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大西洋兩岸的日升月落

陳耀星仔細地閱讀著彙總報表,看到最後,臉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幾家企業的近期業績不錯,而且增長率很高,這讓他感到心情愉悅。

“陳耀星”這個名字,他只能記在心裡,他知道在故國的很少一些人,知道這個名字,但在美國,包括他的同志,都不知道他的這個真名,人們都叫他英文名的簡稱“盧卡斯”,他是大名鼎鼎的美國先鋒投資集團的老闆,美國現在著名的富豪之一,從1938年到現在,超過十七年的努力,讓他成為了美國人心目中的商界英雄之一,投資界著名的金手指。

他是個混血兒,但他可從來都認為自己是不折不扣的中國人,從小在中國長大,吃中國米,受中國的教育,瓊南大學的日日夜夜,以及在中國的親人,才是他腦海中最深刻的記憶。當初如果不是組織需要,他是不會來美國,扮演一個美國人的。當然,現在美國的所有人,都以為這個低調的混血兒,是個不折不扣的美國人。

現在,他是中國在美國情報組織中,經濟組織的負責人。在美國的情報機構,是分成幾條線的,彼此互不聯系,互不幹涉,互不知道成員。有負責軍事情報的機構,有負責科技情報的機構,也有負責經濟事務的機構。

在先鋒集團的旗下,有著美國現在最時髦最新興的幾個著名品牌:經營連鎖超級市場的沃爾瑪、連鎖會員制倉儲式量販店開市客st)、折扣零售商店target、漢堡連鎖餐廳麥當勞、炸雞連鎖餐廳肯德基等。

每次看到這些名字,陳耀星往往就想起總書記李思華,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當初所有這些企業的經營業務、商業模式、連鎖模式、服務模式等,都是總書記親自策劃的,甚至連這些企業和品牌的名字,都是總書記親自想出來的除了麥當勞是收購的)。在他看來,總書記不愧是對美國最瞭解的人,更是金融和商業上的天才。就連這些企業經營上的一些關鍵人物,也是總書記提到後,然後先鋒專門去高薪聘請的,現在看來,他們的成績不錯。

他知道,現在國內,也有類似這些商業體的變形存在,生意據說也很不錯,很多也成為了國內的著名品牌企業。

1938年陳耀星抵達美國後,他和同志們,接收了大約3000萬美元的資本。這些資金,從上萬個賬號中,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彙聚到一些人的手中,又被募集到先鋒資本,然後投資了這些專案,讓這些企業逐步地發展了起來。

總書記的策劃非常高明,這些品牌的經營,以創新的模式,契合了美國人收入水平和消費習慣的最新發展,得到了美國人的高度認同,生意也就一日千裡。這些年,這些專案和企業不斷增加資本,先鋒的股權比例也逐漸減少,主要是讓給了華爾街的其它財團,以構築企業和專案更好的安全牆。但先鋒此時手中股權的總價值,仍然超過了25億美元。相比17年前,是大幾十倍的增長。

而除了先鋒以外,組織還有一些其它集團,例如一家名叫黑石的集團,則著重投資美國的製造業和科技産業,黑石當時也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資本,他們更為低調,目前的規模相對於先鋒,當然還差得很遠,但他們投資的公司之中,也不乏很有前景的企業,例如特靈空調等。

經濟組織並不直接對獲取經濟情報負責。中央給他們的任務,就是發展好這些專案和企業,然後從中國不斷地進口産品,推動中國出口的貿易規模。陳新耀他們,很好地完成了這個任務,因為任務本身符合美國公司的邏輯,一點疑點都沒有。

中國工業的大規模生産、配套完善以及相對低廉的人工成本,使得中國産品的價效比很高,沃爾瑪、開市客和target這樣的美國零售商,大量採購,當然符合資本家的利益,這是最基本的資本主義,有什麼可懷疑的呢?

就像黑石集團,他們影響的,也不過是例如對科技企業工廠的選址,對原企業組合新的管理層和技術管理層,然後在招募員工的時候,有人塞進去幾個工程師,又有什麼可懷疑的呢?拆分、專賣、變更管理層、招募技術人員,哪個資本不是在這樣做呢?這可是美國投資基金最擅長的。

所以在陳星耀他們的影響下,中國的産品,開始潮水般地湧入了美國,中美兩國政治關系的冷淡,甚至都沒有讓這種趨勢有所變化,都是些日用品,牽涉什麼見鬼的國家安全?除了麥卡錫主義最瘋狂的時候,有些人來抗議。但是在陳星耀讓華爾街的幾個基金出面,與麥卡錫的助理溝通了兩次後,就再沒有人來找麻煩了。

