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東非攻略之後啃骨(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342章 東非攻略之後啃骨
非洲各國對東非事變的反應,是非常複雜的。
在非洲所謂的合作組織,即“非洲統一組織”即後來的非洲聯盟,簡稱非盟),肯亞提出的“譴責中國新殖民主義幹涉非洲”的動議,就吵成了一堆,最終發表的宣言,也只能是“嚴重關注”,而沒有“嚴厲譴責”。
主要的原因,當然是中國的“胡蘿蔔+大棒”,非洲各國的經濟利益,在新時空的六十年代,已經與中國變得緊密,因為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而且到1969年這個時候,gdp幾乎已經是美國的2倍了,工業産值更是3倍以上。非洲以出口大宗物資原材料為主,所以中國當然是他們的第一齣口國,而他們的社會必需品和生活必需品,也大多數來源於從中國的進口,所以從利益出發,他們就很難挑戰中國。
更何況中國在非洲的軍事存在,對所有非洲國家構成了強大的威懾,包括非洲最強的南非,也是非常忌憚,美國和英國人是挑唆他們對中國在非洲搞事,可以南非此時白人政權也不傻,他們總要考慮中國的反應。所以南非雖然支援譴責,但並沒有跳得太兇。
更何況有些國家,是幹脆反對譴責中國的,例如衣索比亞,其皇帝海拉西雖然現在對中國越來越警惕,可是他預感自己如果真的開始,可能就是自己在埃塞統治的結束——中國在埃塞的力量太強大了,所以必須反對這個譴責,表明自己的態度。
阿爾及利亞和埃及當然也反對,他們欠下了中國的大人情呢。幾個大國反對,自然最後的宣言,也就變得軟綿綿。
而且很多非洲國家內部,其實反對譴責中國的力量也很強,非洲這個時候,每個國家都在尋找自己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之路,但到目前為止,坦國在中國的支援下形成的發展道路,無疑是最明確、最有成效的一條,每個非洲國家都有一幫人,開始傾向於走“中國道路”,其中激進的巴不得中國,像對坦國一樣對他們呢,當然反對譴責中國囉,他們反而把本國那些呼籲要譴責中國的政客,視為反動和落後的渣滓。
尤其在中國“中部橫切”涉及的非洲國家,現在中國支援下,大多數其中國路徑的“gc黨”已經成立,開始在其本國取得一定的影響力,也讓非洲政客們比較顧忌。
所以肯亞政府最後發現,他們在非洲根本得不到其它國家實質的支援。肯亞仍然算英聯邦國家,所以指望英國人的支援是“天經地義”的,但是英國人有點支支吾吾,總統喬莫·肯雅塔知道,英國肯定打不過中國,所以遲疑。所以他唯一的指望,就是美國,他滿懷希望地向美國發出了多次求援的函件,但始終沒有等到美國人肯定的答複,回函中那些鼓勵肯亞人堅決與“中國殖民主義者”鬥爭的漂亮語言,在肯雅塔看來,全都是廢話!空口白牙,抵得過中國人的大炮嗎?
肯亞內部同樣有分歧,哪怕在議會,也有部族代表公然表示,肯亞接受中國模式沒什麼不好,看看坦國的飛速發展,肯亞接受不行嗎?中國人會在10年內撤走,完全交回主權,他們已經證明瞭自己的信譽,大家都知道,在次大陸已經完成了這個過程,中國的幹部完全撤走了。所以非洲也是一樣,這是中國人來幫非洲,有些人只是放不下自己富裕的生活罷了,哪裡是真的為民族利益而鬥爭?
起初的激憤過去,“想通”了的人越來越多,包括議員們,他們早就研究過坦國的體制,家庭不屬於大地主或者礦主這樣的大剝削階級,仍然在政治上或經濟上是有出路的,非洲缺乏知識分子太厲害,相比中國自身的體制,就要寬松。所以有些議員的心思也是很活的,肯亞明顯就要變天了,還跟著肯雅塔總統走,自己找死嗎?
