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中道:“一次投入二三十億,我們橫店集團拿不出這麼多錢來保全股份份額。”

就以二十億算,橫店也要至少拿出四個億的現金來平衡股權。

這個年代,哪一家大型企業都不可能在賬上留下這麼多現金空閒著。

張青笑道:“沒關係,可以拿現金和土地來入股,也是一樣的。大型場景的還原建設,需要大量的用地。”

徐文中又道:“橫店的管理權……橫店集團就是以橫店鎮為根基,如果一下劃出去三十平方公里,三分之一都劃沒了。沒有管理權,我不好交代。”

張青道:“管理權一定是大股東的,但我可以授權給橫店集團進行聯合管理運作。橫店影視城建起後,一定會大大帶動旅遊行業的發展,對橫店經濟的促進,不言而喻。實際上,在我的構想中,影視城內所有場景對影視拍攝全部免收場租,以此來吸引海內外的劇組前來橫店影視城拍攝。”

喬太行有些訝然道:“那影視城如何營利呢?投入這麼大。”

張青笑道:“彷照港島喬氏片場,成立影視管理中心,統一管理運營制景、道具、服裝、化妝、車輛、裝置租賃、演員隊伍等配套服務,高效的管理,低廉的價格,優秀的服務,打造亞洲第一影視基地。再整合各景區的導遊營銷隊伍,成立統一的旅遊營銷公司。包括酒店、特色客棧、酒樓、平價飯館、特產周邊店等,全部嚴格管理,絕不允許有宰客黑店之事。靠口碑,打造成旅遊勝地。靠這些造血營收,反哺影視城,不斷開拓創新。”

喬太行又盯著張青看了好一陣後,問徐文中道:“老徐,這些和你之前跟我說的,大同小異,你還有什麼說法沒有?”

《女總裁的全能兵王》

徐文中苦笑道:“哪裡是大同小異,分明比我這老頭子想的完善的多。影視城,完全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運營。我無話可說,回去就開會,商議影城改制的事……張總,你對橫店集團的發展,有什麼想法沒有?”

張青笑道:“徐老先生叫我小張就好。對於影視城我敢放言,是因為我在港島待了不短的時間,一直泡在喬氏片場,又請教了不少業內人士,才有了點總結見解。至於其他行業,就不敢亂說了,不熟,也沒什麼興趣。”

徐文中心裡鬆了口氣,嘴上笑道:“可惜了。其實我很喜歡聽聽年輕人的意見,尤其是張總……小張這樣年少有為的年輕人。”

張青呵呵一笑,心道他果真對橫店集團的事指手畫腳,這樁生意可能就難成了。

為什麼非要選橫店?

除了徐文中這個人能力超群,又兼周圍環境優美、場地寬闊外,天氣適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江南之地,每年能保持兩百天以上的晴天,並且冬季必有雪落的地方真的不多。

關鍵還是徐文中此人,一個只有小學文化,年近六十,卻能在九十年代想到建立影視基地,開發旅遊業的強人,在橫店擁有極高的威望,有這樣的管理人才在,真不怕橫店發展不起來。

沒有這樣的地頭蛇在,光拆遷都是大難題。

至於將來強人會不會反噬……那倒不必擔心。

改制之後,徐文中說破大天也只是一個商人,在這片土地上,永遠不怕商人坐大……

等用過飯後,張青要告辭,喬太行卻沒讓,在豐澤園尋了間茶室繼續聊天。

“小張,你對東南亞經濟的把握之精準,連高層智囊團的專家都感到驚歎。張青,能不能從你的角度看看,在這場災難級的金融危機裡,我們中國能尋到什麼樣的機會?今天這裡沒外人,你大膽直言。”

喬太行比較鄭重的說道。

張青倒沒謙虛說客套話,只道:“我講一點個人的看法,肯定有不足不準確之處。縱觀亞洲的發展,六七十年代,日韓兩國借住美國發動的安南戰爭,經濟迅速起飛。哪怕戰爭結束後,依舊憑藉著製造業,透過為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提供廉價的工商業產品,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完成了經濟騰飛。但到了八十年代,由於日韓的經濟升高,人工、土地成本大大增加,所以製造業開始發生了轉移,從東亞轉移到東南亞各國,也造就了四小龍、四小虎的經濟騰飛。

到了九十年代,東南亞各國的經濟紛紛達到中等收入水平,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再次升高,對西方的價值大減,然後就迎來了這一次瘋狂血腥的洗劫。對了,日本在八五年廣場協定起,也被下套,到91年樓市大崩盤,房價暴跌八成,幾十年的財富被美國收割。

但是,西方世界為了維持高福利的生活,仍舊需要一個新的廉價產品生產國。就目前來看,除了中國,幾乎沒有第二種選擇。”

喬太行凝視著他,問道:“那將來有一天,我們中國也富了,是不是西方資本也會像今天搜刮爪哇這樣,也給我們來上一遭?”

張青道:“就西方資本的德性來看,百分之百少不了這一遭。”

不過張青心裡也有些感嘆,按歷史的程序,A股幾乎從來沒有雄起過,偶爾一回爆發到五千點,也迅速的回落,還是央媽自己爆狠料給打下來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防備著這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