先鋒的影響力,已經越過了大西洋。由於此前的成功,先鋒基金在美國募集了大量的資本,投入了西歐和西德。而先鋒每控制一個專案,或者能影響一個企業,就要求他們大量地從中國進口,替代本地的産品。

這確實讓一些歐洲人惱火,但他們毫無辦法,美國人的理由是充分的,他孃的我們投資,不就是為了賺錢,又不是為了你們歐洲人的“情懷”和“歐洲文化”,中國的産品價效比最高,公司就能賺更多的錢,而那些歐洲産品又貴又不好,吃飽了撐的,要用我們美國人的資本,

去支援這樣的垃圾?

即使在南美,現在先鋒的影響力也不同凡響,凡是先鋒開設的超市或商場,都是當地最安全的,他們與黑幫似乎有默契,總有黑幫幫忙搞定當地的一切事情,而南美的政府,哪一個敢得罪美國的財團?更何況他們都是很低調地賺錢,不介入當地的政治事務。

在先鋒以及旗下各企業的關鍵位置,有少數“華裔”,他們非常低調,不拋頭露面,但控制著各企業最關鍵的權力,尤其是採購和財務。其它相比美國企業有點異樣的,大概就是拉丁人的比例高了一些。

先鋒旗下的各個企業,從中國採購的價格,相對於中國國內,並不算低,保留的利潤是豐厚的。即使這樣,中國産品仍然在美國和歐洲等市場上,有著價格優勢,而這樣,也能保證産品的良好質量,所以中國産品的口碑,開始在歐美市場上變得良好。

美國和歐洲的很多企業模仿先鋒旗下企業,到中國直接採貨,不過他們也拿不到更低的價格,因為中國對出口産品是總體價格管制的,沒有企業或商人,敢於低價售貨,他們的資金,全部要經過中國特定銀行的結算中心的,低價售貨就拿不到錢,更會被嚴厲處罰,只能是在質量上下功夫。

在新時空的“中國製造”,開始以一種特殊而低調的方式,水銀瀉地般地滲透到西方的核心市場,並開始以低價優勢,逼迫一些本地企業,撤出相關的市場。

中國的外貿,開始累積一定的順差,但是這些順差積累的綠紙或者歐洲貨幣,大部分很快變成了黃金、石油和其它礦産,輸送到中國無底洞一般吞噬資源的經濟體系中。

新時空的五十年代,“盧卡斯”才是美國的投資之神,至於巴菲特,喔,他今年設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80的資本500萬美元)來自於先鋒集團,而盧卡斯的青睞,和簽約承諾不幹涉巴菲特們的投資決策,讓巴菲特非常激動,他和他的合夥人還能拿到20的股權,在他看來,這是盧卡斯對他個人能力的高度看重。他決心,一定要把哈撒韋公司發展起來,不能讓盧卡斯的青睞,變成了人們口中的笑話。

陳星耀自豪地想著,美國不是處於其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嗎?不是正以資本主義霸主的身份,滲透滲每一個他可以掌控和影響的市場嗎?但是隻要美國進展到哪裡,中國的産品就會進展到哪裡,就讓我們這樣“雙贏”下去吧。即使未來美國禁止進口中國産品,可是習慣了中國高價效比産品的其它國家市場,又如何抵擋中國的産品呢?他的臉上不由露出了冷笑。

不過這個時代的美國,確實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呀。陳新耀站了起來,從高樓的窗戶向著遠處望去,紐約到處是林立的高樓大廈,已經是傍晚了,華燈初上,到處是璀璨的燈光,街上的汽車穿梭,一派繁榮的景象。

前不久,他才閱讀到同志們轉來的總書記對於美國的評價,認為美國進入了二三十年的黃金時代週期,這是由於資本家面對社會主義壓迫下,不得已的對勞工群眾讓利,而造成的新繁榮。他非常同意總書記的觀點,美國的現實,他看得到。作為鼎盛期的資本主義心髒,太陽正在升起,鬥爭將是長期的。

他走回桌前坐下,又看起了報表。總書記的囑託,他一直記在心裡——要讓先鋒集團,成為美國第一家管理上千億美元的投資基金,要成為華爾街的新標杆。他喜歡這樣的目標——作為一個信仰堅定的gc主義戰士,卻在資本主義的心髒,用資本主義的規則,去掌握美國最大的資本力量之一,去支援社會主義的革命事業,這讓他渾身充滿了奮鬥的動力。

對比蒸蒸日上的美國,大西洋對岸的英國,則遭受著他們二戰以來最大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