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渝帝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往年處理各地災情都是戶部的事。尤其是戶部尚書夏雲卿,他處理過眾多災情,對此事十分有經驗。

可眼下,他已經頂替禮部的職責,被派去安南解決內亂了。無論是將他急調回京,還是派人送去書信,怕是都來不及了。

略一沉吟,渝帝才沉聲開口:「許道澄,那你就趕快安排求雨的法事吧,越快越好!這件事耽誤不得!」

「是,不過……」許道澄抱拳太極,不疾不徐地說道:「此次旱災乃是天災,若想求得甘霖,需要天子親自去求雨,才能應驗!」

聽到這話,渝帝不由得皺起眉頭,看上去似乎有些不情願。

枚青再次見縫插針地勸道:「若天子能親自去求雨,既向百姓彰顯了皇恩浩蕩,又能向鄰邦立威望的良機啊!」

渝帝思忖再三,方無奈地說道:「好!你儘管去準備法事!求雨當日,朕要帶著文武百官,親自走到祭壇去求雨!」

許道澄深深施禮,激動地說道:「殿下有如此誠心,必能感天動地!法事當日,上天一定能賜下甘霖!」

渝帝對這話不為所動,將目光落在雙喜公公身上,吩咐道:「召集眾人到紫宸殿,共同商討賑災之事。」

「是。」雙喜公公堆著笑臉,躬身退出。

很快,眾人齊聚紫宸殿,連一向對朝事能躲就躲的翊王,也身著朝服前來。

渝帝先向眾人說了祭壇求雨之事,聽聞是要步行前往,眾人的臉上紛紛露出了為難的神色。

著也難怪,這些平均年紀五十歲上下的讀書人,出門都是騎馬或坐車。平日裡走得最遠的路,就是從宣德門到萬歲店了。

走那麼遠的路,對他們來說的確是個挑戰!

可既然是天子開口,誰也不敢拒絕,只能欣然接受!

接下來,就是安排賑災的官員,可渝帝一掃滿朝文武,忽然有些犯難:

按理來說,兩袖清風、經驗豐富的夏雲卿,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可若把夏雲卿急調去賑災,安南之事怕是要落在一事無成的劉炳文頭上。到時,內亂之事無法平息,恐又生事端!

如果賑災之事交由其他官員。放眼朝中,清廉的官員鳳毛麟角,只怕朝廷撥的賑災款經過幾手,到百姓那裡時,已所剩無幾了。

「陛下!」

正在渝帝為難之際,滿庭芳忽然走出來,拱手而道:「啟稟陛下,臣聽聞翊王殿下,最近正在研究災情之後,如何幫助百姓重振家園。臣以為,不如就讓翊王殿下前去賑災。」

羽楓瑾默默無言站在人群中,臉上沒有一絲表情。

渝帝聽到這話,只輕輕瞥了翊王一眼,卻始終沉默不語,沒有任何回應。

滿庭芳鑑貌辨色,也即刻悄無聲息的退了回去。

沒想到,劉容卻走出來,拱手道:「皇上,臣願意前去賑災,希望能將功補過!」

渝帝狐疑的看向他,心中揣摩了許久:劉容雖然沒什麼大本事,卻也沒有王氏父子那般貪婪。

如今劉炳文被貶職幽閉,他立功心切一定會經歷表現自己,那不如就給他個機會。

想至此,渝帝微微頷首,沉聲道:「好,既然你有此心,朕就任命你為欽差大臣,前去嶺南賑災。」

「是!」

劉容立刻正色道:「臣一定克忠職守,絕不辜負皇上信任!」

聽到這話,枚青看向滿庭芳,二人均露出擔憂的神色:

渝帝對待此次旱災如此草率,又派出毫無能力的劉容前去督辦,這讓人十分不安。

不假思索,枚青再

次拱手要反駁渝帝的旨意,卻見渝帝疲憊的擺了擺手,命所有人退去。

——考生——

紫宸殿上的文武群臣漸漸散去,枚青卻還直楞楞地站在原地,看著那張龍椅發呆,許久許久,他嘆息著搖了搖頭。

一隻手突然後後面伸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枚青猛地轉身看去,正撞上滿庭芳擔憂的眼神。

「枚大人,皇上執意如此,你也莫要太過焦急!」滿庭芳知他此時心境,只能溫言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