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蓁蓁衝勁兒十足,說幹就幹,姚氏先是按照自己的記憶擬好了方子,然後李氏朝著方子想了一晚,第二天心中便有了些譜。

只是念及她們的人工與投入,李氏又酌情減了其中幾個花費頗大,卻有無甚效應的步驟和材料,只留下最精簡的幾個。

那些原本看起來花裡胡哨的步驟只是為了顯得這糕點的珍奇與難得,藉此來與世家的身份相輝映,其實對著口感倒是沒有什麼很大的提升。

“我想了想還是不能按照方子原汁原味去製作了,不說是人們的口味,就說是這其中成本頗大,到時候價錢該怎麼定?

你瞧瞧這附近擺攤商家的價格和客量,咱們這糕點的價格自然也要和附近的相差不大才能有銷路。

我想著成本畢竟擺在這裡,雖然不能說去完全地走薄利多銷的道路,可怎麼樣也要看著實惠一些,才能引起別人的購買慾,你們覺得呢?”

李氏一邊按照步驟調製花粉,一邊又揉了揉製作花粉的面料,繼而抬著頭問起了姚氏和齊蓁蓁。

雖然齊蓁蓁還只是一個孩子,可是李氏覺得既然蓁蓁有心要參與到這件事情當中,那便要充分去問其意見,更何況齊蓁蓁雖然年紀尚小卻十分聰慧。

這些日子在忙著製作糕點的同時,其實李氏也算了一筆賬,就算是按照接近薄利多銷的路子,這些糕點也能賣出頗為可觀的價格,這還是放在保守估計的條件上來說。

說實話,畢竟齊家不知何時才能起復,如今新帝又深恨齊家,恨不能將他們除之而後快,便只看那些衙役的所作所為便可見一斑。

那他們總不能一直過著這種坐吃山空的日子吧,就算他們這一代可以坐吃山空,那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呢,總得有點兒謀生的本領和技能才是正道。

齊蓁蓁也在李氏身邊提了很多意見,她雖然沒有李氏那般善於烹飪,可是齊蓁蓁在現代時候吃到的花樣多,想的自然也多,總是能給李氏一些意外的驚喜。

這樣一來二往之下,李氏越發地看重齊蓁蓁,竟是有些拋下原來長輩的身份,把齊蓁蓁當做一個親近的小友了,對此,李氏只覺得有些忍俊不禁。

就這樣,他們兩個互相配合,一邊商量著一邊製作,很快荷花酥、桃花糕和梨花膏便分別製作完成了。

瞧著糕點的模樣甚是精緻,聞著還有股撲面而來的淡淡的花香氣息,令人心曠神怡,竟有一種恍若置身與花海當中的恍惚之感,實在是很不錯。

就連姚氏這種一向對糕點無甚興趣的都動了好幾塊,直說這些糕點沒有平常用的那些甜膩,倒多了些清爽的口感,很適合現在的節氣。

聽到姚氏這麼說,李氏和齊蓁蓁更添了些信心,李氏又按照自己描摹的花樣子去找木工定了幾副糕點模具,這樣下來製作起來會更方便一些,如今正是萬事俱備,只差東風了。

齊大夫人這些日子也發現姚氏和李氏她們動不動就聚在一起待個一天半天的,瞧著舉止竟然還很是神秘。

不過往常李氏也慣常去姚氏那邊串門子,這些在從前的明遠侯府也是這樣,李氏和姚氏的關係好,自然是有很多話說。

而齊大夫人一貫講究什麼長嫂威嚴,輕易不愛說笑,更並不與她們相交,所以她心中雖是有些許的好奇,卻也只憋在心裡,沒有前去打探。

而齊大夫人的這些心思,正在忙著準備賣糕點的齊蓁蓁和李氏自然也無從知曉了,這時候她們正在往木工鋪子中走去。

一路上齊蓁蓁一邊和李氏說著自己關於糕點鋪子位置的打算以及它的名字,和糕點如何擺放,如何吸引客人,如何薄利多銷的一些想法,一邊又仔細觀察著旁邊這些鋪子。

看他們生意興盛的有什麼優勢,門庭冷落的又有什麼缺點,自己應該如何改良,兩人都有些許的興奮。

齊蓁蓁自然不必說,從前她就看小說,那種穿越女主在古代引領了什麼潮流,做了什麼連鎖酒店和飯館之類的,有時候總是看得她心潮澎湃。

如今總算自己也有機會小試一下拳腳了,齊蓁蓁自然是想要做萬全的打算。

而李氏,她出生於文官清流之家,乃是家族嫡女,自小都是養在深閨當中。

這些年來的書香浸染使她與齊二爺兩人琴瑟和諧,夫婦二人感情頗佳。

只是有時候看著外面熙攘的人群,女子雖然穿著普通可卻總是洋溢著笑容的面孔,李氏總是有些許的遺憾。

她自小出身富貴,吃穿用度無一不精美,父母之教導無一不用心,可有時候她總覺得自己好是被困在了深宅大院當中。

就像是被圈養在籠子裡的鳥兒,雖然看著是尊貴,可卻沒有外面這些人的自由。

如今這些曾經她所羨慕的終於可以實現了,李氏一貫溫和從容面龐都有些忍不住的發紅。

就在這時候,兩人突然見有一群人抬著一輛轎子在路上疾行,旁邊還有幾個丫鬟和小廝伺候,排場倒是挺大的。

“蓁蓁快躲開,跟著二伯母到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