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2頁)
章節報錯
保守黨的重新執政並沒有為英國帶來徹底的改變,工人罷工還在持續,經濟依舊低迷,海外自治領的獨立呼聲越來越高,內外交困。
鮑德溫也很無奈,英國的問題根本不是某個人能夠解決的,除非英國能像俄羅斯一樣來一場自下而上的革命,否則英國無藥可救。
俄羅斯之行給鮑德溫帶來了很多啟示,尤其是俄羅斯國家主導的經濟重建,給鮑德溫留下了深刻印象。
鮑德溫這一年多以來並不是什麼都沒做,他也想效仿俄羅斯對英國進行改革,卻因為影響到太多人的利益胎死腹中。
和俄羅斯帝國一樣,英國的各行各業全部被貴族階層壟斷,那些所謂的新興資產階級,背後依然是來自貴族階層的“老錢”,即便某個行業內有真正的天才出現,這個天才也很快會就被冊封為貴族,成為貴族階層的一部分。
一個讓人尷尬的事實是,這些平民階層誕生的“天才”在成為貴族之前,對貴族的態度幾乎都是唾棄反感的。
但是在成為貴族之後,他們又大多會成為貴族制度的堅定維護者。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誰,都不可能對英國進行任何改革,只能在現有的框架下進行微調。
這就像一個胳膊已經壞死的人,明明只有截肢才能活下去,卻只能用清洗來保持胳膊的清潔。
已經壞死的胳膊,洗的再幹淨又有什麼用呢。
讓鮑德溫心灰意冷的是,現在不僅民眾和反對黨,保守黨內部對他的不滿也與日俱增。
英國首相歷來就是背鍋俠,榮譽屬於國王和偉大的日不落,只有黑鍋是自己的。
英軍兵敗帕斯之後,拉姆齊·麥克唐納要求鮑德溫立即辭職,這一要求不僅得到工黨議員和自由黨議員的熱烈反應,連部分保守黨議員也要求鮑德溫辭職。
鮑德溫迫於無奈,主動向國王喬治五世辭去首相職務,被喬治五世挽留。
對於喬治五世來說,誰當首相都一樣,換成其他人,多半還不如鮑德溫呢。
鮑德溫本來就不想辭職,在喬治五世挽留後,鮑德溫繼續留任,決心以更強硬的態度鎮壓西奧叛亂。
鮑德溫很清楚,僅依靠英國自身實力,很難擊敗擁有俄羅斯支援的西奧政府。
於是鮑德溫主動訪問美國,希望能在西奧的問題上得到美國的支援。
菲利克斯主動來找喬治,擔心英美聯盟會影響到俄羅斯的利益。
英國和美國雖然有利益衝突,畢竟都是昂撒人建立的國家,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
俄羅斯現在拉著全世界的斯拉夫人組建大聯盟,英國在歐洲的形勢岌岌可危,眼看就要被邊緣化。
萬一俄羅斯一統歐洲大陸,那俄羅斯將獨霸歐洲市場。
到時候別管是英國貨還是美國貨,都得一邊玩去。
英國需要美國的幫助。
美國也希望透過英國開啟歐洲市場,這倆的合作前景非常廣闊。
聽完菲利克斯的分析,喬治一聲長嘆,這眼看著又是老大拉著老三打老二的局面。
不過也不一定。
俄羅斯並不是孤軍奮戰,如果加上羅馬尼亞王國、南斯拉夫王國、尤里耶夫大公國、高麗這四大金剛,以及數量眾多的中立國,誰輸誰贏還不好說。
天下不僅苦英久矣,美國在世界大戰期間的兩面三刀,同樣令人唾棄。
以前俄羅斯礙於情面,並沒有揭穿美國人的真面目。
但如果美國真的和英國聯手,喬治也無所畏懼。
大不了就冷戰嘛。
喬治連熱戰都不怕,還能怕冷戰?
“你最好去一趟巴黎,我們要儘可能拉攏大部分國家,至少讓他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