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海灣的新沙漠風暴(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303章 海灣的新沙漠風暴
薩達姆疲憊地走進宿舍,癱倒在床上,訓練太累了,可是時間緊迫,中國的教官說,只能透過這樣的臨時瘋狂訓練,才能在十幾天內,讓他們掌握對付美國這樣大國的遊擊戰最基本的戰術。未來,只能是邊打邊訓。
在1959年對卡塞姆的刺殺行動中,年輕的薩達姆打傷了他,一舉成名。不過也只能逃亡埃及的開羅,本來他還應該繼續呆在開羅的。但是複興黨在從中國和蘇聯得到了美國即將侵略的準確資訊後,決定按照兩國的建議,組織遊擊隊,反抗美國人的侵略,他也被從埃及召回,成為了現在這一隻遊擊隊的領導人。
他此前沒有當過兵,完全沒有軍事素質,但這個時候複興黨又能控制多少青年軍官?也只能是讓一些信得過的複興黨員,從頭開始,學習和建設遊擊隊,薩達姆就是其中之一。
好在這個時候他年輕力壯,勉強還能堅持下來。不過中國教官的魔鬼訓練也太可怕了,他也是咬牙才能堅持下來。
中國人教授的遊擊戰術,當然最基本的是對武器的使用,除了49式步槍仿ak47)外,還包括56式沖鋒槍、56式火箭筒40火的第三代)、107火箭炮、82無後座力炮、56式阻擊步槍等,還有對美國常規輕武器的使用。說實話,十幾天的訓練,能學會開槍開炮就不錯了,哪裡能打得準呢?不過中國教官在遊擊隊員中挑選了一些天賦比較高的,已經送到正在北部庫爾德山地建設的遊擊訓練基地中進一步訓練,他們未來會是遊擊隊中的精英和尖兵。
在薩達姆看來,中國人教授的,更重要的是遊擊戰術,讓他大開眼界,也是他學習的重點。地道戰、地雷戰、各種軍事陷阱、城市巷戰、掩體戰、冷槍戰、狙擊戰、爆炸襲擊、甚至自殺式襲擊。各種的襲擾破壞,組合的特種小分隊,來向美軍基地、重點部署區和作戰地區廣泛滲透,採取靈活的戰術手段對美軍佔領的機場、港口、倉庫、通訊樞紐、交通補給線等重要軍事設施和關鍵目標實施襲擊,擾亂和破壞美軍的作戰部署等。
“化整為零、逐漸消耗優勢之敵,充分利用己方的低技術兵器,給優勢之敵造成一定的傷亡,打破敵速戰速決的企圖,拖延戰爭時間,消磨敵戰爭意志。”;“靈活、出其不意的轉移、分散和集中有限兵力。”;“平時,是分散兵力以發動群眾為主,關鍵時候,集中兵力進行運動戰。”薩達姆反複咀嚼著中國教官的教誨,他想著,恐怕發動群眾這一條是最困難的,伊拉克這種國家,各個部族的利益取向不一致。
他嘆了一口氣,心想至少所有部族,都是堅決反對美國入侵的,伊拉克,是伊拉克人的伊拉克,不是美國人的。
就像中國人所說的,美國入侵是對複興黨的大考,如果複興黨能領導伊拉克人民長期與美國堅定地鬥爭,那就會奠定複興黨成為伊拉克人民領導階層的堅實地位。
危機,是危險也是轉機,中國人的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沒有戰爭,在和平的時間內,單單是在複興黨內,自己什麼時候能升到高層呢?更不要說複興黨能不能執政了,要是複興黨永遠是一個在野黨,這又算什麼成就呢?中國人的另一句話也很有道理:“槍杆子裡面出政權”,只有武力,才是對權力的真正保障。
所以現在的艱苦訓練,算得了什麼呢?從遊擊隊開始,我一定要帶出一隻強大的軍隊來,這將是一隻以全球最強之一的美軍為對手,磨礪出來的軍隊。必須在其中培養一批對自己忠心耿耿、服從命令的軍官來,那個易普拉欣就很不錯。
年輕的薩達姆的眼中,野心的火焰在燃燒。
伊拉克總理兼國防部長卡塞姆,這個時候的內心是充滿沮喪的。
