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阿賈克斯與拯賈行動(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273章 阿賈克斯與拯賈行動一)
西元195個月的總統艾森豪威爾,正在仔細地閱讀手中的一份檔案。<101nove.ia的新任局長艾倫·威爾遜·杜勒斯,坐在艾森豪威爾的對面,翹著二郎腿,神態輕松地等著艾森豪威爾的回複,這份檔案,是他上任兩個月以來的心血。不過,他對於總統的尊重是有限的,杜勒斯家族限制權傾一時,他的哥哥,約翰·福斯特·杜勒斯,就是同一時期的美國國務卿,以鼓吹冷戰而知名。兩個杜勒斯,都是原時空歷史上的大名人。
杜勒斯來見總統呈交檔案,在他看來,不過是他對美國政體的尊重而已。在他心中,美國的情報機構,天生就應該被他指揮,因為只有他才有資格。
他有這個底氣,當初他瞞著杜魯門,與德國黨衛軍參謀長卡爾·沃爾夫秘密接觸,進行談判,導致了百萬納粹和法西斯部隊在義大利投降,成為美國情報界的經典之作,這就是美國情報史上大名鼎鼎的“日出行動”,他也因此被稱為“傳奇間諜”,名噪一時,杜魯門雖然生氣他的自作主張,但也拿他無可奈何——怎麼能對付美國人心目中的傳奇英雄呢?
看完檔案,艾森豪威爾沉吟了一會,然後說道:“那就執行吧,期待你們的好訊息。”
杜勒斯點頭離去,艾森豪威爾卻陷入了沉思。杜勒斯的檔案的主題是發動伊朗政變,推翻當時執政的摩薩臺政權,建立親美的伊朗政府。
新時空的艾森豪威爾的仕途仍然順利,作為盟軍在歐洲戰場的司令官,他獲得了巨大的榮譽,晉升五星上將。此後又先後擔任美軍參謀長和北約最高司令等要職,累積了巨大的政治資源。所以退出軍界後,在總統競選上也很順利,對手們包括杜魯門,都缺乏他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巨大聲譽,使得他在今年即西元1954界總統。
長期的統帥生涯,讓他在擔任總統後,迅速認定了中東是美國全球霸權的關鍵所在,因為石油已經成為人類的主要能源,並且這種地位還在不斷強化。控制了中東,就是保證美國霸權最關鍵的一環。
他現在當然不知道,未來艾森豪威爾政府最知名的政策,就是美國企圖控制中東的“艾森豪威爾主義”,即1957年提出的由國會授權總統在中東實行“軍事援助和合作計劃”,為了對付“侵略”,在中東地區使用美國武裝部隊;兩年內額外撥款四億美元向中東國家提供經濟“援助”等。
既然重視中東,那麼伊朗早已是他重點思考的物件國之一,所以杜勒斯的“阿賈克斯”行動計劃很符合他的心意。
在他看來,為了保衛中東,伊朗、土耳其和希臘這三個國家必不可少,在北約的近東和中東戰略中,這三國構成了北約的北層軍事聯盟,這就是一條從地中海到南亞的防止gc主義進攻的前線。
所以美國必須積極預防這三個國家中的一個陷落,那就可能導致不利的連鎖反應。杜勒斯就曾經指出:“一個壞蘋果會傳染一桶好蘋果。”
當初好不同意逼得斯大林退步,鎮壓了希臘gc黨,控制了希臘。而在伊朗的前期鬥爭也是風起雲湧,蘇聯一度在屬於伊朗的南亞塞拜然注意,此處指的是南亞塞拜然,北亞塞拜然即屬於蘇聯的亞塞拜然共和國)建立了傀儡政權,好在此舉激怒了整個伊朗,使得美國和英國強壓之下,斯大林不得不在1947年撤出了蘇軍,伊朗得以消滅傀儡政權,收複了南亞塞拜然。
可是伊朗執政的仍然是強硬的民族主義政黨,摩薩臺的“民族陣線”,他們堅持伊朗自己的民族主義立場,對石油的態度是堅定的國有化,企圖以此來建設一個中産階級的民主國家。
何其天真!艾森豪威爾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譏諷的冷笑。沒有實力,光有民族主義有什麼用?除了防禦中東外,美國想控制伊朗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控制石油,蘇聯對伊朗的興趣,不也是因為石油嗎?懷璧其罪,摩薩臺指望在美蘇之間騎牆,就能保衛伊朗自己的利益?
