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經濟危機,造成的影響並不嚴重,這就給人們帶來一個錯覺,經濟危機似乎也並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世界大戰對各國財政造成嚴重破壞,相關企業卻利潤豐厚,資本家有動力,也有能力投資興建新工廠,這是經濟緩慢恢復的根本原因。

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生產力雖然恢復了,市場不僅沒有擴張,反而較世界大戰爆發前持續萎縮,所以經濟恢復的速度普遍不如預期。

這一點在汽車行業上體現的很明顯。

由於汽車的大量使用,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和法國冒出一大批汽車企業,試圖進入這個新興行業。

汽車確實是個新興行業。

但是這個新興行業已經被俄羅斯和美國壟斷,英國和法國的汽車企業剛誕生,就面對俄羅斯和美國相關企業的聯合絞殺。

法國汽車企業由於得到了法國政府的扶持,經營狀況稍好一些。

英國百分之九十的汽車企業,存活時間不超過年。

跟俄羅斯和美國汽車相比,英國汽車要技術沒效能,要價格沒服務,連英國政府都不願意採購英國汽車企業生產的汽車,民用市場更是無人問津。

俄羅斯車企和美國車企也不當人,在英國汽車剛起步的時候,就針對英國汽車企業進行瘋狂的價格戰,英國車企幾乎造一輛賠一輛,不賺錢都是次要的,關鍵是完全看不到希望。

也並非所有英國車企都毫無競爭力。

英國目前最具競爭力的兩家車企,背後的母公司分別是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汽車集團,和美國的特拉華汽車集團。

這兩家汽車集團的大老闆,又分別是尤里耶夫和多爾戈魯科夫。

西伯利亞汽車集團去年推出的北極星系列微型轎車一經問世,廣泛受到市場歡迎,橫掃歐洲各國汽車市場。

特拉華集團不甘示弱,針鋒相對推出聖甲蟲系列,遭到歐洲市場的唾棄。

聖甲蟲就是蜣螂,俗稱屎殼郎。

汽車行業是英法企業困境的縮影,幾乎所有新興行業,英法企業都遭到俄羅斯同行和美國同行的聯合絞殺。

英法資本家在世界大戰期間賺的錢也有限,上一次經濟危機爆發後,英法資本家還有能力投資。

下一次呢?

如果美國企業能遵守和俄羅斯的協定,不瘋狂擴大生產規模,那說不定就不會再有大蕭條。

既然美國人想死,喬治也願意埋。

在菲利克斯看來,喬治就像是揮動鞭子的奴隸主,鞭策俄羅斯的工程技術人員,對產品進行持續改進。

汽車並不是能動就行,對於效能的追求固然永無止境,舒適性的重要程度絲毫不亞於效能。

載人客機現在只能裝載0人,這怎麼能行呢,載人越多成本就越低,利潤就越豐厚。

蒸汽機已經被淘汰,內燃機大行其道,這又是一個全新的賽道,俄羅斯既然擁有先發優勢,就要想盡一切辦法將優勢牢牢控制在手中,不給其他國家任何機會。

農業是俄羅斯的傳統優勢行業,在相關科研機構的努力下,俄羅斯企業正在嘗試對農產品進行各種深加工,這對於歐洲其他國家的農業又是毀滅性打擊。

法國人那麼喜歡喝香檳,就都去種葡萄好了,法棍需要的麵粉,俄羅斯可以提供。

義大利人不需要發展工業和農業,全力發展旅遊業才是王道,不要浪費了絕佳的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