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瓦剌是西蒙古部落,瓦剌部落他們居住在今科布多河、額爾齊斯河和準噶爾盆地一帶…。

那裡離開白雪花小時候練武的無優谷並不太遠,而無優谷再向東幾百裡就是白家過去的地盤天鷹城堡了,所以對於白雪花來說,她還是比較熟悉那裡的地形的。

過去她為了給白家找立足之地曾經就到過「獨孤雁」小城。

巨鷹伏著小云兒和白雪花飛了一整夜,也已經飛累了,白雪花就準備再次下來休息時候,突然發現前面不遠處傳慘烈的廝殺聲…。

白雪花仔細一看那地方就是「獨孤雁」小城。從鷹上俯看下面,可以清楚看見「獨孤雁」小城外面數萬瓦剌騎兵的帳篷.....。

朱棣親自帶領的幾千精銳,能夠抵擋住二萬瓦剌大軍的進攻,也可以豈稱奇蹟。

當然這主要是因為朱棣的這些兵馬都是精銳,而且還佔有利地形。

另外就是因為這二萬瓦剌大軍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包圍的這些人馬竟是大明皇帝和他的最精銳親兵,所以在強攻傷亡巨大情況下就圍而不攻。這樣朱棣的幾千兵馬才勉強可以抵擋幾十日。

朱棣見瓦剌圍而不攻,他在突圍無望的情況下也只有固守待援,因為朱棣已經用信鴿向徐皇后求援了,多年來的夫妻默契,讓朱棣相信自己妻子徐皇后一定會派兵來救自己的。

當初朱棣同建文帝的戰爭中,徐皇后的二個親兄弟可都是站在建文帝那一邊,而徐皇后卻是義無反顧站在自己的丈夫這一邊。就是在徐皇后的堅定支援下,朱棣終於戰勝了建文帝成為大明皇帝。

朱棣見「獨孤雁」小城的糧草足夠他們堅守數月,所以他相信只要他們再堅守一些日子,徐皇后派來的援兵一定能夠趕到了。

可是令朱棣沒有想到的是今天瓦剌的大軍進攻比平時都猛烈多了,望著瓦剌兵不顧一切進攻...。

朱棣感覺自己的身份可能已經暴露,因為如果瓦剌兵不知道這「獨孤雁」小城有大明皇帝的存在,他們進攻是不會這麼瘋狂的…。

朱棣的親兵衛隊雖然英勇善戰,可是到底是寡不敵眾,所以在瓦剌兵不計傷亡的進攻下,他親兵衛隊的人數越來越少,不過瓦剌兵每前進一步也要留下許多屍體。

鷹背上的小云兒見朱棣的親兵衛隊如此神勇,他也暗暗心驚,心想看朱棣親兵衛隊的戰鬥力,自己想奪取皇位成功非常渺小。

如果自己今天不救朱棣的話,那麼大明王朝內亂那是一定的。

大明王朝內亂最苦的應該是普通百姓,再說一旦朱棣在「獨孤雁」小城被瓦剌兵所殺,那麼瓦剌大軍一定會趁勝大舉進攻大明邊境,到時候大明王朝百姓又得過腥風血雨的悲慘生活。

小云兒心想,自己做皇帝的目的也不過是滿足權力的虛榮心吧了!

其實對於小云兒來說,做了皇帝,真正意義並不大。小云兒想做皇帝不就是可以多娶幾個美人嗎?

可是他現在美麗老婆已經足夠多了,就是自己不做皇帝也已經有享受不完的美人豔福了,再說現在連皇后都是被他暗中征服了…..他虛榮心也早已經滿足了。

另外對於小云兒來說,他感覺做皇帝並不好玩,第一做皇帝很累,也很不自由;這不適應小云兒喜歡自由自在性格。

第二做皇帝必須心狠手辣,冷酷無情,可小云兒就是連殺人都不敢的人,他怎麼能夠符合做皇帝要求。

更重要的是既然你做了皇帝,那你就得有責任為天下百姓謀幸福,所以做皇帝壓力太大了,小云兒他並不喜歡做皇帝。

小云兒不喜歡做皇帝,那麼在他心裡最合適做大明王朝皇帝的人就只有朱棣了。

因為只有朱棣依舊做皇帝,那麼大明王朝百姓就可以少受動亂和戰爭之苦,所以小云兒就必須要救皇帝朱棣。

朱棣的親兵衛隊雖然神勇,但也因為寡不敵眾,被瓦剌大軍的不斷衝殺下,他周圍的親兵越來越少….。

可是朱棣的親兵衛隊依舊是拼命頑強抵擋,衝在最前面的瓦剌兵也被朱棣親兵衛隊神勇所震撼,他們不由自主開始向後退。

這時候瓦剌的一名頭目喊道:「那名穿鎧甲的中年人就是大明的狗皇帝朱棣。孩兒們,大汗有令只要活捉狗皇帝朱棣,不管是誰?就封萬戶候,賞賜黃金千兩,美人二十,尊為大蒙古第一勇士」。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當瓦剌兵知道自己所包圍的是大明皇帝和他的親兵衛隊時候,瓦剌兵就不顧一切衝殺上來。

朱棣手下的親兵越來越少,有幾名瓦剌兵已經衝到朱棣面前了,幸好朱棣也是個文武全能皇帝。

朱棣的格鬥功夫也不錯,他拼死對抗下,普通幾名瓦剌兵也不是他的對手,可是瓦剌兵越來越多,再這樣下去朱棣被活捉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