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即便如此,他們頒發給愛因斯坦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理由也是,光電效應的發現。

他們特意無視了相對論的存在。

因為諾貝爾委員會無視相對論的存在,愛因斯坦在頒獎典禮的時候選擇在霓虹巡迴演講,而沒有去參加頒獎典禮。

當然還有部分原因是他害怕被獵殺。

當時德意志的外交部長剛剛被反猶激進人士殺害。

而在調查中發現的目標名單裡,愛因斯坦的名字赫然在列。

諾貝爾獎的政治性在這幾年越發被大眾所討論。

以鄭理的真身為例,科創生物的鄭理,而不是cern的鄭理。

鄭理已經因為在腦機連線領域的發現,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生理學獎的提名。

但是他從來沒有獲獎過。

諾貝爾獎委員會的相關人士,透過其在華國的某些渠道,暗示鄭理。

鄭理如果公開腦機連線技術更多的細節,他才可能獲獎。

加上之前,明明知道比爾不是靈魂的發現者。

諾獎委員會迫於阿美利肯的壓力,選擇把那一年的諾貝爾生物學獎頒發給名為米倫,實際叫比爾。

因此在鄭理看來,獲得這個獎沒有半點值得高興的地方。

任何獎項,當你知道背後可以被操縱的時候,它的神聖性就蕩然無存了。

華國國內搞的這些電影電視獎項是同樣的道理。

不過跟華國的電影電視類獎項比起來,諾貝爾獎多少要點臉。

凱特無奈道:“好吧,還是得恭喜你獲獎。

剛剛諾貝爾委員會的人有沒有在電話裡告訴你,你是一個人獲獎還是和其他人共享?”

“沒有談到這方面。”

凱特猜測道:“估計是你一個人獨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因為諾貝爾獎是先考慮成果,然後再考慮人。

既然你獲獎,那麼本屆諾貝爾物理學家獎是辦法給透過靈魂的逸散證明高維空間存在。

在這個成果上,有資格獲獎的只有你和希格斯。

希格斯去世了,那麼你將獨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cern是個大師雲集的地方,華裔科學家李政道和丁肇中都在這裡工作過。

這二位是華裔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凱特在cern工作的這些年,見過不少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在這裡工作。

也見過不少在cern工作期間,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因此她很瞭解遊戲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