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殷墟古城
章節報錯
即便身處邙山,梅比也可乘地鐵直接去安陽殷墟博物館,可他還是想打飛的走空路,看看中原腹地的風景和這些年的變化。河南地處中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安陽、洛陽、開封等都曾是多朝古都,周邊埋葬著帝王將相數不勝數。隨著現代探測科技的進一步發達,全國地下墓穴幾乎可在不挖開條件下透過掃描,推測內部結構、文物主人、所處年代和歷史價值指數等,對這片區域的歷史復原,有時候在空中俯瞰或許更有靈感。
梅比上了飛的一路感想,同是這一片土地,隨著歷史的車輪緩緩轉動,你方唱罷我登場,我退場後他接替,演繹幾千年的王朝統冶故事,復原歷史演繹時,每一幀都那麼真實,而每一幀又都是那麼虛幻,時而相敬互愛、時而打打殺殺,皇帝輪流做,沒有哪個朝代能基業常青。快進播放時更顯瞬息萬變,這個世界是真實的麼?
半小時不到,飛的飛到殷墟古城的西郊,一塊城牆似的高大殘垣邊,殘垣中間有大篆“殷墟博物館”字樣,字由整塊的石頭雕刻而成,鑲嵌在泥胚中,顯得古樸而莊重,殷墟博物館就在殘垣地下方,此時殘垣前方一塊空地緩緩分開,顯出博物館入口。蔣華宇和博物館的幾個同事已等候多時。
“主任好,辛苦了!”蔣華宇向梅比問候,殷墟復原中心主任梁啟陰滿臉堆笑迎接梅比,其他幾位同事小劉、象哥和美女翟琳等以前都見過幾次,還有兩位不認識,他們都迎上前向梅比一一問好。這裡除了象哥,梅比年齡算是最大的了。
“以後大家不要丟下手頭工作去迎合他人,包括我”每次梅比都會這樣笑著告誡大家。但人們依舊會出來迎接,一方面梅比的專業性讓大家佩服,另一方面中國歷史復原中心副主任、世界歷史復原中心理事這兩頭銜,已是歷史復原工作者的最高夢想,梅比還年輕現在行政級別已經是六級,還有大把時間再升上去,他們無法想象比六級更高的職位,這個馬屁怎麼樣也不能落下。
最具中國文化印記的甲骨文、司母戊大方鼎等歷史性大物件就是殷墟出土的。這個三千多年前曾經是商代帝都的殷墟古城,周邊還埋藏很多大墓沒有出土,透過掃描推測,至少還有五個大墓裡的東西能給殷墟商代歷史復原工作取得重大的突破,殷墟博物館復原中心已向國家申請過多次,擬開挖這些古墓,以更好地推進這一段歷史的復原工作。但國家考量很多大墓下方就是地鐵、飛鐵等交通要道,多次論證下仍然未最終確定下挖掘時間,梅比也曾建議過相關部門,是否先在這些大墓下方和地鐵上方建立高強度隔板,以防止在挖掘大墓時意外坍塌。但一來工程量太大,二來耗費成本太高,被地方政府給駁回。梅比知道挖掘是簡單的,但要把挖掘過程、大墓內部結構細節等全部一一全真掃描,這些重達一二百噸的操作裝置開進交通要道上方,還是太懸了。
梅比想著這揪心的事已經走進了復原中心,接著一行人換了無塵服進入核心機房“上帝之手”的復原裝置前。這次擬更換的是最核心的部件“上帝之眼”3D掃描部件和升級系統程式,“上帝之眼”和系統升級程式也是梅比和全國團隊總結得出的產物,HW公司根據我方的需求加強了三D全立體掃描功能、以點帶面多場景重新整理功能和中國歷史全部脈絡的自動拼接功能,在歷史長河體系中,我們可以讓全國民眾即時觀摩到我們的復原程序,已得到完全考證的復原資料,即將完成考證的復原資料,和亟待完成的復原節點,呼籲全國民眾參與到具體復原脈絡當中來,透過各民族祖先遺留下來的族譜、物件等,查漏補缺,溯源祖宗十八代家族傳承當中和其他家族之間形成的交集連線,更大化地復原各時期的真實歷史。梅比清晰地知道,該程式一旦在殷墟率先得到檢測後並在全國迅速鋪開後,全國曆史復原速度將比現有提升不止一倍以上,這無疑是最激動人心的。
HW公司的人早早等在了現場,梅比檢視了原有資料和部件,幾乎沒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心想這位助手也太實誠了,為何不讓HW公司先更新上去看看?這傢伙不敢為陰顯是怕擔責,想想自己幾十年前又何嘗不是呢,在行政上也是不敢輕易越雷池一步。領導反而認為他是審慎,適合擔大任。這不,把他升任副主任已經五個年頭。
梅比檢測了現有3D掃描裝置,雖然能快速掃描成型,但還是基於物體的三維表面式掃描,若是在虛擬場景中打碎物件,其斷面幾乎都是相同的,而新3D掃描則可以物件內部實芯掃描,連物件材質分子機構等都能完全資料化,將來在程式碰撞演繹時得到的斷面就是真實材質的效果,聲音和破碎細節等都模擬的一模一樣。
“梅主任,如果沒什麼問題,我們就開始更新裝置和程式了,可以嗎?”HW公司技術員秦少宇說。
“沒問題,動手吧!”梅比答道
HW公司幾位工作人員開始對裝置進行更新。
梅比被手下迎到到辦公室聽取了殷墟復原工作的一個簡短彙報。一路上博物館四壁呈現出清涼山、寶山風景,博物館雖然在地下,但四壁和頂棚均採用最先進的瓷質影像屏,既是牆體又可以模擬露天風景,陽光、沙灘、鮮花、森林等,效果和戶外幾乎一樣,博物館內空氣流通質量更是和戶外一致。
“殷墟商代重大歷史復原專案是國家重點攻關專案,原本按計劃今年應該進展到5%左右,但幾個極關鍵的人物物證缺失,導致專案仍然停留在了3.5%程度,我們團隊其實每個人都很努力,但缺少必要的物證,有時候真的推演不下去。我們知道大墓的挖掘,對我們的程序會有突飛猛進的效果,但提請了很多次,上級依然不給透過,我們還得等待機會!”殷墟復原中心主任梁啟陰有些氣餒道。
“有些東西我們要盡力爭取,但也得要學會另闢蹊徑,我們等新裝置安裝好再說,說不定把之前的東西一梳理,就能向前推進不少!”梅比安慰道。
“希望新裝置給我們帶來好運!”梁啟陰道。
隨後大家聊起了這座古城的際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