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西漢金山大涼國,這個名字源自張昭父親張承奉在唐亡後,為了凝聚人心,自立的西漢金山國。

大朝就是大唐,因為李存勖建立了後唐,所以此時人就以大朝,代稱大唐,而將李存勖的沙陀唐稱為唐國。

西漢不是劉邦建立的那個西漢,西是指方位,漢是指民族。

金山就就是後世阿爾金山,此時的河西和半個隴右,都有金山崇拜的習慣,他們視橫貫河西的金山為保護神山。

張昭的治所在涼州,加上沙州龍舌張氏和前涼張軌的後人敦煌張氏已經合宗,所以就立國號為涼。

大朝西漢金山國大涼國,實際上應該解釋成大唐的西部漢人在金山一代建立的大涼國。

所以,張昭這個建國,與孟知祥、李昇、錢繆等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孟知祥等人,是明確表示天命在我,老子就是皇帝。

但張昭的涼國,則是因為中原天子失德,所以立涼國等待大朝出一位聖君明主。

只不過聖君明主是我自己,那也是可以的。

立國之後,張昭自稱大涼天王。

尊嫡母奉天公主為奉天王太后。

生母宋氏為奉聖王太后。

曹十九娘曹延禧為大涼王后。

曹三娘子曹延鼐為壽昌郡夫人,小姨媽李若柳為鄯善郡夫人。

曹延綿、李文秀、郭婉兒、阿依古麗為孺人。

升左右長史為左右國相。

吏戶禮兵邢工商馬八曹參軍為八部侍郎。

韓王府書記院為大涼國瓊林院,首官掌書記為瓊林院大學士,其餘原本承擔各類工作的書記為瓊林學士。

以河西節度使轄地為河西道。

以隴右節度使轄地為隴右道。

以靈武軍節度使轄地為朔方道。

以定難軍節度使轄地為夏綏道。

以會州、原州、慶州、威州並從原靈武軍節度使轄地分出鹽州,組成隴北道。

道下設州、縣不變,以大使為道長官,大使只管民政不管軍事,下設三專使。

布政使由道大使兼任。

另有轉運使掌財稅、監察。

團練使掌團結弓手和義從驍騎,負責治安與民兵建設。

張昭冊封岳父曹元忠為紫亭候,國相,實任夏綏道大使。

國相是虛職,只有夏綏道大使是實職,銀夏宥綏四周新定,又還要負責沒有徹底納入的府州折家和麟州楊家,只有曹元忠去,張昭才能放心。

河西道大使則由張昭自己兼任。

隴右道大使則交給去除軍職後的李若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