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華京社會主義國家聯盟組織

西元1961年5月,走在華京的街頭,邁達維和拉珠兩人感慨萬千。兩人當年在中國學習的時候,都曾經來參觀過這座中國的新首都,故地重遊,華京雖然只是中國的小城市,可是繁華的程度,也是令人吃驚。

邁達維離開中國返回次大陸,已經是13年了,他是1948年離華的,而拉珠的時間更要早一年,是1947年,整整14年了。

離開的時候,兩人只是兩名普通的“幹部”學員,回到次大陸家鄉開展革命,是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壯返回的。沒想到,十幾年後,他們能以比孟國兩大國家領導人的身份,來與他們心目中偉大的革命領袖李思華等人共商大計,還能被主席接見。回首往事,簡直如夢如幻!

兩人都深知,比孟國之所以能夠獨立建成社會主義國家,沒有中國的支援完全不可能,現在比孟國經過8年多的發展,已經是一個經濟新興的國家了,前不久次大陸西部拉賈斯坦的領導人曾經來訪,對於比孟國的成就豔羨不已,但他們也只能羨慕,因為中國大力支援比孟國,是因為彼此共同的信仰,我們都是gc主義的革命者。

兩人也感到壓力很大,因為比孟國建國最早,所以到1961年底,除了一個比孟國中央的中國顧問團,在地方的中國幹部,會全部退出比孟國,地方的管理,完全交給了比孟國自己的政府,這是很大的考驗,能不能把中國同志建立起來的執行良好的體制,堅持下去,有效率地繼續運轉,考驗著比孟共的領導能力。

不過想到比孟國近8年來的發展,兩人都是感覺值得驕傲,他們自己也付出了大量心血。比孟國這個領土26萬平方公裡,人口4000多萬的國家,正在發展成為一個中型的經濟良好、社會穩定的社會主義國家。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農業,比哈爾和西孟加拉的土地都非常肥沃,盛産水稻、小麥、黃麻、甘蔗、玉米、豆類,可開墾耕地的面積比例極大,例如比哈爾現在用來生産糧食的耕地,就超過了4000萬畝,加上西孟加拉的2000萬畝,總耕地超過了6000萬畝,去年糧食産量接近220億斤,人均糧食産量突破了500斤,已經實現了糧食自給。

關鍵是中國援建的水利灌溉工程進展很快,未來26萬平方公裡領土中,預計將有57的面積能夠得到充分灌溉,可以開墾為耕地,那就是超不多2億畝,如果達到中國現在的畝産水平——800斤畝,意味著比孟國的糧食産量上限,差不多是現在的6倍,這足以滿足未來全國人口增長的生存需要,甚至可以用來發展一定規模的畜牧業。

根據現在的發展速度,兩人都覺得農業發展的這個目標,再有十年時間肯定可以完成。

農業的其它幾個方面,最重要的是甘蔗、黃麻和沿海漁業。在中國協助下,比哈爾建起了大糖廠,每年生産的白糖,不僅滿足自己需要,還大量出口中國和次大陸的其它國家,就是國大黨印度,還不是要捏著鼻子買?

黃麻則是提供西孟加拉為主的紡織業的需求,黃麻製品在中國也廣受好評,首都加爾各答已經不僅是比孟國的大港口,更是紡織品出口的主要基地。而比孟國的西邊,就是孟加拉灣,沿海漁業也因此蓬勃發展,在中國專家組的幫助下,正在形成孟加拉灣特産的八爪魚、三文魚、特色鮭魚等的淺海養殖基地。

由於靠海的優勢,西孟加拉成為了比孟國主要的加工業基地,加爾各答就是最大的港口嘛。除了黃麻加工,其它包括棉紡加工、機械加工,也開始發展起來。當然比哈爾也不是沒有工業,這裡礦産豐富,例如在辛格布姆縣發現了大鐵礦,儲量高達19.7 億噸,而且是富鐵礦,含鐵品位為62―63,4年前已經與中國簽約,聯合發展一個大型鋼鐵企業,生産各種鋼鐵材料,這個300萬噸級別的鋼廠,在今年年底就會投産。

不過,與這些經濟成就相比,兩人更看重的,還是比孟國已經模仿中國,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體制。4500萬比孟國人中,城市人口還只有800萬人。

其餘3700萬人,按照中國模式組成了7400個鄉寨差不多15平方公裡1個鄉寨),甚至中國自己曾經遇到的建設資金不足問題,在比孟國這裡,也不算是什麼,當初從剝削實利階層那裡,獲得了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黃金珠寶,除了水利工程和基礎設施,也有部分能夠投入鄉寨的建設。

