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兵的保護下,工程還是動工了。

整整兩個月,處於夏季的泉眼滴水未見。

部分部落貴人散播流言,傳播陰謀論,說是新統治者故意為之,堵塞泉眼,想將他們全部渴死。

質樸的部落民們聽說後,憤怒地抄起傢伙衝進鑽井營地,想去將希臘工程師大卸八塊。

隨後,他們看見了此生最難忘的一幕。

渾濁的泥水從黃沙之中噴湧而出,足足有三個人那麼高,水珠四散至微風,空中甜絲絲的,沁潤著每一個人的心。

累到的林頓工程師癱坐在地,手持被泥水打溼的圖紙,渾身上下被泥濘沾染,雙眼凝望著自己打出來的水柱。

部落民們貪婪地吸收著空中的水分,跪倒在地,口中唸唸有詞,笨拙地在胸膛上畫著剛剛學來的十字元號。

隨後,林頓工程師又接連在附近打出了十幾座井眼,在最乾旱的夏季也能夠湧出細流。

林頓逐漸成為了部落民們口中的“聖人”。

接著,越來越多的外來民眾和本地部落開始在此定居,靠著泉水灌溉農田,種植椰棗和油棕。

人們將最初的大型水井稱為林頓井,將這座因為林頓而興旺的小鎮稱為林頓鎮。

後來,來自蘇爾特的伊蘇爾特大臣將這裡納入管轄,派遣勘探隊,並逐步建立秩序。

勘探隊驚喜地在附近的小山上發現了品相不錯的鹽礦,開始逐步開發。

鹽礦和水井為這座小鎮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多布羅加人,希臘人,斯拉夫人,還有後來的義大利人紛紛遷入,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商品。

教堂,鐵匠鋪,市政廳,市集……越來越多的新東西開始出現在部落民的視野中,讓他們眼花繚亂。

因此,越來越多的部落民開始試圖擺脫貴人的控制,前往物產豐富的小鎮定居。

內政大臣伊蘇爾特並不阻攔,反倒嚴禁貴人舍赫干擾部落民的自由。

“進入小鎮,找到保民官,記錄戶籍,蓋上印鑑,從此你就是林頓鎮的合法居民啦!”

“父親,您就是這樣成為自由民的嗎?”

從鹽礦通向林頓鎮的大路上,一輛馬車緩緩走著,身後還跟著幾匹駱駝。

一個父親帶著兩個兒子趕著馬車和駝隊,父親約摸四十來歲,飽經滄桑的臉上微微笑著。

小兒子大概五六歲,一邊吃著口中的椰棗,一邊含混不清地追著父親問這問那。

大兒子趕著駱駝,落在後面。

“是啊,那時你太小,根本不記事。”

“我和你母親,你哥哥原來都是奴隸,林頓鎮帶給我們新生。”

說著,父親掏出胸前的十字架,輕輕親吻了一下。

“但是,”

小兒子努力嚥下一大口椰棗。

“哥哥常說到的那個什麼軍團,他們不也是奴隸嗎?”

“斯拉維斯軍團。”

後面的大兒子補充道。

父親別過頭去,狠狠瞪了長子一眼。

“他們為以撒殿下效勞,殿下又是出了名的慷慨,他們雖然過得富裕,戰利品也不錯,但那是拿命換來的。”

“什麼叫‘也不錯?’,那明明是無比豐富。”

後面的長子不樂意了。

“第一批從義大利回來的軍團士兵們各個披金戴銀,戰甲,刀劍,衣服,鞋子全是義大利造的高階貨!”

“你運多少趟鹽,才抵得上別人一場戰爭?”

“他們在酒館裡一擲千金,包下最美麗的……”

“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