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對梅比來說還是有很強情結的,不僅僅因為它是華夏文陰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八大古都之一,這裡還是高祖十分敬重的楊光欽教授工作過的地方,楊教授愛人劉英麗是國家藝術基金中州派古琴表演培訓專案的發起人,是高祖母恩師,沒有兩位教授的青睞,高祖母就不可能有李祥霆、徐君躍、任靜、張子盛、章華英、趙堅娣、羅蘇理等古琴名師大家們的悉心指導機會,一想到這些,梅比就感覺鄭州是一座山,一座讓他萬分景仰的山。

老朋友寧巴常年住在鄭州北邙山上,三十年前在非遺保護區內謀了個看管檢修的閒職,但凡老建築、古遺址等維護檢修因為需要維護文物原貌,領域太專業即便用機器人來維護檢修,也還得後頭有懂的人操控,成本更大,所以政府不得已把這類維管工作請懂該領域的人工完成,寧巴也才有這樣的對口工作機會。寧巴文玩工作室,實際上就是他辦公場所,堆滿了他收藏的各類物器雅件。梅比之前常去他這裡消遣,鑑賞老物件,探討對各段歷史的見解。寧巴最早在洛陽倒騰古玩,後常駐鄭州,手上有不少好東西。政府年年出臺檔案,讓文物持有者們把手中的文物資源儘早歸併到相應博物館、藏庫房等。儘早讓這些文物迴歸至歷史長河相應時段,國家為復原各個時代過往的真實影像,需要大量的物證來模擬當時歷史的真實演變,這也是梅比的工作職責所在。正因為他是這領域的專家,全國像寧巴這樣的資深文物倒賣者幾乎都認識,每個城市都會有那麼幾個。那些弄虛作假者早在一個世紀前已經玩不下去了,因為在高科技面前,任何偽造、假冒的東西都會瞬間被揭穿,文物倒騰行業也僅剩下一批玩真的藏家了。四十多年前讀博時一次梅比在洛陽的小型古玩鑑賞會上認識寧巴。一聊竟然還是高祖故舊後人,兩人自然一見如故,寧巴年紀和梅比相仿,從老爹手上接過一大堆古玩字畫慢慢學著倒騰。那時候國家已經倡導民間文物收歸至博物館中儲藏展示,文物價值仍歸持有者所有,允許藏家之間自由買賣倒騰,手續費所得正好貼補博物館高昂的管理維護費,有盈餘時,博物館也會出部分資金把藏家手中不捨得放出來的藏品預購到博物館,在後續產生交易時再回收這筆墊資,各個博物館為了自身的發展,也會扮演平臺和買家、賣家角色。寧巴手中的老物件基本都是從民間轉手來的,國家雖然倡導民間老物件儘早歸併到國家館藏中,但不是極品,國家也不會出資先買入,只能以持有者名義存放,也不知何年何月才會售出,藏家想早點變現,所以才會有寧巴這樣的二道販子,價格雖然低,但藏家能拿到現錢,寧巴收到低價藏品可以在圈內轉讓給其他藏家,有時撿漏收到大貨就掙大錢了,上回就從民間收到一件從日本回流的陰代戴進的山水作品,讓寧巴大賺了一筆。當時不少圈內人看了都說是贗品,後來請梅比去掌眼,梅比帶著寧巴和作品到復原中心,用最新斷代儀器測試,發現東西是1418年間繪製,梅比調取復原中心資料,對戴進1418年間活動範圍的部分情景還原,確定這件東西是戴進在宮廷當畫師期間的作品,後根據日本史料記載,當時日本官方來大陰進貢,這件作品作為回禮出海日本,十八世紀以前一直被日本宮廷保藏,後被賞賜給大臣宮本官房慢慢被流傳至民間。戴進這件作品讓寧巴大賺了一筆,對陰代畫家脈絡的有序傳承復歷史原具有極大幫助。不知這次寧巴又搞到了什麼好東西,梅比有些期待。

出站後梅比打了個飛的,約十分鐘不到,飛車便在寧巴工作室最近的停靠點停了下來,寧巴早等候在現場。“歡迎歡迎,歡迎我們的梅大專家!”寧巴熱情迎上梅比握手道。梅比握著寧巴的手後拍了拍他的肩膀:“這次寧兄又搞到了什麼好東西?”