而次大陸炎熱的天氣和原來底層人民悲慘的生活,反而幫了新政府的大忙——按照中國建築公司提供的工程臨時住宅的方法,從中國運來了大量的廉價板材,搭建臨時住宅,就這樣簡陋的臨時板房,居然讓大多數人民都歡欣鼓舞,他們原來住的,那才是垃圾房,甚至都不能叫做房子,就是原始的窩棚。

所以這就為國家贏得了大量的時間,可以在鄉寨建起來後,再由鄉寨組織,逐步在有資本積累的情況下,逐年為人民修建正式的家庭住宅。

至今兩人都對6年前第一個模範鄉寨引起的轟動而自豪,由於人口密集,比孟國的農村不能佔地面積太大,不能像中國那樣。比孟國採取的

是整齊的排屋方式,一排排的連續屋宇,每棟都是140平米的2層磚木小樓,有個小院。建成的時候,十裡八鄉,都爭相跑來參觀,羨慕不已。甚至後來其它次大陸國家的官員,來到比孟國,都指定要參觀這裡。

6年來,按照模範鄉寨的模式逐步發展,現在已經有15的鄉寨達到了標準化。再有十幾年,也許就能完成全部鄉寨的標準化建設。不過人口不能增長太快,比孟國的國情與中國不一樣,人口相對是非常密集的,未來土地的承載人口量有限,所以已經開始採取一家生娃不能超過3個的、較緩和的計劃生育政策,並加大宣傳力度。鄉寨的規模,不能再增加太多,如果人口過多,就只能匯入城市,那對就業的壓力就大了。

對於比孟國來說,城市就是工業+商貿+進出口,限於財政資源,比孟國這幾年沒有修什麼大的樓堂館所建築,因為資金需要主要投入交通和其它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在城市,主要是對英國殖民期間的建築修繕使用。這幾年比孟國大的面貌改變,還是基礎設施和農村地區,以及對人民的教育。

雖然還有很多不能讓人滿意的地方,例如教育,還是隻能實行集中式的學校教育,而限於財力,無法組織中國那樣的流動民兵制度,這讓兩人都感到遺憾,他們對於中國的這項制度,印象深刻而且認為意義極大。不過比孟國同樣在次大陸中,第一個實現了流官制度,不能讓黨的領導,逐步變成了官僚階級,作為革命者,他們都對此有冷靜的認知。

雖然建國的時間還短,但比孟國的成就,仍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收入水平已經超過了國大黨印度的2倍以上,而對中國的貿易,逐漸走向雙向平衡,再有個五年,應該就可以達到貿易平衡。

當然問題不是沒有,最大的問題就是民眾太懶,而且受宗教影響太深,尤其是男性。對比兩人曾在中國見識的,民眾勞動那種能夠吃苦的精神,比孟國的民眾就遠不如了,混子特別多,普通的民眾,也不願意太辛苦,他們的教育程度太差,對於為自己為國家奮鬥的意識薄弱。

所以現在不得不大量地使用從底層女性中提拔的幹部,她們更吃的了苦,也願意學習,文化水平提高得更快,而且宗教意識相對薄弱,有些女人更是非常地反宗教,易於成為gc主義的堅定信仰者。

這樣導致了比孟國從政府到軍隊,居然接近60的人是女性。雖然中國的幹部不說什麼,但兩人還是經常為此感到尷尬,把希望寄託在了透過教育,培養社會主義新人身人上——這一代的比孟國男人,廢了的太多。

逛了一會街,兩人吃了點東西,開始往回走,開始溝通起了這次來華京的工作,兩人都感到振奮——他們來華京,就是因為中國聯合11個次大陸的中國模式社會主義國家,準備在近期組建“華京社會主義國家聯盟組織”,簡稱“華盟”,這是北約和華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政治軍事同盟組織。

相比北約、華約這樣的以軍事聯盟為主的組織,華盟的功能要複雜得多,因為華盟還是一個經濟合作組織,要協調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和相互支援,以最終建成統一的社會主義大市場,中國以其龐大的市場和國力,來拉動各國的經濟發展,而各國也貢獻自己的市場和特色産業,實現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共同富裕,核心的理念就是平等,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錢出錢,雖然中國是主體,但其它國家也不能什麼都不做,大家都要努力做到自己國家的貿易平衡,穩定經濟。否則你的貨幣可以與人民幣鎖定某一個數字,但實質上穩定不下來呀。

經濟上的事務,已經磋商了很長的時間,很成熟了,兩人心裡都有底,這一次就是程式上的。邁達維和拉珠更重視的,是中國提出的,要求次大陸各國,都要支援中國推動的世界革命事業,這也是作為gc主義信仰者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