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基礎上實現的文藝復興以及後來的啟蒙運動,使得歐洲走向了繁榮與富強。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此時的古滕堡正在和一個地方豪紳打官司,深陷囹圄。

歷史上,一段時間後,教會就會出手保下古滕堡,開始大規模使用他的發明。

不過現在,以撒將要捷足先登。

“古滕堡先生,我對你的發明很感興趣,不知道您是否有興趣,我們合作辦一間印刷工廠?”

提及工廠,古滕堡這個大老爺們突然紅了臉。

“不瞞您說,殿下,我在斯特拉斯堡辦過一個小型工廠,不過與我的前任資助者鬧翻了,現在我們正在打官司……”

真是個實誠人啊!

就不怕把你的第二任資助者嚇跑嗎?

“我相信您的人品,古滕堡先生。”

以撒溫言撫慰。

“原來的事情我可以幫你解決,不僅如此,我還會資助你,支援你在羅馬城辦另一個更大的工廠,你只需要解決技術問題,意下如何?”

“太……太感謝您了,親愛的殿下,您簡直……”

古滕堡激動得語無倫次,一雙大手揮舞著,無處安放。

“需要多少資金?”

“五千……不,三千杜卡特……”

古滕堡小心翼翼看著以撒的臉色。

“我給你一萬,儘快把產品做出來。”

“是,親愛的大人!”

以撒走後,古滕堡抱著以撒第一批的1000杜卡特資金,坐在床上發愣。

隨後,他狠狠將錢袋扔向半空,接住,扔上天,再接住。

以撒又獲得了一名好同志,代價是幾乎掏空了錢包。

向雅典農民“借”來的九千杜卡特和從教會商人手中敲來的兩千杜卡特瞬間剩餘不到一個零頭。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要知道,古滕堡印刷機第一個成建制印刷的東西,可是贖罪券。

只要能說服教皇將贖罪券的業務交給自己,就能大賺一筆。

除此之外,還有各大教會的宗教書籍,商人階級鍾愛的文藝復興書籍,拜占庭人喜愛的古希臘著作,甚至伊斯蘭教的《古蘭經》,都可以成為印刷廠的業務。

之前,書籍很大程度上止步於教士的抄錄,效率低的可憐。

印刷機的普及,是場降維打擊。

接下來幾天,以撒和古滕堡忙著在羅馬城中為工廠選址,招募工人。

古滕堡將違約金支付給為難他的鄉紳,將剩餘的機器運到羅馬。

期間,褔賈爾主教幫了以撒大忙。

之所以將工廠選在羅馬城,就是看中了這裡發達的造紙業和龐大的書籍市場。

在褔賈爾主教的牽線下,以撒買下了一個小型的造紙工坊。

印刷廠就建在附近。

一週後,印刷廠順利開工。

目前的製造規模還很小,古滕堡任總管,印刷車間計有五名工人,造紙工坊只有兩個人。

第一本印刷的書籍是《聖經》,拉丁文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