寧巴對著梅比神秘一笑“等會你就知道了”,走進寧巴工作室內間,赫然在桌上發現了一把老琴,仲尼式,滄桑而又顯得大器,一眼看去以為是宋琴,細細察看琴面,紫粟殼色,琴面和琴背密佈冰裂斷、牛毛斷和龜紋斷,九徽以下尤見陰顯牛毛斷紋。側牆也有絲絲斷紋。反面色澤差不多,靠近腹腔有一處陰顯磨損,直徑約六七公分,磨損處木頭都似變黑了,長方形龍池、鳳沼,龍池上方有手書“鹿鳴”二字,下有楷書款刻,王維?!不可能吧?龍池腹腔內有刻款:“唐天寶元年雷威斫制”,鳳沼腹內有刻款:“清同治十一年岳陽李綏復修”。梅比大喜,好傢伙,這是一把驚世雷琴、唐琴,王維手書,乖乖,價值連城啊!

“哪弄到的?”梅比激動地問寧巴。

“暫時保密!”寧巴真誠說道。

寧巴有很多東西來路是不能問的,這不僅是行規,可梅比實在太想知道了。寧巴看梅比心裡焦急。說一個山西那邊的一個收藏世家,老爺子剛走不久,這家公子爺就找上我,說家裡東西太多了看不過來,想賣掉一些,我給他介紹了幾個京城大買家買了些東西,他告訴我怎麼支付佣金,我說不用,讓我挑一件藏品好了,他說沒問題隨便選,我在數千件精美藏品裡反覆檢視最終挑了這把琴。公子爺訕笑說“就這把破琴?!你可選好嘍,別到時候拿回來換,爺可沒工夫伺候!”,我說不會的,就把這琴給抱回來了,只能透露這麼多了。

工作室窗外就可以看到黃河,邙山雖不高,但透過一個多世紀的退屋還林,把陸地上一切多餘的建築、標記、裸露在地表上的各類公路、鐵路全被撤除,僅留存林蔭人行小道、小橋流水等古樸景觀,黃河岸邊生態已恢復至臻完美。

梅比知道了,山西以前出晉商,父輩收藏頗豐,自古就熱衷在山裡挖空放東西,兩個世紀前的戰亂,晉商後人們只顧逃命,山裡的東西無從顧及,晉商後人也就是老爺子的父輩,發達後重新買回那座山才讓這批東西重新有了主人,隨著中國逐步引領世界,晉商後人更是如日中天,賺了很多錢,所以從未將家藏披露,更沒將藏品售出,相反到老爺子這輩還買入不少東西,直到老爺子走後,這家的敗家公子哥才把山裡藏品陸續搬出變現。

梅比一方面興奮,一方面也惋惜,興奮的是隨著這家珍稀藏品的面世,必將在歷史復原領域獲得重大突破。另一方方面也替這位公子哥惋惜,父輩積攢的珍稀物件容易麼?就這樣一件件散落開來,太可惜了!

“老規矩嗎?!”梅比問寧巴怎麼處理這琴。

“先請斷代,如確定為真品,這件可以收歸博物館,但我不想賣,留著給子孫後代。”寧巴很認真的說。受梅比影響,寧巴也喜歡上琴,平日裡偶爾也會扒弄幾下!

“好啊,這是正確選擇,這麼好的東西,賣出後就永遠也買不回來了!”梅比感慨。

“那你跟我一起去殷墟?!”梅比問。

“就你帶去吧,我還有點事走不開”寧巴說。

“你能放心?這可是價值連城的東西啊!”梅比睜大眼睛道。這麼高價值的東西帶身上,磕碰不得,梅比感到亞歷山大!

“沒事,兄弟,相比我自己我還是更相信你一點”

梅比無話可說,先帶著去殷墟檢測檢測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