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崗村絕命錦州城?

德國武官德特裡希興奮又激動地觀察著四野突破朝陽防線的進攻。

很難得到這樣的機會,抗戰之初,各國武官還能得到一些“現場觀戰”的機會,但等到後來,無論是中華還是日本,幾乎都拒絕了各國武官的觀戰,如果不是德國與原西華的軍工關系密切,德特裡希也得不到觀戰的機會。上次他碰到駐西安的蘇聯武官,聽他罵罵咧咧地說中華軍拒絕了他又一次的觀戰申請。

他深感這一次觀戰,他的收獲非常大。這是怎樣狂暴的一場戰鬥!

後來他在自己的日記裡寫道:

“那真是一幕幕可怕的景象——日軍的陣地被大火襲擊,被爆炸聲震撼,整個地域原來的黑暗地區,閃爍著炸彈的光芒。還有幾乎連續不斷爆裂的炮彈、氣球、訊號彈和發動機的摩擦聲,震耳欲聾的聲響中,到處都是火藥的味道,道還有灰塵和煙霧。而在你自己身上,你的靈魂裡,莫名地還會有興奮、期待和驚奇,對于軍人來說,這就是戰爭的味道。”

“人們通常只能希望下一顆炸彈不會落在他們身上。即使在黑夜中,也能看到空中有一架架的戰機墜落,他們就像是被擊中的鷸。飛機的種類是如此之多,甚至沒有人知道哪些是日本飛機,哪些是中華軍自己的。”

他向德國的總參謀部提交的報告裡,對中華軍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尤其是對空軍轟炸的使用,他描述道:

“中華軍不僅僅是憑力量和速度取得突破的,它是靠戰術制勝。有史以來第一次,戰爭勝負不由被稱為武力之尊的傳統步兵來決定,而是由快速的摩托化步兵師、更是由空軍來決定的。”

“中華空軍與日本陸航進行了大量的空戰,但空戰不是真正的目標,而是保障中華空軍能夠轟炸日軍的前線陣地、機場、堅固防禦點和火力點,以及摧毀日軍的地面組織,來實現其根本目的。”

“至於空中處於劣勢的日軍,則完全處在相反的境地,交通大受阻礙,步兵沒有保護……”

在軍委總部,得到四野順利突破朝陽防線,正向義縣急促行軍,此後可以分兵,一路參與圍攻日軍錦州防線的側後,一路準備直撲沈陽。總部是一片歡騰!

興奮得一拍桌子:“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李思華也非常激動,東北戰局進展至此,日軍已落入全面被動,粟裕的“四餅三餡大卷餅”策略大獲成功,日軍錦州守軍,現在必然再次分兵,否則就會被我軍兩面夾擊,死的更快!

周恩來高興得以茶代酒,他今天特別想喝酒,不過指揮部裡,當然不能喝。只能將杯中茶一飲而盡,來平抑自己激動的心情,他說道:“面壁十年圖破壁,今天,我們真的可以說是破壁了!”大家都很有感慨,周恩來的這一句“面壁十年圖破壁”,還是他在21年前即1917年寫下的,那麼多年了,革命勝利的前景,終於東方既白!

劉伯承眼睛都濕潤了,他拿下眼鏡,仔細地擦拭著,其實也是在平靜自己激動的心情,多少年的奮鬥,最後的勝利已現曙光,他能不興奮嗎?想起過去在自己面前犧牲的一個個同志、一位位老友,心情的酸澀和甜蜜,難以言表。

朱朱德在興奮之後,臉色轉為深沉,他想起了當年犧牲的前妻吳若蘭,她沒有能夠看到今天革命即將勝利的大好局面,是多麼可惜啊!他搖了搖頭,把這些思緒拋開,冷靜地說:“日軍的垂死掙紮,非同小可。其主力目前損失不大,雖然已經陷入困境。需要提醒前線同志們,謹慎和堅持。”

跟著說:“發報給前線指揮部彭、林、葉、李,中央軍委祝賀他們的突破,望再接再厲,冷靜沉著,堅決徹底地打垮日軍的反撲。宜將剩勇追窮寇!”

岡村寧次,這個時候則陷入了絕望之中。

中華軍從錦州戰線側後,正向錦州逼近,他手中的50萬大軍,在中華軍一野的連續打擊下,已經死傷數萬人,但現在還必須加強後方陣地,否則等到中華軍四野,從後方夾擊錦州,日軍必將崩潰。

可是這樣前方陣地就更加薄弱了啊,崗村長嘆一聲,絕境之下,他也激發了兇性。他將錦州日軍的參謀長武騰章找來,兩人商量了一下,都明白日軍已經陷入了絕境,如果從海上撤退,還能撤出一些兵力,但也很困難,因為中華軍的空中優勢太大了。所以就是幹脆死戰,大家都戰死在這裡好了,以身殉皇國。

崗村的判斷是,在日軍再次分兵後,當面的中華軍一野,必然開始全面進攻,所以已經無所謂後方和前方,只能是均衡配置兵力,無論是南面還是北面崩潰了都一樣。

中華軍從後方進攻的方向,是雙羊、大薛一帶,他讓武藤章率領17萬日軍6個師團固守,告之全軍這是拼死一搏,沒有退路。兩人約定,高天原再見!意思就是“成神”,大家都去死!

錦州防線的南北兩端都進入了激烈的攻防戰。

粟裕的坦克裝甲兵團,終於在10月19日開始行動,他們從東大屯一帶迂迴錦州北面,然後從錦州北,猶如刀子插入牛油一樣,以狂暴的攻勢,截斷

了日軍南北方向兩個叢集之間的聯系!然後他們選擇了日軍北面叢集作為主攻方向,四野也適時發動了對日軍北集團的總攻,雙方南北夾擊,力圖首先殲滅日軍北集團!至此,“四餅三餡卷大餅”的戰略意圖全面實現,實際上已經是五餅四餡,因為粟裕兵團的穿插,又將核心之餡的崗村錦州集團,硬生生地打穿分割成了2大塊!

日軍已經知道覆滅在即,在長期的武士道法西斯主義教育下,這個時候他們計程車氣並不低,當然並不是普通計程車氣,應該說是決死的“死氣”,在日軍侵華的戰略徹底失敗之際,這些侵略者不甘心其意圖的徹底失敗,因為那樣對他們而言,確實比死了還難受,所以現在,就幹脆去死!

10月底的東北,已經開始雪花飄飄,白山黑土之上,到處是殷紅的鮮血,雪白映襯著血紅。

中華軍知道日軍還有最後的一股氣沒有發洩,這個時候正是最猛的時刻,因此打得極有耐心,盡量發揮重炮的優勢,只有粟裕的坦克裝甲兵團,不斷機動攻擊,將日軍切割成一個個小塊,透過猛烈炮擊打垮再打散,然後步兵去消滅殘餘的敵人。

在這個階段,中華軍重點打擊的是日軍透過戰壕和道路的交通節點,意圖徹底癱瘓各部日軍的調動。在狂暴的打擊下,不到三天的時間,日軍就有超過一千個交通節點被破壞,使得日軍無法進行撤退、補給和調動。

在前線,白天是裝著犁刀或者沉重滾輪的工兵坦克,作為先導在雷場中為後續部隊開闢道路。晚上,則使用大功率探照燈和照明彈,令日軍睜不開眼,繼續引導中華軍的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