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物醫藥方面的專利註冊要比普通專利註冊更快,加上內啡肽屬於創新藥,註冊流程就更快了。

經歷三個月時間內啡肽工業化生產方法獲得國家專利審批,同時臨床一期試驗結果也已經出來了。

臨床一期試驗一般只需要20到80例,內啡肽的臨床一期試驗進行了100例。

臨床一期試驗驗證了注射內啡肽的功效,證明了其鎮痛效果要比嗎啡更好,其中在對照實驗中更是證明了內啡肽對部分對鎮痛劑產生耐藥性的病人仍能起作用。

與此同時內啡肽世界範圍內的專利註冊也已經快進行到尾聲。

這也導致雷君的第一筆投資五千萬用的所剩無幾,科創生物要開始第二輪投資。

其實早在專利獲批後,相關投資機構已經找到程鋼,要求上門調研。

臨床一期的試驗報告一出來,很多神通廣大的機構就已經拿到了。

投資機構都認為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投到就是賺到。

同時這些投資機構再度上調了對鄭理的評價。

實驗室產物到工業化生產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很多實驗室產物離商用要很多年的時間。

鄭理能夠發明內啡肽的實驗室製法,並且簡化流程實現工業化大批次生產,投資機構衝著人去也要投資科創生物。

一時間投資機構們紛至沓來。

“Stephanie,您也知道我只是總經理,關於科創生物的二輪投資我插不上話。”

程鋼一臉無奈,最近的電話佔據了他很多精力,因為很多都是熟人不好拒絕。

投資機構聯絡不到鄭理就來騷擾他,現在跟他通話的是高盛集團大中華區投資部門的負責人——Stephanie Hui。

“我們真的很看好科創生物的前景,希望能參與到科創生物的第二輪投資中來。”

“高盛能夠幫科創生物加快歐美專利申請的進度,能夠幫你們以更快的速度完成臨床試驗獲得FDA審批。”

“高盛能夠全方位幫助科創生物的成長。”

Stephanie提出的條件都是科創生物現在所急需的。

程鋼不為所動,他苦笑道:“Stephanie,你說的這些我這段時間聽IDG的Young、紅杉的Tuvia、高瓴的George等等都跟我說過。”

“你們說的都讓我很心動,我願意讓你們參與到第二輪風投中來,但是我不是大老闆,我甚至一點股份都沒有,我只是經理人。”

“第二輪投資什麼時候開啟,什麼時候投,讓哪些機構參加,我一概沒有決定權。”

“你去問大米的雷總,他比我有話語權。”

Stephanie笑道:“看來是我打擾你了,我不需要你給我什麼肯定的答覆,也不需要你做什麼違揹你們公司利益的事情。”

“我只想見鄭董一面,希望能跟他一起喝個下午茶,最好是能夠共進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