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採訪鬼才(第1/3頁)
章節報錯
他們開始八仙過海,各自施展手段。
於是後面來拜託李浩宇參加訪談的人,不僅級別越來越高,他們的方法也越來越巧妙了。他們軟硬兼施之下。
像蘇強這個級別的職場菜鳥根本沒法拒絕。
蘇強也不好再做主了。
他只能來詢問李浩宇的意見。
李浩宇知道這個事情也覺得有點棘手,演員排練到關鍵時刻了。李浩宇短時間內還不打算放他們出去,他自己去接受採訪倒是無所謂。
最主要的是那麼多家電視臺邀約。
他也不可能一一答應。
畢竟他就一個人精力有限,現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正處在衝刺第一的關鍵時刻,他也沒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接受那麼多的採訪。
但是一個都不去也不好,畢竟那些人不知道怎麼走關係的。
甚至有幾個拜託是臺長歐泰打過來的,他雖然沒有明說李浩宇一定要參加,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幾個節目最快參加一下。
算起來江州電視臺以前還欠人家人情,如今也算是互相幫助了。臺長都說得這麼謙卑了,這讓李浩宇也不好直接拒絕了。
所以李浩宇思考一番之後,沒有全部拒絕邀約。
畢竟李浩宇現在也不是單打獨鬥了,他手底下還有一群人。自己不給他們面子沒什麼關係,但是蘇強他們免不了還要和他們打交道。
還是給他們幾分薄面吧,就算是自己之後也會求到他們身上。花花轎子眾人抬,還是廣結善緣比較好。
大家都是掌握話語權的人,還是多給對方几分薄面吧!不然之後萬一出了什麼事情,連個幫腔的人也沒有。
李浩宇還是決定選一兩家口碑好的訪談節目,去一去吧!首先排除《魯雨有約》這種神奇且帶有因果律的節目,李浩宇可不像一些人那麼頭鐵。
雖然不能把全部喜劇演員都帶過去,但是在已經排練錄製完成的演員裡,還是可以挑選幾個有話題度的演員一起去。
這其實也是一種雙贏,對方賺了收視率自己也能再衝一衝節目熱度,這也相當於變相給節目宣傳了。
沒有辦法了,李浩宇帶著幾個喜劇演員開啟了趕場模式。
其實訪談節目的套路大差不差,無非就是訪談節目製作團隊提前和李浩宇聊好訪談內容,然後坐下來聊一聊,最後剪吧剪吧,大致就這麼個套路吧。
流程是沒有什麼新意,毫無疑問訪談類節目也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節目形式,用極簡的形式直抵人心,用面對面的對話,探究被採訪者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資訊的獲取,簡單直接。
所以節目能不能出彩,基本全看主持人和嘉賓的發揮了。
李浩宇之前也參加了很多訪談節目,有些訪談套路基本比主持人都熟了。
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無外乎就是三種。….
熟人談話、半熟人談話和陌生人談話這三種感覺。
熟人談話,一般來說採訪者和被採訪者之間是彼此熟悉的,甚至會有一定的私交,這樣的一期訪談節目裡,觀眾會感受到明顯的輕鬆感,節目會很熱鬧。
這種訪談的優點是真正地彼此熟悉,會知道底線在哪兒,所以有分寸感,也會因為私交甚密,氛圍一般都會很好。
也會因為過於瞭解,會「突發」產生一些新的秘密,以此製造節目話題。
至於半熟人談話的話,那就是採訪者和被採訪者之間僅僅只是認識,還遠未到熟悉的程度,但是也會有一些交集存在。
這樣的訪談當然會有一定的新鮮感,但處理得不好,也會有明顯的距離感。
陌生人談
話就更不用多說了,最大程度地好奇感。這三種談話模式無所謂高低,各有各的優劣勢,也各有各的看點和受眾。
但李浩宇就比較簡單了,因為他對於娛樂圈來說基本就是純粹的隱形人了。
江州電視臺之前《中秋奇妙夜》大火的時候,最出圈的人是舞蹈小姐姐。每個人都漲粉數十萬,李浩宇的個人粉絲卻仍舊寥寥無幾。
李浩宇之前嘴上不說,其實心裡氣得夠嗆。
雖然李浩宇也不期待漲多少粉絲,但那麼明顯的差距,實在瞧不起人了。因此甚至被林妙妙笑了好久。他也是要臉的人,不蒸饅頭爭口氣。
於是,李浩宇在接下來訪談節目火力全開了。李浩宇根本不用主持人引導自己,就開始講段子說故事,還時不時「調戲一下觀眾。」
簡直比主持人還像一個主持人。
這也讓那些訪談節目組導演大喜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