了。」
原來已經嫁人了,我長呼一口氣,一手端茶,一手拿餅的吃喝了起來,視線來回的穿梭於他們二者之間,做足了看戲的準備。
「是朕忘記了,她就小了你一個月,他嫁人時,老端毅侯還跟先帝告過十來天假。弄得朝堂上那些半個月不見老侯爺的人還以為老侯爺身子骨垮了,一個個哭喪著臉的,沒少惹先帝生氣。」
我淺酌了茶,看著笑面春風不自知的蘇秦鶴,忍不住想開口打岔,其實,衍文帝生氣真不是因為那些人。
那個時候,好像是春至.......
「陛下的話,好像才說了一半,這顏綰即便是前梁後裔,好像也罪不至死。」昭陽是新城公主之女這件事,或許知道人不多,但陸太師之妻是前梁公主的事兒,滿塍國上下,應該沒有幾個不知道的,偶有的那幾個大概也是真的獨善其身,不搞拉幫結派的事,沒途徑知道罷了。
所以,換而言之,顏綰跟前梁有關的這件事,在大塍,也著實算不上秘密。
尋常百姓稍作打聽都能知道的事,作為一朝天子的蘇秦鶴,沒理由不知道,知之當不知。
他既然都容她好端端的活了這了,怎麼顏平楚的事一出來,她就非死不可了。
難道,這血脈之說,還看性別?
王太孫的女兒就是比公主的外孫要來的金貴了唄!
在蘇秦鶴開口跟我顏綰非死不可的理由前,阿晚先給我就那顏貞其人進行了詳細科普。
十年秀才,累死老母,一朝走運,得見天顏,任職賜名,一路飛昇。
所以,那對別人來說昏聵無道的君王,對顏貞來說卻有著知遇之恩。
文人重風骨,知遇之恩,纈草當還。
梁王死後,太子自刎當場,他覺得如不出錯的話,上官氏所生的這個孩子就是梁王朝最後的血脈,所以跟夫人思索再三後,決定了養他為子,取名顏平楚,讓他能以顏家嫡親公子的身份行於天地間。
「後來,就是昭陽郡主的事了。」依舊是阿晚在說,蘇秦鶴跟我在聽,我瞟了一眼蘇秦鶴,猜不透,他話出個頭就不再接的目的。
阿晚說,晟武帝為了給昭陽一個明確的身份,就讓她成了陸太師的養女,還給她和當時安陽城裡風流瀟灑的顏家公子顏平楚賜了婚。
大抵每個立國君王在把江山坐穩後,都會想著再搏一搏美名,就像晟武帝,在陸太師那得知了昭陽的身世後,表現的第一反應不是趕盡殺絕,而是想著能不能借著厚待她的這一個由頭,來收一潑前梁朝臣的心。
所以,不管是在前梁王的身側給她的生母新城公主修了座衣冠冢,還是給了年過花信,早不算青澀的她挑了個安陽城裡,常年榮登女婿最佳人選三甲的顏家大少,顏平楚。亦或者留旨讓衍文帝繼位後封她為昭陽郡主。
種種這般,都只是晟武帝收攏人心的把戲罷了。
當然,也可以要說,這晟武帝不是沒有把她的身份公佈於眾嗎,那些人又怎麼會知道他這番苦心呢?
在朝為官的,誰手裡還沒點人脈了,那陸寬年不足四十,卻突然間多出了及了笄的閨女,好奇心上來的夫人們,一張嘴,還能扯不清楚?
晟武帝在給昭陽賜婚之前,沒考慮過她成婚後會否開心。成婚後,自然也沒派人去看過,他覺得麼,面子工程做足了也就可以了,又不是自己親生的閨女。
直到,那一眾前梁文官在他大塍的朝堂上左一言又一語的講起「壞婆婆」的故事,他才意識到,是不是昭陽在顏家受欺負了,不好意思告到他跟前來,就攛掇著這幫食古不化的老迂腐來給他講故事。
晟武帝有點生氣,但生氣過後卻還是派了身邊的左應監去了顏家。
左應監在顏家待了一個多時辰後,就回了王宮。
「怎麼樣?那家人有沒有欺負她?」
左應監彎著腰伏在地上,想著在顏府裡看到事兒和聽到的事兒,訕訕的點了點頭,「老奴不敢欺瞞陛下,郡主在顏府,當真舒暢又自如,顏家上下對待郡主猶如面君,半點不敢輕待。」
「嗯,不錯!」晟武帝自得的捋了捋鬍鬚,「朕明日就宣昭陽進宮來,也叫那幫成天借事寓事的看看,朕給她們前梁的主子安排的婚事有多好。」
為您提供大神中州小小的《晚來明月不驚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九十章,前梁後裔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