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氏慌慌張張的跟在祖文遠身後,朝宇文世宏行了個禮。

此前這幾個月,因著楊爽養病,宇文世宏每天去看楊爽時,都能看到蕭氏。

沒想到,楊爽居然把蕭氏送祖文遠手裡去了。

看樣子是在學怎麼使千里船。

正值農業興國、軍工強國的當下,宇文世宏可太樂意瞧見女子從工了,從官從吏更好。

不必等武則天橫空出世,宇文世宏也樂意在自己的大周帝國,瞧見平權盛行。

因為有許多事,其實女子更合適去做。

織布、繡花什麼的自不必說,軍工上女子更適宜做的事,太多了。

如現在宇文世宏最需要的東西——

彈射裝置。

這年頭沒有橡膠之類的材料,想做彈射裝置的難度,比他琢磨火銃還高。

火銃的對撞飛射原理,無法適用於易燃的燒夷彈,萬一沒彈出去把自己的陣地給燒了,那自然不行。

“陛下,您在築鑄監,想必是為了彈射裝置?”祖文遠率先開腔直言道:

“此前陶大人來的幾封信,臣看了,只是暫時做不到,所以才未回信。”

果然,連發明出千里船的祖文遠,暫時都無能為力。

“若無能彈射至少五里的彈射裝置,我大周雖無內有,但外患多多,光是一個突厥就難以威懾,總不能一直出兵吧,每年都如此損耗軍力,會導致我周國需常年大規模備兵。”

“不好,不好,朕希望大周的男兒,能儘量多的解甲歸家,而非常年征戰在外,吃行軍的苦頭。”

“若能琢磨出適宜的彈射裝置,朕敢放言,將來我大周,只需三十萬禁軍,便能永保安寧。”

祖文遠久久垂頭不語,因為他確實想不出來辦法。

別說彈射十里、五里,就是一里都很難。

牛皮他考慮過,但韌性就擺在那,根本做不到。

羊皮就更別提了,要多孱弱有多孱弱。

“嗐,每每看著輿圖,瞧見北方有突厥,西北有吐谷渾,正西有党項,西南的驃國、撣國、寮國,還不提東南的陳國。”

“朕便不自覺的開始苦思冥想,何時才能將這些外患都解決了,以保我大周邊民,不受異域蠻夷的侵擾。”

說罷,宇文世宏也心知他們不會有什麼回應,畢竟這是舉國大事,若是誰都能給出真正徹底的解決辦法。

中原也不至於遭蠻夷侵擾至今將近三百年。

然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蕭氏默默記下了彈射裝置四個字。

待司農寺的人押送著運糧馬車、馬車直接上了船後,千里船要繼續出發了。

行駛在向西的渭河河道上,蕭氏這才向祖文遠問詢起彈射裝置的事兒。

“陛下在琢磨殺敵於十裡之外,殺器倒是有了,就是這將殺器拋擲出去的彈射裝置,一直未能有所進展。”

“嗐,此乃天大的難題,慢慢琢磨吧,”祖文遠回應過後,便隨和著笑容對二人說道:

“送完這趟糧,接下來的運送事宜,就交給你們倆嘍?你們倆一人使一艘千里船,跟司農寺的人交談吧。”

“反正渭河西支流,你們走過一次就也熟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