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念全程聽完,沉吟了一會,其實對女兒的做法,他還是讚賞居多的:

“爹知道你的意思了。救人這事兒,爹並不反對,你若真是見到對方死在你面前都不敢拿出藥來,那爹才會失望呢。”

宋筠連連點頭,雖然輕易把藥拿出來的確莽撞,但是她已經儘可能多地給自己的行為上保險了。

“不過,”宋念話鋒一轉,明顯是要進入正題了。

“……”

宋筠有些垂頭喪氣:果然躲不過啊,學過語文的都知道,一段話裡,轉折詞後面的內容往往是重點。這不,古人也會玩這套,誇了半天,終於要批評了。

“你知道我們最擔心你的是什麼嗎?”

宋筠抬頭,面露疑惑,擔心什麼?擔心她得罪權貴?

宋念和沈氏對視一眼,慢慢說道:

“我們最擔心的是,你只考慮到藥沒有效果的後果,卻沒想過藥有效果的話,你該怎麼辦?”

宋筠不太懂,藥有效果,能怎麼辦?難不成還能逼自己把藥都給他們?光天化日,朗朗乾坤……

不對,他們的確可以逼自己把藥都交出去,這是封建社會啊。宋家連縣令都得罪不起,何況是知府呢。

宋筠想到這裡,有些後怕,她是想利用空間改善一下生活條件,說得再理想化一點,想做些好事,但可從未想過要拖累家裡人。

宋念看宋筠若有所思,知道她這是想到了,心裡覺得欣慰,女兒年齡還小,思慮不周全也是正常。

他怕嚇到家裡老幼,又安慰道:

“好在唐家人不是不講理的,筠姐兒又特意留了些藥給他們,那日後如何也和我們無關了。你們也不用太擔心,只要記得面對權貴人家,行事一定要謹慎就夠了。”

宋筠重重地點了點頭:

“我知道了,以後不會這麼衝動了。而且我如今常在家待著,以後也就是去姑父家或者姑奶奶家做做客,也碰不到什麼權貴人家。”

宋策聽了全程,便明白了為何前些日子常有人上門或羨慕或嫉妒地打聽訊息、自家爹孃卻越來越擔心的原因。

說到底,還是自家的身份不夠高,以至於妹妹救了個人,都要擔心懷璧其罪,只能被動地承受對方的感激或針對。

宋老太太一看氣氛這麼嚴肅,想著自家丫頭剛回來,做得又是好事,連忙打圓場道:

“丫頭只有六歲,哪能想那麼周到,這又是她大伯母同意的,怎麼怪罪,也怪罪不到筠姐兒頭上吧。說來,還是咱家丫頭做了件好事呢,既幫了人,又給咱家賺了這麼些好東西,多爭氣的孩子啊。”

宋念和女兒說清楚了,也安心了,此時還有心情調侃自家老太太:

“這麼爭氣的孩子,您當時還堅決不許她去讀書呢。”

宋老太太最煩自家兒子這張嘴,半點不饒人,都過去的事兒了,還總提、總提,就自家丫頭那小心眼子和不饒人的嘴,怕是又要生氣了。

她惱羞成怒地提高了些音量,把早就在心裡過了好幾道的藉口拎出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