無論如何,摩薩臺已經成為美國在伊朗的絆腳石,必須除掉!而現在正是最好的機會,斯大林剛死,蘇聯的幾大巨頭,按照cia的情報,他們正在激烈地內鬥,自顧不暇。估計蘇聯一時難以將力量投射過來。
那麼中國呢?艾森豪威爾沉吟著,眼中閃過一絲陰霾。
美國加上英國與中國之間,實際上已經為伊朗問題交過一次手,而那一次,美英被迫後退了。
西元1951年下半年,伊朗摩薩臺政府強行接管了當年英國殖民當局支援的英資“英伊石油公司”,改名“伊朗國家石油公司”,並在9月底佔領了煉油廠,英國被迫完全撤出伊朗後,實質上對伊朗實行了“石油禁運”。英國糾結了國際石油公司抵制伊朗石油,並派遣軍艦到波斯灣,威脅伊朗。導致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伊朗,經濟形勢惡化,社會開始動蕩。然而中國出手了,拯救了摩薩臺政府。
中國向伊朗大量採購原油,並派遣技術人員,恢複了伊朗煉油廠的生産,使得英國的企圖破産。在英國惱羞成怒,試圖用軍艦封鎖波
斯灣,不允許中國運油的時候,中國的巨大威脅來了。
中國沒有知會英國,而是直接聯系美國,非要透過美國來通知英國,實際上這也是對美國的一次威懾。中國表明,如果英國封鎖,那麼中國空軍將用空射核導彈摧毀英國的艦隊,英國人不要以為他們的艦隊強大,在核武器面前,那都是紙糊的。
中國人隨即邀請各國武官,參觀了中國的空對艦核武器模擬試驗,核導彈從數百公裡外的轟炸機上射來,直接摧毀了在沙漠上構建的艦船模型。這種其它國家還沒有的能力,讓西方的武官們都沉默了,英國艦隊只好撤離,封鎖半天,結果封了個寂寞。而美國也無能為力,美國的核武器還沒有發展到這個程度,無力對等反制。在美軍內部,都覺得這是奇恥大辱,但暫時也無可奈何。按照美軍現在的估計,要到19551957年,美國才能追上中國的核武器和導彈水平。
對於美國的抗議,中國的回答是:中國需要石油,而伊朗是離開中國海岸距離最近,産量最豐富的石油産區,當然要進口伊朗的石油,就像現在中國一直從美國佛州進口石油一樣,這都符合交易雙方國家的利益。中國本來就與英國關系不好,看英國佬就是不順眼,憑什麼為了他們的利益,損害中國的利益?沒有這個道理嘛。
更何況英國和你們美國都在幹涉印度次大陸,中國當時也向美國抗議了,可是你們是怎麼回答的?“美國支援印度民族的獨立事業,反對一切試圖改變次大陸現狀和分割印度的企圖。”那麼我們現在的回答也是一樣——中國支援伊朗民族的獨立事業,反對一切試圖改變伊朗現狀的企圖。
中國對於伊朗沒有興趣,有興趣的只是它的石油,誰要是在伊朗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中國肯定要反擊,不管是英國,還是你們美國,或者是蘇聯。
想到這裡,艾森豪威爾內心又恥笑了中國,“對伊朗沒有興趣?”對其石油有興趣不就是對伊朗有興趣?
伊朗只能是美國人的,英國發現自己無力繼續控制伊朗這個此前的殖民地後,已經被迫向美向國讓渡了在伊朗的潛在利益,這是美國人的利益!
對中國的擔心還是揮之不去,他拿起電話,與杜勒斯又溝通了一會,提醒他行動中,要小心中國人的幹涉。
5月5日,李思華也看著眼前的一份檔案,良久,簽上了“同意,立即執行!”六個字,遞給等待著的唐幹林,冷靜地說道“執行吧。”
唐幹林離去,李思華陷入了沉思。中國並沒有獲得美國行動的情報,但穿越者的優勢就在這裡,她知道原時空美國推翻伊朗摩薩臺政府的阿賈克斯行動,發動的時間是8月份,在8月19日推翻了摩薩臺政府,政變的關鍵人物,並不是國王巴列維,而是英國的代理人紮赫迪將軍、中情局的特務科爾米特、第三“大山旅”的旅長阿薩科菲上校這3個人。尤其是紮赫迪,已經從英國的代理人變成了美國的代理人,美國此次政變,就是為了將他推上首相的位置,實質掌控巴列維王朝的權力,推行美國想要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