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華京決斷和次大陸決戰

來自次大陸的情報又急又多,但李思華主要琢磨的,還是“美國志願航空隊”的事情,她感到一個關鍵的機會來了。

仔細思考後,她提議召開了軍委常委會,主席也親自參加了這場重要的會議。在1954年,主席開始準備退休事宜,已經辭去了黨的總書記的職務,由李思華繼任,當然李思華也從擔任了三屆的總理職務上退了下來,新的總理是宋長彩,由恩未擔任常務副總理。

主席仍然是軍委主席,這樣重要的決策會議他當然要參加。

李思華的建議是組建“援次大陸革命志願隊”,其實是派出空軍和特種部隊,直接介入這一場決戰,打垮甚至消滅印軍主力,一舉改變次大陸的鬥爭局勢。

她認為,既然美國有“航空志願隊”,那麼我們派出“革命志願隊”,在全球輿論上就扯平了,否則我軍單獨介入,在第三世界輿論上會因為“侵略”而失分。現在則會被認為中美都介入了這場戰爭,彼此構成了大國對抗的一部分,發展中國家的輿論反而不會一邊倒,這是外圍氛圍的可能變化。

而西元1955年,對於中國來說,則進入了核優勢的最後階段,實際上,在核彈方面,三國基本上都已經扯平,都有了氫彈嘛。但是在載具上,中國還有一定的優勢,尤其是去年射程6000k的東風4型成功試射,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掌握了洲際彈道導彈的國家,這種優勢預計還會保持兩三年。

所以必須把這種優勢最後利用一把,次大陸的攻防就是很好的標的——美國航母艦隊不敢直接支援印度港口,例如使用艦載機轟炸什麼的,否則將直接處於東風4核導彈的打擊之下。換言之,他們只能是“志願隊”,而不敢將美軍直接投入。

美國對印度的直接軍事支援,還是玩小花樣,我們幹脆直接玩把大的——空軍介入,直接在幾天之內消滅掉印度空軍和美國志願隊;特種部隊在空軍支援下,對於印軍關鍵節點進行打擊,指導當地革命軍對印軍中路55萬主力,進行穿插包圍和分割成幾塊,然後迅速發起總攻,消滅印軍的主力。

印軍主力被消滅,基本上就分崩離析了,南部印軍還有40多萬,革命軍主力一部南下,在南方各遊擊隊的協助下,這第二步消滅掉南部印軍,次大陸的南方各邦,就能全部變成社會主義國家,這樣在次大陸上,會出現至少六七個社會主義國家,正是我們期待的局面。

尼赫魯政府肯定倒臺,但因為印度此時沒有能替代國大黨的政治力量,不過是換人而已,尼赫魯只能是退到幕後,也幾乎蕩然無存。這將可能導致出現弱勢的國大黨印度政府,我們放過其北方軍團的話,他們在西北方向還有65萬軍隊,可以和巴基斯坦形成一定的平衡。

這就是李思華構思的次大陸新局面,至於未來讓整個次大陸社會主義化,那是未來可能的任務,步子太快容易扯著淡,不著急,也未必要中國主動去推動。

印度土地肥沃,只要實施土地改革,並由中國向其輸出農業科技,以及當地興建水利,吃飽飯沒問題,甚至可以糧食溢位,這還是五十年代,印度只有不到3.7億人,而且超過45,在國大黨印度控制的北方邦和中央邦這一帶。再除去西邊各穆斯林邦,新的社會主義國家叢集的人口,大約只有1.5億人左右,有著超過150萬平方公裡的肥沃領土,其實農業發展的空間很大。

而農業發展了,這些社會主義國家就可以穩定下來,慢慢再根據不同的資源,發展與中國經濟配套的加工業和其它産業,透過貿易獲得雙贏。

這些社會主義國家發展起來,實際上國大黨印度就失去了再統一他們的可能性,例如奧恰國這樣的國家,面積四十多萬平方公裡,人口也不少,發展起來後,印度有什麼能力再去統一別人?

