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打起來

以德國現在的實力,根本打不過法國,更不可能對俄羅斯構成威脅。

連瓦西里都對喬治的判斷半信半疑,喬治這個決定所引發的爭議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時的俄羅斯和德國之間,還隔著波蘭。

且不說德國,波蘭也有能力對俄羅斯構成威脅?

如果德國有能力對俄羅斯構成威脅,那麼俄羅斯應該迅速出手消除隱患,而不是將關鍵設施後撤示敵以弱。

讓喬治措手不及的是,針對這個決定的質疑,迅速就變成針對喬治本人的質疑。

喬治那些參加過世界大戰的老朋友們都已經老去,威爾遜早早病逝,克里蒙梭去世於年,勞合·喬治雖然還在堅持,他率領的英國自由黨,在英國議會僅剩個席位,苟延殘喘。

尤里耶夫家族的實力依然強大。

喬治在軍中的威望卻已經開始動搖。

帝俄時代的俄羅斯如果有俄羅斯現在的實力,帝俄早就統一歐洲了。

喬治希望建立的國際新秩序,即便在俄羅斯也飽受爭議,超越時代太多。

對於大部分俄羅斯人來說,社會達爾文主義才是王道,贏家就應該通吃,要不然俄羅斯不是白強大了麼。

喬治很難過,他努力了0年,還是沒能把俄羅斯帶回到正確的軌道上。

“現在你能理解我為什麼要進行大清潔了吧——”

瓦西里心情複雜,彷彿看到一個神話在破滅。

“你繼續加油!”

喬治知道俄羅斯軍中的主戰派已經迫不及待,尤其是剛從軍事院校畢業不久的年輕人。

這些經歷過帝俄時代的年輕人,對以英法為首的歐洲列強恨之入骨,整天做夢就是推平歐洲,他們很難理解喬治的剋制。

喬治並不反感,這些年輕人的出發點也是為了俄羅斯,並非和帝俄時代的那些愛國者一樣,受到國外勢力的煽動。

真正讓喬治擔心的是,連彼得和高爾察克這些高階將領,即便他們不反對喬治,也同樣認為俄羅斯應該對外擴張。

連義大利王國那種貨色,都在北非頻頻出擊,獲利豐厚,俄羅斯保持克制還有意義麼?

是,在喬治的領導下,俄羅斯發展的很穩健,一步一個腳印,不斷邁上更高臺階。

可如果換一種方式,俄羅斯會不會以更快的速度,登上新的巔峰?

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陸軍部制訂了一個繼續向南擴張的計劃,目標是剛剛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巴拉克宰王朝。

巴拉克宰王朝統治下的帝國墳場,就在波斯旁邊,和俄羅斯接壤。

英國曾於—、—0,以及三次入侵,都被守墳人擊退,最終英國不得不從這片土地退出,於是這片土地就成為大英帝國的“帝國墳場”。

和波斯一樣,最近幾十年,俄羅斯和英國一直在爭奪對墳場的控制權。

巴拉克宰王朝能擊退英國的入侵,和俄羅斯的支援有很大關係,所以俄羅斯和巴拉克宰王朝的關係還算不錯。

如果義大利王國沒有入侵阿比西尼亞帝國,也不會挑動俄羅斯人的神經。

眼看阿比西尼亞帝國淪為義大利王國的殖民地,俄羅斯軍方的激進派再也按耐不住,他們希望將巴拉克宰王朝納入俄羅斯體系。

“巴拉克宰能為我們帶來多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