在獲得了中蘇的情報後,他很容易就反應過來,兩國說的是真的,美國最近對自己和政府的大肆攻擊,不僅僅是因為美國人討厭自己,而是軍事行動的前兆。他的情報機構雖然簡陋,但也從沙特那裡很容易地確證了此事,美國人在沙特並沒有太多掩飾自己的意圖。
在1951年,美沙之間就簽訂了軍事協議,使得沙特成為美軍對抗蘇聯的陣地。1958年沙特指責美英侵略黎巴嫩,終止了1951年簽訂的《美沙聯防互助協定》,但在肯尼迪上臺後,與沙特的關系迅速好轉,這一次能夠獲得沙特作為進攻伊拉克的基地,就是明證。
沙特對於伊拉克的態度是矛盾的,雖然沙特王室,因為對伊拉克費薩爾國王一家被殺感同身受,仇視他卡塞姆,但也沒有認為伊拉克是勢不兩立的敵人。這一次能夠同意美國,主要還是美國的意志堅定,對沙特發出了威脅,胳膊扭不過大腿,沙特人只能屈從,否則,美國人的五十多萬大軍,說不定就先佔領沙特了。
當然,對於美軍打擊伊拉克,沙特王室中也有人是樂觀其成的,這主要是因為宗教信仰,雖然伊拉克上層多是遜尼派,但伊拉克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什葉派國家,國民的大多數都是什葉派,這讓沙特一直擔心伊拉克會出現什葉派政權,那麼伊朗和伊拉克就會在中東的北方形成一個“什葉派之弧”,與沙特形成對立。
如
果美軍把伊拉克打得七零八落,就會使得伊拉克今後可能幾十年都無法崛起,對沙特的威脅,自然就降到了最低。
當卡塞姆搞清楚了這一切後,他的內心哇涼哇涼的,政府內部正在動蕩的時候,美國人的這一刀,簡直是致命的。
他立即展開了外交努力,首先是派出了使節與美國人協商,試探能否在一定的條件下,讓美國人取消對伊拉克的侵略,但得到的回應是羞辱性的,問他還能讓費薩爾國王一家活過來嗎?然後說他是個獨裁者和暴君,鎮壓了伊拉克內部的民主政黨雲雲。
他知道,美國人對他很仇恨,因為費薩爾國王本來就算是美國人扶持的,1954年4月,費薩爾王國的賽義德政府,與美國秘密簽訂“軍事援助協定”。1955年2月,又在英國策動下,實際上也是美國人的意圖,同土耳其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即巴格達條約。而這一切,在他和阿裡夫1958年7月的政變成功後,都變成了垃圾,美國人怎麼可能不恨他呢?
美國人的態度,讓他感到恐懼又憤怒,“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們只是要找個藉口,來佔據伊拉克豐富的石油資源,什麼費薩爾家族,關美國人什麼事?就是隨便找個藉口而已。
蘇聯的態度也讓他沮喪,他向蘇聯請求出兵伊拉克,但蘇聯人委婉地拒絕了這個提議,說是蘇聯與伊拉克不直接接壤,蘇聯的海軍也還不如美海軍,出兵就需要透過伊朗,而蘇聯與伊朗的關系也是微妙的亞塞拜然問題),更何況這樣的話,就變成世界大戰了,蘇聯並不準備與美國開啟開世界大戰。
說到底蘇聯還是怕了美國人!蘇聯人勸說他,要把伊拉克政府和政府軍化整為零,採取遊擊戰術,蘇聯願意幫助訓練遊擊隊和提供武器彈藥,以此支援伊拉克人民的正義鬥爭。
中國也是一樣的態度,他們與卡塞姆的關系一般,卡塞姆本來也沒有太指望中國。中國居然還願意幫助訓練和武裝一些伊拉克的遊擊隊,這已經算是他的意外之喜了
這真是一種悲哀,他的軍政府之夢破裂了,他原來的主張是“各政黨的成員都不許參加軍隊,而國家權力應由無黨無派的軍隊執掌。”這個主張,遭到了伊拉克各政黨的全面抵制,他當初的副手穆罕默德·阿裡夫就是強烈的反對者之一,因此憤而辭職。在他的壓制下,多數的政黨都被宣佈為非法。
但是這一切現在都被迫放棄了,他至少還是一個民族主義者,這個時候國難當頭,只能是與他們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