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鴻雁 第四百二十五章 人間至暗總待晴(第2/2頁)
章節報錯
滿庭芳邁前一步,深深一揖,朗聲道:「皇上,這場洪災來勢洶洶、抗洪之事迫在眉睫!臣願意隻身前去賑災!」
渝帝沒有急於表態,似乎是在細細思量:
三州之災雖為天災,可根源卻在人禍!放眼身邊能夠做到鞠躬盡瘁,卻兩袖清風的人的確不多。
西南戰事刻不容緩,夏雲卿必須前去督戰,方能暫時穩住藍鈺。
王肅貪婪不幹實事兒,讓他去,估計回來時,京城又多了一處豪宅而已。
劉炳文貪婪且愚蠢,讓他去,不但不能賑災怕是會火上澆油。到時候,還得找人前去善後。
思來想去,滿庭芳的確是更合適的人選。
可去年王肅一家獨大、隻手遮天的事情,讓渝帝至今都心有餘悸,他決不允許自己在同一個地方失誤兩次。
「朝中之事離不開滿愛卿,愛卿動不得!」渝帝輕描淡寫地就否決了他的提議。
滿庭芳與枚青相望了一眼,似乎對這個局勢並不意外。
「皇上。」
「皇上!」枚青連忙躬身一揖,正色道:「恕臣直言!當地官員相互勾結、貪腐成風,其背後又有朝中重臣支援,所以前去賑災的官員,不是因為身份不夠,不受待見,就是不敢與其對抗!若陛下想盡快解決此事,必須派出一位即不怕得罪權貴,又有能力的朝中重臣前去。此人,怕是非滿大人莫屬了!」
渝帝沉默不語,心中反覆思量著二人的話,他贊同二人的思慮,也清楚他們所指的朝中重臣姓甚名誰。
可他也有自己的思量,而且在這一點上,他不能讓步。
忽然,他目光一斜,瞥見手邊一沓翊王抄寫的經書,眉頭兀自舒展開來。
「愛卿所言極是。不過滿愛卿並非唯一人選,朕倒是覺得有一人,比滿愛卿更為合適!」
滿庭芳和枚青順著他的目光,落在了一本沉重的手抄經文上。如果仔細看,精緻的灑金紙上的字,透著一抹濃郁的嫣紅,那是翊王以鮮血為墨,一字字泣血而來。
滿庭芳和枚青又心照不宣地看向對方一眼,默契地開口問道:「莫非陛下是想讓翊王殿下前去賑災?」
「誰說放眼朝中唯有滿愛卿一人合適!朕以為翊王比滿愛卿更為合適!」渝帝不經意似的輕輕拍了拍那些佛經,又恢復成那種從容不迫的態度。
此言一出,滿、枚二人著實大吃一驚。
從理論上,他們同意渝帝的說法,可誰也不敢提醒渝帝,不許翊王離開京城的規矩是他親自定下的。
滿庭芳略加思索,還是委婉地提醒道:「皇上所言極是。不過,翊王一向遠離朝政,又常年居住在盛京幾乎足不出戶。若讓他貿然前去,會不會太過勉強?」
「雖然他沒有經驗,可他私下與朕探討過治理洪水、
災後救援的問題,其見解十分獨到。所以,朕決定讓他前去試一試。」很顯然,渝帝並沒有被說服。
滿庭芳自是圓滑婉約之人,聽到渝帝這版說,便立刻改口:「陛下說的極是!如果翊王殿下親自去賑災,既能彰顯出皇上對災情的重視,又無地方官員敢為難,實在是最佳人選!」
「沒錯。」枚青也在一旁替滿庭芳圓場:「既然翊王殿下對賑災頗有見解,此時正是大展雄風的好時機啊!」
就這樣,賑災的人選被草草定了下來。渝帝很快就將旨意,命人傳達給翊王。.
滿庭芳和枚青退去後,渝帝卻斜倚在御座上,怔怔的盯著門外的景色發呆。
心裡開始反思——自己將翊王放出盛京城,究竟是對還是錯!
多疑如渝帝,無論翊王如何表現,他的疑心卻從未放鬆過。
思慮了一會兒,他立刻命雙喜公公,叫來了曾經的御守司指揮使——王璟。
很快,王璟應聲前來,本來以為自己要被皇上重新啟用,便春風得意的趕來。
可當他一邁進門去,看到空蕩蕩的殿中,沒有自己的父親,只有面無表情的天子和一個雙喜公公,便立刻意識到事情不妙,動作和神色也收斂了許多。
他小心翼翼的走到殿中,躬身一揖,恭敬的問安。
渝帝挑起眼皮,打量著身高不到六尺,長得細小乾瘦、獐頭鼠目的王璟,不由得皺起眉頭,一臉的厭棄之色。
渝帝支著頭,慵懶的問道:「之前你在身為御守司指揮使時,一直派人偷偷監視著翊王,可有查到他的一些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