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內殿裡,楊芊雪一來到就瞧見宇文世宏坐在龍案後方。

看到宇文世宏,楊芊雪就沒什麼好氣。

反正他在自己也能閒下來,楊芊雪冷哼一聲,又瞪了宇文世宏一眼,就一肚子酸火的離開了內殿。

宇文世宏還想叫住她呢,結果被那白眼一瞪,當即就愣了下神,反應過來時,楊芊雪已經離開了。

“拜見陛下。”

正要去把楊芊雪給追回來,特意前來長安求見的獨孤永業,一副沒眼力見似的,一開口就攔住了宇文世宏起身而去的動作。

“完了,現在不追回來,指不定又要氣幾天。”宇文世宏沒好氣的白了獨孤永業一眼:

“何事?”

獨孤永業仍然沒察覺自己壞了宇文世宏的好事,面對問詢,他甚至直言發問道:

“陛下,是微臣在洛州表現不好,還是其他原因,為何吏部發來制令,令我赴任上州刺史?”

聞言,宇文世宏大體明白了他的來意。

前幾日宇文世宏巡視都察院時,翻看了一大堆各個地方遞來的納言。

絕大部分都是百姓投遞的。

很意外的是,本是設來監督地方官的納言處,而收集到的來自百姓的納言,卻完全沒有控訴地方官的,內容幾乎都是各抒己見的小提議。

諸如某地出現了一畝能收成近九百升的稻穀,提議朝中派些人過去研究研究,看看是否能發揮更大價值。

畢竟增產這件事,是每個農戶都在追求的。

有些是好提議,有些則看看就完了,甚至還有孩童亂投遞的竹扁,上頭刻畫著看不懂的畫兒。

總之,宇文世宏是覺得地方架構可能存在問題,因此向吏部下達了政令——

先行令地方州官,執行幾年一度的輪值。

此舉一是為了驗證改制之後,是否能極大程度的避免人治的情況。

因為人治之下,一座州城的治理情況如何,將完全決定於地方官的人品如何。

就像在賭一個人的人品似的。

他要看看輪值的地方官去到別處後,諸如洛州等地,是否會因為人員調動而出現波動。

若一如往常,則說明新制起到了上行下效的效果,地方治理在完全由制度而治,而非人治。

同時也要看看異地赴任的地方官,對於新到任的地方的政令的繼承執行情況如何。

最後,再看看地方官離開後,百姓會否針對前官、大膽納言,指出前官存在的過錯甚至昏庸麻痺等等。

宇文世宏十分坦誠的將自己的設想,一一告知了獨孤永業:

“此非針對你一人,還請不要多想,朕以朝綱統領全國,總要考慮縝密一些,以免因朕的過失,為百姓帶來災難。”

“朕雖能確保常考之下脫穎而出者,皆為人才,但不能確保人善變之下,一個人會否因遊刃有餘於官場後,而變了初心。”

“只有萬無一失的制度,才能保證朕百年以後,周國仍能繁榮下去,百姓也能在這繁榮的世道之下,安穩富足度日。”

聽明白了的獨孤永業,當即深深躬身,對宇文世宏鄭重又尊重的行禮道:

“陛下必然萬歲。”

“呵呵,”宇文世宏哭笑不得的好笑一聲:

“只有萬無一失的制度才能萬歲,沒有人能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