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效益上來說,常規種甚至要略微好一些,因為常規種產量少但是賣的價格更高。

所以姜炎從口感、產量、化肥吸收率上對現在市面上最常種植的雜交水稻進行了再最佳化。

培育出來的海水稻也完全符合要求,這兩樣採取的也是大量基因突變後,篩選優良品種,再進行優良性狀雜交,產出最佳種子。

“可以派人來取相關研究資料和種子了,可以準備推廣了。”

......

華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裡,他們拿到農業部送來的種子,說是農科所的最新研究成果。

“這是農科院最近才搞出來的,在百分之三的含鹽量的鹽鹼地下能實現畝產六百公斤的海水稻。”

“希望你們進行驗證後準備大規模推廣!”負責來給種子的說是農業部的人,但是實際身份是異常事物管理局的。

種子集團的副總經理陳景瑞張大眼睛:“百分之三?你確定你沒說錯?不是千分之三嗎?”

對方很確定的回答道:“沒錯,就是百分之三。”

“畝產六百公斤?”

陳景瑞是農學出身,很多年前也下過田,海水稻這玩意他也瞭解,他反覆確認後,拿起種子來心想,“md誰放的衛星?”

“不會是忽悠部裡吧?”

“如果這有這麼牛,應該早上新聞了才對。”

華國之前最好的海水稻也只能在千分之六含鹽量的鹽鹼地裡保持高畝產。

由於華國的鹽鹼地低的,像東北,含鹽量也在千分之七左右。而高的地方,像是粵海這些地方,含鹽量甚至在千分之16到千分之二十。

因此之前搞出來的海水稻,雖然媒體大肆報道,多麼多麼突破,但是實際上離現實大規模推廣還有差距。

實驗環境中研究員精心耕作和現實中大規模播種本來就存在差距,更何況實驗環境都只支援千分之六的含鹽量。

陳景瑞對於部裡送過來的種子半信半疑,百分之三什麼概念?全國的鹽鹼地都能大規模推廣了,還沒有地域區別。

國外很多地方都會搶著買這種海水稻的種子的,如果真的是畝產六百公斤,百分之三的含鹽量。

海水稻的作用不僅是產出,更多的還是改善土壤環境,歐美很多廢棄的老工業區,都可以透過大規模種植這種鹽鹼地得到緩解。

同時很多生態脆弱的鹽鹼地,可以經過改善後種植更具經濟效益的作物。

陳景瑞送到華國種子集團的實驗室,讓他們在模擬鹽鹼地環境進行實驗,可以催熟他要儘快得到答案。

如果是真的,那其中蘊含的經濟效益很大,完全能讓華國種子公司今年的業績再上一個臺階。

現在國企改革之後,很多東西都跟業績掛鉤,央企也不例外。

大家都要找活幹找利益點,沒有利潤什麼都沒有。

當然像華國種子公司這種定位為公益類國企,要比商業類國企要求更低。

這裡的要求更低是指國家對他們的利潤考核要求更低,比如公益類國企利潤要求是1個億甚至可以沒有利潤,商業類國企的利潤要求是10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