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楊堅的人脈(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此酷刑!竟在太平盛世來臨前,仍在履實,這實在是!”
楊堅一向淡定,此刻也為此事焦慮的有些語無倫次。
“楊大人,您找我說道也沒用,您也知道大理寺只能辦案,三院六部歸三院六部,九寺五監歸九寺五監,相互可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若是冒然插手對方,這……”
“試試總好過冷眼旁觀!”楊堅堅定的提議道:
“劉大人,我等三人一道去刑部,試試能否說動刑部尚書,提出廢除酷刑。”
劉坊擅長明哲保身,這才險險於名門危機中保全自己,不然劉也是一方大姓,祖上有名望的多如牛毛。
不過他也清楚,皇上的主要目的不是將名門趕盡殺絕,而是將作惡的名門子弟趕盡殺絕,僅此而已。
猶豫再三,天天在大理寺看著司直將罪犯定罪後、詔丞宣讀審判結果後,寺吏如麻木了般,要麼剁人手腳,要麼鞭笞……
血實在是看的太多,殘肢亦是。
他也曾動過向刑部諫言的心思,可最終還是因考量明哲保身不得罪人,幾番壓下了這心思。
……
“建議刑部上奏廢除酷刑?”
刑部所在的務公院內,刑部尚書鄭正義聽罷楊堅三人的來意,當即臉色一黑:
“刑部制定的律條,乃是立國以來落定至今的!我刑部做事,你兩寺有何權力干涉?”
“若非酷刑震懾!膽敢作奸犯科者將激增!憐憫犯人可不是真的善良!怎不見你們憐憫受害者去?”
楊堅和劉坊被鄭正義兜頭兜臉的噴了一臉唾沫,兩人面無表情的同時抬手抹了把臉,隨後才畢恭畢敬的講道理道:
“鄭大人的道理當然對,律法就是要有威懾能力,以威懾心懷不軌者打消犯案壞心。”
“可是!律法的制定,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威懾,而非真的執行,當律法真的走到執行那一步,甚至大規模執行。”
“就要考慮是否犯人為何膽敢頂風作案了,吾並非在為罪犯說話,而是就事論事,咱們是否應該往這個方向去考量考量?”
“鄭大人,您除了將政令佈告遞交大理寺時來過幾趟,並未在大理寺內親眼瞧瞧,大理寺如今的辦案情況,若是看了,您或許也會有所觸動。”
“吾等都是無私心之人,一切都是為了家國。”
兩人十分誠懇的對鄭正義說道一通道理,誠懇有八分是真的誠懇,另外兩分也是在顧慮品階的高低。
三人雖都是部、寺之長官,但六部尚書的品階是正三品,九寺五監的長官是正四品。
或許皇上考量的是國法的威嚴,所以即便三院六部與九寺五監乃是平行的平級關係,但六部的品階仍比九寺五監高整整兩個品階。
鄭正義倒也不介意親去大理寺一趟,這便跟隨兩人一道,往大理寺下轄的大理獄而去。
不必進入獄內,森嚴的獄牆外頭,就堆積著一堆已例行焚燒的殘肢斷臂,焚燒燒黑了皮肉,但骨頭仍於一片不堪入目的黑不溜秋中,清晰可辨其形。
“一日要執行多少宗案件?怎麼……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