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事情實在是有些棘手,齊老爺繞著房間踱行了一會兒,還是對著李氏說道:

“把老大和老二都叫進來吧,這種事情也不是瞞他們的時候,再說總得這些年輕人出出主意才行。”

李氏聞言恭謹行了一禮,低聲應道:

“是的,父親,兒媳這就去,只是三弟那裡,也不通知了嗎?”

聽到李氏的話,齊老爺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搖著頭說道:

“老三便罷了,他這些日子雖然安生了不少,可是他不比老大和老二,即未曾掌管著侯府事物,也不曾在朝廷任官,叫他來除了多增一個人憂愁,還有什麼作用呢?還是算了吧。”

李氏應聲退下,她正要拉著齊蓁蓁的手離開,卻見這齊老爺對著她擺了擺手說道:

“蓁蓁便留下吧,她素來聰明,更何況她今日與你一同見到了柔妃娘娘,便留下她旁聽一下吧。”

聽到齊老爺的話,李氏倒是有些許的驚詫,她沒想到齊老爺居然這麼看重齊蓁蓁,不過這不管是對三房還是對姚氏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李氏自然也由衷的為她們高興,於是便應聲離開了。

李氏稍一離開,齊老爺便牽著齊蓁蓁坐在他方才練字的椅子上,齊蓁蓁低頭一看,只見桌子上滿滿寫的都是“靜”字。

齊老爺在一旁低頭研磨,然後示意齊蓁蓁寫幾個字來給他看看,前世的齊蓁蓁倒是練過幾年的毛筆字,不過如今她剛被姚氏教著讀書練字,雖是也粗粗練過一段時間,可是卻並不精通。

齊蓁蓁猶豫了一會兒,還是低著頭寫了幾個大字,只是在行文落筆時藏了幾分拙,齊老爺一邊糾正著她寫字的姿勢,一邊低著聲音問道:

“這些日子和你二伯母與母親忙著做什麼呢?也不來祖父這裡。”

其老爺並未注意打探瑤是三防的事情,只是他素來耳聰目明,很多事情只是他不想查探罷了。

齊蓁蓁本來也沒想著要瞞齊老爺,更何況他們這個賣糕點的想法如果想做到明道,最終還是需要齊老爺的支援,於是她柔聲和對方說起了自己的打算。

齊老爺也不回應,只是低著頭細細地聽齊蓁蓁一點一點描述自己的暢想,小小的人兒聲音稚嫩可是語氣卻頗為堅定,更難得的是她說話條理清晰,可見雖年紀尚處稚齡,卻是個明白的人。

“不錯,難得你一個小姑娘都尚有如此敢於拼搏的念頭,可笑這無數的大人倒是過著坐吃山空的日子,可見年紀的增長並不能提高人的毅力。

這件事情祖父同意了,你不必擔心別人有什麼不滿之處,有什麼想法都好好做,若是有什麼需要的儘管來和祖父說。”

“謝謝祖父啦!”

聽到齊老爺這話,齊蓁蓁笑的小眼一圓,臉上也露出了兩個可愛的小梨渦。

比起和李氏與姚氏偷偷摸摸的去做要受許多掣肘相比,如齊老爺說的這般過明路實在是要快捷很多,更何況他們的人手本來也不怎麼夠,多幾個人幫助自然是極好的。

時間過了不一會兒,李氏便帶著齊大爺和齊二爺進了齊老爺的房間裡。

一路上齊氏只是說齊老爺要見他們,語氣當中還有些許的著急,可是卻未言明有什麼事情,齊大爺和齊二爺頗有些一頭霧水的感覺。

等到見了齊老爺之後,還沒略微緩一口氣,便聽對方平靜的面容下說出一條令人極為震驚的訊息。

“李氏和蓁蓁在路上遇到了柔妃娘娘,只是她如今卻成了擁翠樓的馨姑娘,柔妃娘娘在我們府上養過一段日子裡,李氏與她頗為熟悉,想必不會有錯,今天把你們叫過來,是想聽你們說說,我們是該去見還是不見呢?”

在短暫的驚詫之後,聽到齊老爺的問詢,齊大爺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自然是要見的,如今新帝初初登基,便流放了我們齊氏一族,可我們又有什麼罪過呢?不過是因為是皇后母族罷了,都說成王敗寇,我倒是沒什麼不甘心的。

只是如今既然二弟妹說見到了柔妃娘娘,她得先帝寵愛多年又身居高位,更是與皇后娘娘極為親近,當初新帝出手突然其中諸多內情我們都不甚明白。

不比柔妃娘娘身處深宮當中,又與皇后娘娘頗為親近,如此時機如果不盡快把握住的話,總不能總是頂著一個罪臣的名號吧,不管如何我們都要牢牢抓住,看看有無扭轉時機的可能。”

齊二爺也應著齊大爺的話接著說道:

“大哥說的甚是有理,當初新帝登基是有些突然,可是柔妃娘娘又怎麼能從深宮當中脫身而出的,要知道後宮當中重重守衛森嚴,而且又如何從京中流落到南定鎮當中。

若是夫人所見無錯的話,我只覺得這其中或許有更大的秘密需要我們去探知,就算這一切都姑且不談,若真是柔妃娘娘在此,也可問問當初皇后娘娘到底有什麼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