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談判(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青,這是JH市喬老闆,也是小月的四叔。”
豐澤園包廂內,白啟給張青介紹道。
張青微微躬身問候道:“喬老闆好。”
喬太行自然早就知曉了張青的根底,和氣笑道:“你和小月是那麼要好的朋友,還叫我老闆?叫四叔!”
就憑張青目前的情況,叫聲四叔真算不上高攀。
白啟怕張青書生氣,忙道:“應該的,你在我們家,都不算陌生人了。而且你把古衛紅都叫古姨,更不必和我們家見外了。”
喬太行身旁的老人聞言,臉色微微變了變。
張青扯了扯嘴角,又稱呼了聲:“四叔好。”
喬太行哈哈一笑,方面闊口直鼻大背頭,很有官相,應道:“好,好!”又親自給張青介紹道:“吶,這就是我們JH市鄉鎮企業的驕傲,徐文中老先生。”
張青立刻又躬身問候:“徐老先生您好,您的故事一直激勵著我們。橫店傳奇雖然低調沒有被廣為人知,但瞭解過的人,無不對老先生的高瞻遠矚欽佩不已。”
七五年就開始搞集體企業,並且當年盈利,之後更是連年豐收,一般人誰有這個膽子?養三隻鴨子都算資本主義的年代啊……
徐文中不斷打量著張青,搖頭微笑道:“欸,真是……怎麼也沒想到,鼎鼎大名的杜娟文化的老闆,居然是這樣年輕的一個在校大學生。都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可也太傳奇了些。”
喬太行笑道:“年輕人,代表著我們國家的朝氣和希望!能出現張青同學這樣年輕有才華的傑出青年,也印證了天佑中華,民族必然強盛,是個好兆頭!”
白啟見張青眼角都開始抽抽了,笑道:“四哥快坐吧。我們張青同學啊,現在最怕的就是各種誇讚表揚的詞,越誇張的他越難受。真喜歡這些,也不會背上書包回學校來上學了。”
四人落座後,喬太行問張青道:“張青,接下來準備做什麼?”
張青沉吟稍許道:“打通亞洲大中華區的院線渠道和周邊渠道,投資影視行業,彷照喬氏片場,建一座更先進更完善更宏偉的杜娟文化影城。不過作為晚輩,我要提前表明一下態度。如果徐老先生根據橫店集團的利益考慮,認為不改制更好,那麼杜娟文化也絕不強求。來的路上,白老師還在教導我,合作的基礎,是要尊重對方的意願,我深以為然。”
白啟笑道:“合作是要以共同的利益基礎為前提,徐老先生可以自己思量。”
喬太行也點頭道:“從一開始,我就表明了這個態度。不過在我看來,這個合作還是非常合適的。最簡單的例子,《黃飛鴻》如果在橫店拍,那麼橫店今年的旅遊人數得有多高?帶動多大的經濟發展和就業前景?張青,還有其他的電影計劃吧?”
張青點頭道:“當然。而且不止杜娟一家,港島上百家影視公司,都有機會過來拍戲。至少,想進大陸市場的,就得過來好好拍。”
白啟解釋道:“杜娟文化有和港島合拍片的唯一資格,是上面特批的。”
喬太行突然想起來了,點頭道:“是有這麼回事。”
一直沒開口的徐文中緩緩道:“我也知道這件事,只是……該怎麼個合作法?”
張青沒兜圈子,直白道:“兩種方案。第一種,杜娟集團溢價百分之三十,全資收購橫店影城及周邊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使用權。第二種,是橫店影城進行改制,杜娟文化投資入股,但持股權要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太高了。”
徐文中搖頭道。
第一種方案他根本不去考慮,一次性賣斷固然能得一大筆資金,但橫店集團目前並不缺錢,怎麼會殺雞取卵?
第二種,也不夠好,股權太低。
張青解釋道:“徐老先生,杜娟收購橫店影城後,會進行短期內大規模的投資建設,投資數不會少於三十億。因為港島拍電影都很快,無法像內地,一年拍一部大片建一座城。這麼大的投資,我們必須保證杜娟文化的利益。而且,橫店也要拿出相應股權的投資資金來。”
喬太行插一句道:“這三十億,是之前你說的那三十億嗎?”
張青道:“包括一部分,但肯定能保證投資在影城的資金超過二十億。另外一部分資金,我希望能在東陽組建一支大型建築公司。東陽是全國有名的建築之鄉,建築技術高超,木凋、石凋、竹凋、磚凋技術獨步天下!這支建築隊伍不僅要在影城建設中出力,還要在杜娟文化全國門店裝修建設,乃至亞洲院線建設中發揮作用。投資,幾乎可以不設上限。”
喬太行盯著張青看了稍許後,對白啟笑道:“你這個得意學生啊,還真是有意思,把我都說的激動起來了。”
白啟笑道:“還是比較理想主義。”
喬太行問徐文中道:“老徐,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