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菜挺好吃,叫什麼名兒?怎麼做的?”

“燒茄瓜。過油炸然後又加調料炒。”

“哎呦,你這敗家丫頭,這玩意還值得用油做啊?”

“……”

“這菜也不賴,茄瓜和雞肉配一起還挺好吃,怎麼做的?”

“這叫炸茄盒,裹麵粉用油炸的。”

“……”

宋老太太顫顫巍巍地用筷子指了下個茄盒很像的那道菜,不可置信地問:

“難道這也是油炸的?”

“對啊,這是炸藕夾。您嚐嚐,也好吃。”

“這不廢話嗎?有油有肉,炸木頭都是香的!”

話是這麼說,老太太還是沒少吃,一邊吃一邊招呼倆孫子吃,就是不招呼宋筠。

宋筠才不在乎呢,自從她損了一次老太太,彷彿推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之前還怕被祖母不喜歡以至於影響生活質量,現在卻發現,只要自己不是沒理的那方,宋念也不會愚孝到不護著自己的孩子。

那怕什麼?有爹有孃的孩子,和獨自一人跟著彆扭奶奶的孩子,底氣是不同的。

吃罷飯,宋念怕有著學堂交際一枝花的宋箴把家裡的事說出去,催著他去書房練字,卻把宋策留下來。

宋筠一看,這是要進入正題了,連忙主動招供:

“祖母,爹,娘,這事兒吧,還要從柱子說起。我不是見了他最後一面了嘛,就總在想,如果有治這種病的藥就好了,之前和我娘去集市,我聽一個胡商說他要拿手裡治咳嗽和喘症的藥換些銀錢,我就換了。這事兒娘也知道,她見我和他買了個小瓶子。”

其他人都看向了沈氏,沈氏一怔,然後沉默地點了點頭。

宋筠沒注意沈氏的停頓,繼續說:

“我隨著王家伯母去佛寺看桃花的時候,聽到有人哭,伯母說是在官家女眷的院子那邊,我們就去看看他們是否需要幫助了。”

宋念點頭,這事兒他聽表兄說了,確實是表嫂先提出要去看看的,這也合情合理。

宋筠看這架勢,就猜到王璞已經寫了信了,不由得鬆了口氣:

在府城的時候,王家人對她的幾次詢問李氏意見還是挺滿意的,倒也不覺得她莽撞,想必王璞也把這個看法傳達給宋唸了。

她重點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考量的:

“我看唐家小公子的狀態,和柱子有點像,但我又不敢直接把藥拿出來,就偷偷告訴了伯母。伯母說讓我等著大夫給看過之後,若是沒法治,再讓我把藥給唐夫人。”

“我聽了,只是大夫一直沒來,唐家小公子又病得厲害,我沒辦法,才提前拿出來藥,不過我也和他們說了,這藥我還沒吃過,不曉得是否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