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檯面上球比較多的時候,我不需要再去追求線路的確定性,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增大不確定性才對!”

“只有球堆越散,紅球碰庫的次數才會增多,那麼開球進球的機率才會增大!”

凌志說完了,房間裡充斥著一種難言的寂靜,小誠在低頭玩弄著手指,消化著剛剛凌志所說的一切。

嚴帆則與凌志對視著,誰都沒有再開口說話。

就在這時,張思俊和雲楓推開隔間門,走了進來。

“凌志,原來你在這兒啊,一上午不見你人,我還以為你沒來呢......額,你們怎麼了?”

張思俊有點奇怪,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幾分鐘前,凌志在這個房間內又提出了一種足以掀翻整個斯諾克界的理論!

這種理論並不新鮮,因為在中式檯球的開球過程中,就是將不確定性拉到最大,才有機會實現進球,進而實現炸清。

現在凌志只不過是原封不動地將這種理論搬到了斯諾克屆而已。

可是,斯諾克臺壇承平已久,幾乎所有選手都會在賽場上選擇N字開球法,就是不想將局面打亂,想讓局面維持在一個穩定有序的狀態。

透過追求極致的確定性,從而可以將局面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而如果將不確定性理論延用到斯諾克領域,所帶來的衝擊,不亞於一場賽事革命!

“你剛剛所說的這些,跟你公眾號上寫的內容,可是背道而馳的啊。”

嚴帆看都沒看房間裡新的來人,對著凌志出聲道。

凌志微微一笑:“其實並不矛盾。只是公眾號上的打法,所需要的環境太過於苛刻。”

“首先需要環境溼度不能太高,其次庫邊彈性要維持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再者要求15顆紅球緊緊貼在一起,然後找準打點,才有機會復刻我在魔都大師賽上的開球球型。”

“但是球熵定律可以應付任意球型,無需考慮太多環境因素,球堆擺得不緊也沒關係。仔細想想,這樣才算是最適合大眾化普及的打法。”

“可是這樣不就等於是開球碰運氣了麼?如果給對手漏機會了該怎麼辦?”

嚴帆針鋒相對。

“並不完全是碰運氣,還是要觀察一下紅球堆的球型,找到最適合的打點,務求讓球堆更散才行。”

“至於給對手留機會,留機會就留機會了,這盤給對手,下一盤我開球進球,那就是我的機會!”

“只要我能將開球進球的成功率維持在50%以上,那這場比賽我將會立於不敗之地!”

凌志也不甘示弱,但嚴帆還是搖了搖頭:

“我明白你的意思,也知道,如果掌握了開球進球的訣竅,在賽場上的優勢將會是難以想象的。但......”

“這種打法,還是太過於超前了!與其專注於此,還不如把準度和走位練好,這才是一名球員的立身之本!”

張思俊總算看出來一點端倪,他走上前勸道:“你們倆別吵了,我覺得你們說的都對......”

這時,凌志抬起一隻手,打斷了張思俊的勸導:

“沒錯,嚴師兄說得對。今天我只是拜託了小誠幫我做了一個測試而已,並沒有想著將這種理論馬上付諸實踐。”

“今後,還得拜託嚴師兄多多費心,幫孩子們打好基本功,這才是我們學院應該專注去做的事情。”

聽到凌志這麼說,嚴帆垂了垂眼眸,臉色略有緩和:“你明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