所以肯亞內部,呼籲肯雅塔下臺,接受中國對肯亞“坦尚尼亞式”改造的呼聲高了起來,而有些開頭“激憤”聲音很大的人,現在也沒聲音了,因為他們發現,沒有用,趨勢的發展,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101nove.黨總書記齊貝吉,在9月到10月的時間內,不失時機地連續發表了5篇文章,不僅發表在坦國,也被肯亞幾乎所有的大報所刊載,現在肯雅塔總統已經很難指揮得動所有人了。不過這對肯g也是好處,肯亞以前的經濟水平和文化程度,是東非最好的,所以用文章宣傳,至少對這個國家的上層和少數“中産階級”是有用的。
齊貝吉的文章,沒有多談政治信仰和理論思想,他知道對肯亞的上層,說這些就是對牛彈琴,文章的重點是放在經濟上,用連續5篇文章,描繪出在中國援助下,未來肯亞宏偉的經濟發展藍圖——這個很有用,一下子打中了肯亞中上層的心髒!讓很多人變得對肯g期待了起來。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力量,很多非洲的政治人物和中上層,還沒有像未來那樣的墮落,沒有被西方控制、洗腦和結成骯髒的利益輸送關系,沒有自己失去對非洲的信心,所以這樣的經濟規劃,對他們的沖擊力,那就是核彈級的。
例如“丫”型加上中間兩橫的五條鐵路,將肯亞的三大城市:內羅畢、蒙巴薩、基蘇木與國內的其它重要城市,例
如埃爾多雷特和納庫魯等,全部連線起來;例如對鈦鐵礦、石油勘探等礦業的發展,以及肯亞整體基礎工業體系的構造;例如開發大裂谷地帶蘊藏的地熱資源,源使之足以滿足肯亞全國的用電等等。
這樣的為國家發展為目標的頂層規劃,是肯亞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一下子就對比出了現有肯雅塔政府的原始和落後,讓肯亞人感覺到:恐怕在肯g的領導下,肯亞才能發展成一個現代國家。
在齊貝吉的文章發表後,肯亞的知識分子紛紛在肯亞《民族日報》等發表文章評述,幾乎都是褒獎的傾向。有一個從英國留學回來的作者,公開感嘆說,對比齊貝吉表現出的肯g的雄心壯志,肯雅塔總統居然還想維持部族上層治國,相差太遠了。人們可以不同意肯g的gc主義信仰,卻不能否認他們的現代性和進步性。
文攻武衛之下,肯亞內部開始先行崩塌,甚至連軍隊高層,都拒絕了肯雅塔總統組織防禦的命令——他們拒絕的理由,與政治無關,而是肯亞軍隊只有3萬人,又是非常垃圾的訓練,根本沒有現代軍隊的戰鬥力。而士兵們也普遍不願意打仗,在肯g無孔不入的宣傳下,沒有人覺得參戰,是在保衛祖國,只會讓自己愚蠢地死掉。
走投無路的肯雅塔,甚至找到了蘇聯大使,讓他向國內彙報,如果蘇聯支援肯亞、制止中國的“侵略”,肯亞願意倒向蘇聯。
可是蘇聯高層連會議都沒開,勃涅日涅夫聽到彙報,直接就拒絕了。開玩笑,一個小小的肯亞有什麼重要的?可以讓蘇聯去得罪強大的中國?
這幾年正是中蘇關系最好的時候,也是蘇聯日子過得最舒服的年代。對歐洲出口的油價一直不錯,而通往中國的兩條石油管道剛剛開通,對中國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開始進入暴增期,蘇聯賺大錢的機會到來。油價不錯,蘇聯的收入高,工人階級的日子就不算差,可以從中國大量進口各種日用品和生活品,讓民眾對生活相對滿意。這樣蘇聯自身的工業資源,集中在發展重工業和軍工上,效果是明顯的,這幾年蘇聯正在逐漸超越美國的核武力,核武器的數量,很快就要大大超過美國。
這美好的一切,難道為了肯亞而改變?蘇聯瘋了嗎?勃涅日涅夫不屑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