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森正在給李浩宇彙報工作。

見到黃慶森臉色不善他問道,“怎麼了?”

“最近有幾家團購軟體也拿到了融資,還開啟了補貼模式。”

“好團的模仿者出現了。這是他預料之中的事情,但比想象的來的要快。”

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每一件事,都會引發或小或大的蝴蝶效應,從而影響我們的一生。

作為蝴蝶本身,李浩宇感覺壓力山大。

他穿越而來做出了不少大動作,身邊的人和事也因為他改變了許多。

比好團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就會改變團購行業原來的發展軌跡。補貼大行其道,地推大軍在火熱推進……無數團購軟體集體冒頭,飛速地更新迭代,每個入場的玩家都試圖佔領一席之地。

但影響遠遠不止如此,想必不遠的將來各個巨頭都會先後入局競爭,新一批在資本支援下強勢登場,每個商家都成為了爭奪的棋子。

市面上的團購軟體都在學習好團的的擴張模式,開啟瘋狂的地推,並開始打起廣告補貼起使用者。

也許這就是現實世界吧,沒有人會像小說裡等著你成長,看到好的模式直接抄就完事了。

不過黃慶森也給李浩宇帶來了好訊息。

許多團購軟體內部是混亂而不堪的。

很多軟體的創始人甚至無法掌握主導權,因為股份被稀釋的太多太快了。他們也缺乏威信,許多發展策略很難得到資本機構的認可。

資本想盡快擴張,而管理層則想著引入新的資本相互制衡,重新拿回專案的主導權。

導致風投機構和管理層矛盾重重。

“我們要不要趁這個機會再拓展市場。”

黃慶森顯然對競爭對手並不畏懼,在如此強烈的競爭態勢下,還想著趁著對手立足未穩,抓住機會擴張市場。

李浩宇卻搖搖頭。

“快”之餘還需求“穩”。

即使好團覆蓋城市夠多,流量成績足夠耀眼。

物流與管理上很難做到匹配,團購軟體之爭是時候該進入下半場了。

被資本支配盲目燒錢的團購公司,根本不配做好團的對手。

黃慶森還沒有放棄,“雖然不適合大肆擴張,好團也不能停下腳步?”

“說說看你的想法?”李浩宇有些驚訝地看著他。

他開啟膝上型電腦上的PPT,開始講解起了他的想法,“我覺得我們可以採用加盟的形式,這樣的好處是可以透過利益驅動,簡單粗暴快速佔領市場。等佔據市場之後,我們再慢慢的把加盟轉為直營。”

李浩宇看著對面西裝革履的黃慶森,他心裡很是欣慰。

倒不是他提出的辦法有多麼亮眼,而是感受到了他的進步和成長。

從當初那個只關注執行層面的外聯部部長,這次終於能從全域性上思考問題。

終於開始有了一點企業高管該有的樣子。

李浩宇說道,現在的我們不需要著急。

因為我們現在的佔有率是市場第一。而所有人都清楚一件事,團購是一個贏家通吃的遊戲,除了行業老大能過得很好,行業老二也能活得不錯,其他人只能瓜分點殘羹剩飯苟活著。

跑的最快活到最後才是贏家,而其他人早晚都是個死。

風投機構不是慈善機構,他們只想著如何變現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