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萬事開頭難(求月票!)(第1/4頁)
章節報錯
“鄭董,其實關於眩暈感的產生我們是有思路的。
只是在電訊號轉化成腦神經訊號這一點上,我們一直沒有想到很好的辦法。
植入式腦機連線和我們的產品定位不符。
而透過現有方式,如何準確的把電訊號傳輸進人腦,而又不對人腦產生傷害,這是最大的難題。
用華國的話來說,就是萬事開頭難。
最近我們一直在圍繞如何做到這點探索。”
李渺渺在跟鄭理聊完之後,特意透過內部郵件系統發了一封郵件去問李萬清。
因為不僅僅獅城研發中心最近沒有新的研究進展,而且獅城方面對實驗猴的消耗數量曲線在近兩個月出現了明顯的上升。
要知道在靈魂證明後,實驗猴的價格比之前翻了十倍。
藥企們都試圖找實驗猴的替代物,因為用實驗猴的成本實在太高了。
因為臨床實驗成本的激增,中小型藥企倒閉了一大批。
現在一款小分子藥物從研發到正式上市,需要消耗的資金是十億米元起步。中小型藥企根本扛不住。
成本的激增,導致cro行業的愈發紅火,大量歐美藥企把基礎研發外包給華國的cro企業。
華國的cro行業龍頭市值翻了兩倍不止。
還有比較矛盾的一點在於,用其他實驗生物替代實驗猴,這樣的實驗結果,在某些國家不被認可。
這些國家的藥品監管機構,要求必須要用實驗猴來進行實驗後,才會允許藥企開展人體臨床實驗。
因為他們認為藥物如果沒有經過有靈魂的生物實驗,是不具備足夠的說服力。
這些國家大多以欠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為主,他們比較迷信。
但是其中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阿美利肯。阿美利肯一來是因為迷信程度比較高,二來是因為他們希望藉此提高創新藥領域的門檻。
李萬清向鄭理髮出影片請求後,獲得了同意。
李萬清接著說道:“我們在實驗猴上進行了各種實驗,但是目前來看沒有很好的效果。”
vr的英文全稱是virtual reality,意思就是虛擬現實。
只是在國內的語境裡把vr和虛擬現實分開了,認為虛擬現實比元宇宙高階,然後元宇宙又要比vr高階。
實際上虛擬現實最早的概念能夠追溯到上世紀的五十年代。
讓那個年代的人來使用現在的vr技術,他們肯定覺得這玩意比他們幻想中的虛擬現實技術還要先進。
只是現實人們的胃口被日益迭代的技術給養叼了。
之前的vr技術,大家不認為是虛擬現實。
直到科創未來的腦機連線vr出來之後,大家才覺得勉強和元宇宙能夠沾上邊了。
而科創生物給李萬清分配的研發任務,要在現有技術上前進一大步。
首先神經細胞產生傳遞資訊的電訊號。
儘管神經元本質上不是良好的電導體,但由於千百萬年的進化過程,它們已經進化出精細的機制。
透過基於離子穿過其質膜的流動來產生電訊號。
通常,神經元會產生一個負電位,稱為靜息膜電位,可以透過記錄神經細胞內部和外部之間的電壓來測量。
動作電位消除了負靜息電位並使跨膜電位瞬時為正。
動作電位沿軸突的長度傳播,是神經系統中將資訊從一個地方傳遞到另一個地方的基本訊號。
可以根據神經細胞對不同離子的選擇性滲透性以及這些離子在細胞膜上的正常分佈來理解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