而國大黨印度的存在,將讓這些社會主義國家,壓制其民族主義,他們需要我們來平衡印度的壓力,彼此之間就可以形成穩定和相互支援的新局面。

主席從李思華這裡,詳細瞭解過原時空印度對我們造成的麻煩,雖然對我們就是一根大的攪屎棍,但確實很惡心,畢竟它的體量和人口放在那裡。

對於李思華的戰略他非常支援,說道:“今日印度的內髒、靈魂甚至骨架,都已被英國殖民統治者完全粉碎了,這是盆骨粉碎性的骨折,這使得印度精神上不能再生。英國人1948年之所以留著地理上的大印度,是還做著他們作為殖民主義者,重返印度的春秋大夢。”

“印度洋是世界制海權的核心,因為這裡是世界工業資源的心髒。這是印度的重要性,看看世界地圖就很清楚。英國人現在不行了,美國人又試圖接替英國人的夢想。我們在次大陸推行社會主義革命,就是要徹底挫敗帝國主義的野心。”

李思華的建議被迅速透過。華京的決定傳達到中事顧問團、奧恰國和比孟國後,大家都是激動的歡呼,革命事業的“大轉折點”到了!

接下來的半個多月,空軍有超過4000架戰機轉場藏南,最新型的殲5戰鬥機幾乎全數轉場,集中了超過1500

架。而特種部隊透過運輸機空運,很快部署到了必要的位置。對於次大陸的武器彈藥的運輸,更是日夜無休,車輛在戰略公路上幾乎是一輛連著一輛。新中國累積了17年的強悍國力,一旦動員,瞬時爆發出來的能力讓人瞠目結舌!

這個時代還沒有衛星網路,新中國最早開始研發衛星,但其第一顆衛星,也預計要到1955年底才能發射。美英包括印度自己的情報網路,現在只能是依靠人力和雷達,但是社會主義國家組織的嚴密性,使得他們情報難以形成網路式的全面和有效,只能是判斷中國有向奧恰和比孟大量運輸武器彈藥,並且增加了大量戰機,但具體的軍事兵力情況,以及中國是否有出兵,現在並不能掌握。

3月3日,戰爭全面爆發,尼赫魯親自對全國做了發言,號稱印度統一的戰鬥時刻到了,所有印度教徒和熱愛印度的人們,都為英勇的印度軍隊祈禱吧。全世界的目光,也都關注了過來,印度本來就有大量的全球戰地記者,這個時候更是有更多的記者趕到印度,他們都感覺到,這個次大陸歷史性的時刻到來了。

在他們看來,印度主力中路軍的進展似乎很順利,他們全副美軍的武裝,就連坦克也主要是美國二戰的謝爾曼,還有大量的美軍運輸車輛,得到美國全面支援的現實是如此的明顯。

3月3日,中國政府的公告也震撼了世界,中國公佈了照片,證實“美國航空志願隊”的存在,指出這實質上是美國直接派遣了軍人參戰。有鑒於此,中國人民堅決支援奧恰和比孟這兩個社會主義國家,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鬥爭。中國人民自行組織了“中國支援次大陸革命志願隊”,他們將對兩國的正義鬥爭予以支援。

這個訊息,立即被記者們散發出去,而全球都認為,中美兩國在印度次大陸,都是親自下場了,很多人擔心起核戰爭的風險。

無論如何,一開始印軍中路軍,在從賴格爾都勞爾克拉的路上,革命軍的抵抗是微弱的,印軍一路向前。但是在3月8日接近勞爾克拉後,在這片丘陵與河流從橫的土地上,印軍遭遇了早有準備的革命軍的頑強阻擊,雙方迅速打成了屍山血海。

在後世西方對這段戰史的記錄中,中國人的獠牙,是在月8日的空戰,雙方都是企圖摧毀對毀方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前線機場,都遭到了對方航空隊的攔截,看上去是勢均力敵的。

但其實這是中國空軍的測試,在他們透過月9日幾乎是全線出動,以壓倒性的空中實力,對印軍進行了空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