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鴻雁 第六十四章 安南之禍起蕭牆(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來人,將禮部侍郎抓起來關入詔獄嚴加審問!」
渝帝的一句話結束了這場爭論。不過他是一個政治經驗豐富的老手,對這種峰迴路轉、極具戲劇性的故事始終將信將疑。
思忖片刻,渝帝看向裴心隱,緩緩說道:「一時之間,朕也難辨這其中的真假!不如朕先將你安置在瞻雲館,待朕查明真相再與你商討對策,如何?」
裴心隱雙眼望著渝帝,目光中盡是哀求之意:「陛下,老臣不堪國主慘死,國家陷入女幹人之手,更不忍心看到陛下受到矇騙,所以隻身一人躲過層層追捕來到盛京,希望陛下能夠發兵討伐安南,還老國君一個公道啊!」
「可老國主的子嗣均慘死,就算朕現在發兵安南,又該將皇位交予誰呢?」渝帝的口氣始終波瀾不驚。
裴心隱被問得一時訥訥,不知該如何回答。
首輔夏雲卿手持笏板走出來,朗聲道:「自陛下登基後便派兵征討安南,令其年年進貢、歲歲稱臣。不如就借這次機會,命藍鈺將軍派兵攻打,將安南徹底收歸北渝。這樣不但能剷除這位狼子野心的新國主,還能讓一直對安南垂涎三尺的南詔徹底死心!」
聽到藍鈺的名字,渝帝微微皺了皺眉頭,面色略顯不悅。
次輔王肅察言觀色也走了出來,躬身說道:「陛下,裴心隱的話還難辨真假,我們且不可輕舉妄動,以免落入圈套!即便他所言句句是真,那也是安南內部的家務事,咱們北渝已國泰民安許久,百姓們不願再經受戰爭的洗禮!請陛下明鑑!」
夏雲卿冷哼一聲,當即辯駁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北渝的屬國之所以願意進貢稱臣,正是仰仗著為難之際我們能出手相幫。若此時安南出事,我們卻袖手旁觀,那其他屬國可還願意歸順?」
王肅昂起下巴,冷哼道:「首輔大人此言甚謬!弱小的屬國根本沒有實力和泱泱北渝討價還價,他們若不肯繼續稱臣,到時再派兵征討又有何難?」
「王尚書休要逞口舌之快!」夏雲卿雙眉一豎,疾言厲色道:「現在咱們派兵相助,不過是對付安南一個不成氣候的賊君,何況賊人膽虛,也不見對方得敢出兵抵抗。若我們置之不理,等賊君成了氣候並聯合其他屬國共同抵抗北渝,那豈不是大禍臨頭了!」
王肅輕蔑地哼了哼,捻鬚冷笑道:「堂堂北渝內閣首輔,卻如此畏首畏尾,未免太過滅自家志氣長他人威風了吧!」
「夠了!」渝帝一聲斷喝,制止了針鋒相對的二人。銳利的目光一轉,落在兵部尚書滿庭芳身上,才沉聲道:「滿愛卿,你掌管兵部。關於是否出兵安南,你有何見解?」
突然被皇上點名,所有人都將注意力放在他身上,滿庭芳卻沉思許久,才緩步走出來,深施一禮:「啟稟陛下,臣以為二位大人說得均有理。安南內亂之事,北渝該管卻也不好管。」
渝帝輕輕挑起眉頭,饒有興趣地問道:「愛卿說說,何謂‘該管卻也不好管"?」
滿庭芳有條不紊地答道:「陛下曾親自御駕親征安南,自然知道安南憑藉天然的地理環境優勢,攻打的難度極大。百姓們才過上幾年的太平日子,若只為了幫助一個藩國而大動干戈,定會引來百姓的怨聲載道。」
「那愛卿的意思是就此放任他們不管了?」渝帝面沉似水端坐在御座上,叫人看不穿其心思。
滿庭芳再施一禮,又道:「陛下,只要安南願意臣服於北渝,年年上貢歲歲稱臣,他姓姜還是姓胡又有何妨?那不過是他們自家的事,北渝不便插手。畢竟歸順北渝的藩屬國有十餘個,如果每一個藩屬國自家的事,都要北渝來做主,那事畢會引起其他藩屬國的反感,和國內百姓的不滿,對北渝也毫無益處。」
聽完滿庭芳的話,王肅得意地瞥了夏雲卿一眼,好像在說:怎麼樣!連一向左右逢源的老好人都站在我這邊了,這次你徹底沒戲了!
不知夏雲卿是否注意到了王肅的得意之色,他的確被滿庭芳的一番言論氣得顏色大變,也顧不得素日的交情,直言不諱地駁斥道:
「前任兵部尚書滿江紅,一身鐵骨錚錚、向來只進不退。滿大人如今一番主和不主戰的言論,可絲毫沒有令尊當年的風采!
你說得不錯,藩屬國雖然臣服於北渝,但畢竟是獨立政權,北渝不好干涉其內政!不過,眼下是安南新君是有意欺瞞北渝,用狡詐的方式得到了聖上對其身份的認證!這一點便觸及到了北渝的底線,北渝必須加以懲戒!」
「首輔大人所言極是!」滿庭芳恭敬地向他一拱手,繼而又向渝帝說道:
「安南的統治者雖然姓胡,但實際控制者卻是擁有外戚身份的姜氏。安南政令不僅僅出於姜氏,甚至連皇帝的人選都由姜氏一手掌控。而姜氏一族的背後則是有南詔在撐腰。鑑於安南新君對北渝欺上瞞下的態度,想必此次內亂也有南詔從中作梗……」
「恐怕不只有南詔吧!」夏雲卿突然出聲打斷,隨後凜凜目光一掃眾人,冷哼道:「想必在座各位同僚也有人參與其中,幫著安南矇蔽聖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