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真正的大佬(第2/2頁)
章節報錯
董文序問道:
“姜老師,您如何保證我們透過轉基因和雜交培育的轉基因大豆種子能獲批上市呢?”
“要知道北農科技前年研發的轉基因大豆種子已經在某個南美國家獲批上市了,那個種子品種我們國家至今沒能獲批。”
“那個大豆種子的研發團隊裡有我大學同學,所以我比較清楚。”
“您的能量恐怕不會比北農集團更大吧?”
國內對轉基因一直議論紛紛,已經搞得這不是個科學問題了,這搞成玄學問題了。
什麼吃了轉基因人的基因會跟著轉,這種言論都有人信。
姜炎笑了,你小子太小看我了:“你等著看明天的新聞吧。”
第二天董文序在農研所吃午飯的時候收到姜炎發來的連結:
“轉基因品種審定標準公示轉基因種子商業化再推進”
再一看正文:
“**農業部官網訊息,12月12日**農業部公佈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國家級轉基因大豆、玉米品種審定標準(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擬在《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修訂完成後釋出實施。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1年12月20日。”
董文序意識到姜炎可能是某位了不得的大佬,“華國有哪個農業大佬姓姜的?”
“對方這能量,不知道這份徵求意見稿是他參與擬定的,還是他提前得到了訊息。”
董文序都猜錯了,這份意見徵求稿是在姜炎的直接指示下推動的,姜炎是決策者。
“但是不管怎麼樣都是大佬,既然對方是大佬那就牢牢抱緊大佬大腿。”
國內資本市場最重要的不是技術也不是基本面分析,而是訊息面,你能提前得到訊息是最牛的能力。
至於部委的能量,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華國新能源產業的來龍去脈。
......
科創生物姑蘇的總部,自從科創生物上市後,手握鉅額現金流,超過四百億rmb躺在賬面上,市值已經突破萬億。
科創生物成為華國各大基金的重倉股,尤其是大型公募基金更喜歡持倉科創生物。
因為科創生物屬於是大盤股,市值突破萬億,私募配置這種收益率不會太高,靠一家機構拉不起來。
而公募對利潤的要求沒有私募那麼高,所以他們更喜歡持有護城河足夠深,財報漂亮,最好還能有一定技術含量,科創生物幾乎完美符合公募基金的需求。
這些年為什麼大的公募基金熱衷於持倉茅臺、寧德時代、通策醫療這些公司。
像茅臺,其獨有的酵池、土壤、地理環境和微生物群,加上其獨一無二的口碑,是其最深的護城河。
(說實話茅五瀘裡面,個人覺得茅臺確實最好喝,倒不是心理作用之類的。)
而且茅臺的利潤又足夠高,所以才會被公募基金包括外資大量建倉。
而科創生物的護城河在於其技術的壟斷性質,同樣高額的利潤。
一旦科創生物不能保證技術壟斷,將會迅速面臨殺估值的問題。科創生物也由於馬斯克旗下公司的腦機連線技術,市值在萬億rmb來回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