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新中東戰爭與伊拉克聯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336章 新中東戰爭與伊拉克聯動<101nove.fia中東情報處的處長劉鴻尹,與克格勃第一總局副局長伊萬諾夫握手寒暄,但很快兩人就進入了正題。
伊萬諾夫看著年輕的劉鴻尹,內心很感慨,中國人真是出色的工作!這一次蘇聯中東的情報網路,算是出醜了,居然沒有發現以色列突襲阿拉伯三國已經即將發動,還是在cfia的“友情提醒”並提供了充分的情報基礎下,kgb才如夢方醒,由此kgb撤掉了兩個情報站的站長,並派遣他來迅速調整和完善蘇聯在中東的情報網路。
這兩年中蘇關系良好,兩國的情報機構的合作也多了起來,實際上,兩國情報合作一直斷斷續續,就沒有中斷過,kgb的青年官員們,大多數對中國人是有點好感的,因為中國人從來沒有坑過kgb沒有人知道當年伊朗事件中的中國行為),雖然他們同時也對中國有著警惕。不過,情報合作總是受制於兩國關系的,也只能是時好時壞。
這一次中國人提議,在美國的注意力,尤其是海軍主力會更多地去臨時關注中東戰爭的前提下,在伊拉克發動一次大型的遊擊反攻,給美國人一個大教訓。現在伊拉克的遊擊隊,要不是親中,要不是親蘇,但也有一些是親伊朗或者敘利亞的,甚至還有單純的宗教勢力,非常複雜。但親中和親蘇的遊擊隊,仍然是主體,他們才能拿到最好的武器和補給嘛,更何況訓練的水平也不一樣,讓他們更容易生存下來。
克格勃對這個計劃很感興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對美國“複仇”的機會,在美國人支援下,以色列人瞞過了kgb的眼睛,這是恥辱。蘇聯不願意直接介入阿拉伯人與以色列人的戰爭,但也不能眼巴巴地看著美國人得意,透過伊拉克戰爭,給他們一個教訓,當然是很好的選擇。
在劉鴻尹與伊萬諾夫以及兩人助手們的協商下,基於劉鴻尹的原始計劃,一個新的計劃出爐了:
這個計劃按照劉鴻尹的提議,被命名為“百團大戰”,伊萬諾夫聽劉的說法,是cfia總部上報初步計劃後,領袖李思華親筆批示的。伊萬諾夫沒有異議,他覺得這個名字其實很好很威風——現在伊拉克有數十萬來自各個伊斯蘭國家的遊擊隊,中蘇兩國加上伊朗能夠動員的部分,差不多也有“百團”的規模了。
當然,這一次大戰後,美國人必然會全力反擊,百團能剩下一半就不錯了,但兩人都不在乎,各自的訓練營中,超過10萬以上的訓練中的遊擊隊員,可以隨時補充,單單伊朗人中宗教的狂熱分子,就足夠提供源源不斷的兵源,他們絕不缺乏勇氣,缺乏的只是軍事訓練和武裝而已,中蘇為他們補上了關鍵的一環。<101nove.fia與kgb協商的計劃,大致的行動步驟是:
一、在中東戰爭爆發後,蘇聯立即做出向埃及等阿拉伯三國,大舉派兵支援他們的假象,調動美國在中東附近的海軍和空軍主力,集中到地中海,而不是波斯灣。這個步驟只有蘇聯能完成,因為中國缺乏在這些地區的軍事支撐。
二、百團大戰的重點,首先是破襲戰,要達到幾乎截斷伊拉克所有公路和鐵路交通的目標,並爭取突襲各個重要機場,以此調動美軍防護,並使得美軍的補給,發生短期的困難。
其次是對美軍軍營和油田的大範圍騷擾,以及“冷槍冷炮”等襲擊。目前美陸軍在伊拉克,日益龜縮在軍營中,或者是在油田周圍守衛。更多的作戰任務,幾乎都是透過空軍轟炸來完成。美軍以此來減輕其“日常傷亡”,開戰7年來,美軍的傷亡已經突破9萬人,這讓美軍普通士兵開始厭戰,也使得美軍高層,不得不想方設法地降低人員損失。
但這種情況下,美軍軍營和油田作為軍事行動目標,就變得和夜晚的螢火蟲一樣顯眼,平時他們足夠應對少量遊擊隊的襲擊,但這一次的襲擊,突然增加了十倍乃至二十倍的力量呢?
