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最多一個月

俄羅斯的計劃,到現在幾乎已經成功了一半,英法確立的殖民體系已經岌岌可危。

現在俄羅斯的目的早已從打破英法確立的殖民體系,變成建立新型國際關係,這也是俄羅斯開始減少對德援助的原因。

大航海之後的國際關係,是紅果果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俄羅斯需要穩定的國際環境繼續發展經濟,野心正在膨脹的德國,對於俄羅斯來說已經不再是助力,而是威脅。

即便如此,俄羅斯也不會和德國決裂,那隻會將德國徹底推向英國。

安德烈在國聯和普塔萊斯一唱一和的時候,小卡爾也在亞歷山大積極行動,希望俄羅斯和德國建立更緊密的聯絡。

小卡爾一直努力推動德國加入集安聯盟,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能如願。

小卡爾現在也已經充分意識到,喬治和瓦西里他們這些老傢伙,對德國的成見根深蒂固,所以小卡爾希望能從列昂尼德這裡開啟突破口。

列昂尼德娶了小卡爾的妹妹,倆人的關係本來就很親密。

只要不和俄羅斯的利益相牴觸,列昂尼德也不會拒絕小卡爾的善意。

“以希伯來人為首的金融集團不可能主動放棄既得利益,軍方容克要爭奪國家的領導權,民眾對這兩個群體都已經徹底失望,所以選擇了更激進的阿道夫——太難了,真的是太難了!”

小卡爾的吐槽難辨真偽,感情倒是挺充沛。

“再難,還能比世界大戰期間的俄羅斯更艱難?”

列昂尼德很難和小卡爾共鳴。

德國投降的時候,戰線還在德國之外,德國本土幾乎沒有受到影響,受創程度比俄羅斯天壤之別。

俄羅斯在世界大戰後,又經歷了內戰的荼毒,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等大城市是重災區,幾乎被徹底打爛,精華地帶滿目瘡痍。

現在的聖彼得堡和莫斯科,幾乎是在廢墟上重建的,列昂尼德和小卡爾都很清楚。

“你們打爛了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但是得到一個嶄新的俄羅斯——這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小卡爾真不是賣慘。

有些東西就怕對賬。

如果沒有對照組,德國人可能認為他們的生活還不錯。

有俄羅斯這個珠玉在旁,德國人就各種羨慕嫉妒恨。

世界大戰爆發前,諮詢遠不如現在發達,普通德國人對於俄羅斯並不瞭解。

現在普通德國人還在為麵包和牛奶努力,俄羅斯人正在對汽車和摩托車進行比較。

“你願意用柏林和漢堡,換一個嶄新的德意志嗎”

列昂尼德希望小卡爾早日面對現實。

現實就是,俄羅斯即便失去工業能力,只賣資源也不會餓死。

德國即便有強大的工業實力,資源始終是瓶頸。

“我如果說願意,會不會顯得很虛偽——”

小卡爾驚覺,自己影響列昂尼德不成,反而有被列昂尼德影響的趨勢。

這個發現讓小卡爾感受到挫折。

換成老卡爾,還能說一句德國的工業實力和俄羅斯的資源相結合,可以建立歐亞大陸新秩序。

小卡爾沒資格這樣說,現在俄羅斯不管是從資源豐富程度,還是從工業能力等方面,都已經全方位超越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