第三就是防空戰,蘇聯已經訓練了一些遊擊隊中的“正規單位”,讓他們學會了使用防空導彈,這一次會在蘇聯派遣教官的指導下,秘密運輸一些薩姆2型c75)的防空導彈進入伊拉克,它們將部署在伊拉克的幾個城市,利用建築物的掩護,對美國派遣轟炸的飛機進行突襲。可惜此時薩姆2需要配套的裝置過多,機動性不夠,因此只能在幾個有條件的地方嘗試。
第四是城市戰,重點是巴格達,以打擊偽政府的力量為主,同時吸引美軍守衛力量,開展城市遊擊戰。
三、中蘇將派遣各自人員,大量蒐集美軍殘暴行徑,和伊拉克普通人慘況的照片和資料,在戰爭中不斷透過兩國各自的途徑,在全世界發動對美國的輿論戰,揭露美軍的殘暴,推動全世界人民對美國侵略伊拉克的反對運動。
這一部分連劉鴻尹都不知道的是,cfia會利用伊拉克百團大戰形成的“勢”,在西方各國推動學生和各界人士的反戰運動。這是李思華從原時空越南戰爭得到的啟發,可以讓西方各國陷入內部的爭鬥之中。美國人一直在全球各處挑起戰火和混亂,我們當然要學習這種有效的美國策略。<101nove.fia和kgb各自上報最終的計劃後,中蘇兩國的相關
機構,開始迅速地準備行動,中國還協調了伊朗軍方背後支援的遊擊隊,他們將統一在百團大戰中,參與這次光榮的行動。
5月24日,納賽爾召開埃及高層軍事會議,埃及軍隊已經準備就緒,3天後開始向西奈半島出兵,埃及不能被動地等待以色列進攻,納賽爾要求埃及陸軍要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蒂朗海峽給封了——蒂朗海峽對以色列至關重要,它是以色列與外部連線的必經之地。
但是這個動作已經來不及了,5月25日,以色列的突襲開始!相比原時空的6月5日,整整早了11天!
埃及的軍隊,是有“上下班”的習慣的,不像大隊,上下班是不明顯的,保持著24小時不間斷的軍事軍能力。埃及軍隊上班時間是早上九點,九點之前呢,會有一些交接工作,比如說雷達監測、飛機什麼的,在近期高度警戒後,軍官們開始大量加班,但每天這個時刻,仍有25左右的軍官,會上下班,總不能不讓人休息吧?陸軍的將官,倒是都進入了軍營,但類似空軍指揮中心這樣的單位,還不能完全實現大國標準的戰備。
所以,在發現以色列機群來襲後,大約在8點40分不到,埃及反應了過來,空軍指揮中心開始進入角色,但仍有部分混亂,那些已經下班的軍官,難以迅速召回了。
好在相比原時空,埃及空軍多了不到10分鐘的準備時間,因此主要的10個戰鬥機機場上,飛機開始連續起飛,與來襲的300多架以色列戰機,形成了有點慌亂,但大致上還能勉強對戰的格局。
這種格局就相當於,有了最初的百架埃及戰機,捲入了與以色列的對戰,在他們的犧牲中,為其它戰機的起飛,多贏得了兩三分鐘。
所以雖然仍有戰機,被以色列空軍摧毀在機場上,但埃及大部分的戰機,得以起飛作戰——這些天埃及空軍都是保持60以上的戰機滿油滿彈,飛行員值班戰備,隨時起飛。
於是埃及各戰機機場上空,很快爆發了劇烈的空戰,埃及其餘8個轟炸和混合機場的戰機,也藉此機會起飛,飛向以色列方向,尋找事先設定的目標。
以色列的飛行員們,明顯技術要比埃及飛行員好,因此雖然飛機的數量,略遜於埃及,但有效的擊墜率遠遠超過了埃及空軍。在差不多60個小時左右的空中大戰中,消滅了300多架埃及的戰機,幾乎讓埃及空軍損失了95,可以宣佈不存在了。由於敘利亞和約旦的空軍也趕來參戰,以色列空軍又擊墜了超過90架的兩國空軍,戰果仍然是輝煌的!
但是以色列空軍,畢竟是在和已經有準備的阿拉伯三國空戰,所以自身的損失也是慘重的,總共有接近160架戰機的損失,相當於以色列空軍的力量,損失了一半!從戰術的角度來看,1:3的損失交換比,對於以色列空軍,當然是一個偉大的勝利,但在戰略角度來看,剩下的以色列空軍,能保持的對阿拉伯陸軍的壓制,就變得比較弱了。
好在達揚事先調整了以色列陸軍的戰略,原定主要打擊埃及,現在變成了先撿“軟柿子”捏,以色列在空襲埃及的同時,陸軍全力進攻約旦和敘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