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西華在行動二)

日軍進入日租界的兩個大隊2200人,是分散在日租界的一些重點位置進行保安,包括榮街今新華路)的日本總領事館、租界行政管理機構天津日本人公會堂)、僑民的居留民會、行政委員會、天津日本商業學校等,以及一些日本大商戶的倉庫等地。這些日本士兵來自日本國內新派遣給田代的新師團,抵達天津後剛剛經過了兩三個月的基礎訓練,對於城市作戰技巧,幾乎還完全是空白。

王紀抓住了這個契機,整整一個特種團約2500人)晚上從日租界的四面八方攻入,在天津日租界直接發起了一場城市戰!?

一時之間,福島街、秋山街、旭街、山口街、興津街、三島街等日租界的大部分街道,全面交火!

日租界各地火光沖天,到處是日僑的哭的喊聲,以及軍隊之間的呼喊廝殺。缺乏經驗的日軍兩個大隊,在被優勢火力的西華特種部隊打擊下,損失慘重!

就在日軍逐步反應過來,開始逐漸集結到幾個地方固守的時候,西華特種部隊卻開始全面撤退。全部襲擊事件不過是一個多小時。

第二天早上的清點,讓日本人慾哭無淚,大量日本的“官方”機構、銀行和商業設施,建築都被摧毀,人員倒是由於是夜晚,死傷數量不大。

最慘的是各大日本的棉花貿易公司,大約30家設在日租界的公司,幾乎全被焚毀,不僅是他們的辦公場所,還包括幾乎所有的倉庫,損失的棉花數量不計其數。

日軍的兩個大隊,死傷超過800人。

直到上午十點左右,支援的駐屯軍才姍姍來遲地趕到,他們也沒法不遲到。其實昨晚他們已經馬上動員出發了,可是在路上同樣遭到了西華軍的伏擊,廝殺整晚後,才在源源不斷的援兵加強下,擊退了西華軍,而且沒有敢於追擊,日軍損失了不少,而且還是深夜,誰知道西華軍還有沒有第二重的伏擊?

所以他們在趕來天津日租界的路上,戰戰兢兢,不敢行軍速度太快,要避免西華軍可能的再次襲擊,直到天亮後才加快了行軍速度。

整個“天津襲擊事件”,到現在才拉下帷幕,而單單是日軍部隊的損失,從憲兵隊、到入駐租界的兩個大隊,以及夜襲援軍,整體傷亡,高達2000餘人。這還不算日本僑民的義勇隊和在夜襲中傷亡的日僑,幾乎也接近千人。

田代皖一郎聽到彙報,就吐血暈了過去。歷史上,他本來身體就已經很差了,在77事變後,因為被日本高層作為對國際的交待,他被撤職。當時也是激怒攻心,吐血入院7日後身亡。現在重演了這段歷史,只不過事件不同,物件不同而已。

田代當然知道,如此狼狽,日軍高層肯定要遷怒於他,他的責任避無可避,當然會急火攻心了。

幾天後,田代死去,接替他的,是一名號稱日軍“步兵專家”的香月清司。

北平的宋哲元,在聽聞訊息後,也是目瞪口呆,西華的動作這麼猛?日軍會不會全面佔領平津?他頓時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立即電令駐紮天津的38師張自忠,加強戒備,絕對不得挑釁日軍,對於日軍的小型摩擦,必須忍耐。他也立即向日本總領事館去電慰問,其實還是表示,這都是西華幹的,與我29軍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他不由得痛罵西華,當初西華知會過他,說是在平津有些針對日軍的“特務行動”,可能會驚動29軍,請他固守民族大義,不要為虎作倀。他當時也不敢得罪西華,含糊答應了,沒想到西華所謂的“特務行動”,他孃的哪是什麼他想象的小股特工出沒?這完全就是一場戰爭,他這個名義上的“平津主人”,成了西華和日本兩大勢力的“夾心湯團”?西華真實沒有把他宋哲元放在眼裡!

然而他又能怎樣呢?他要敢發言譴責西華,第二天全國人民就能把他宋哲元,當成是天字第一號的大漢奸。自從他不戰而退,幾乎放棄了大半個察哈爾以後,他在民間的名氣,已經不是那個曾經因為1933年長城抗戰,以大刀隊肉搏消滅6000餘日軍,從而名揚天下的“民族英雄”了。

1935年8月,在日軍逼迫下,宋哲元同意二十九軍從口北六縣撤出,當地治安由蒙人保安隊負責。12月熱河的偽察東警備軍司令李守信,就悍然出兵口北六縣,在日軍的壓迫下,他沒有進行任何幹涉,口北六縣國土就此淪喪。

變本加厲的是,當年10月日本人又在‘察東停戰區’,煽動所謂的農民自治,大漢奸殷汝耕在日本人的支援下,於11月宣佈‘察東停戰區’22縣歸其管轄。殷汝耕在通州設立冀東防共自治委員會,宣佈脫離民國中央政府管轄。宋哲元仍然沒有幹涉。

這兩件事,使得他“民族英雄”的稱號逐漸褪色。當然他是一個軍閥,察哈爾地瘠民貧,沒有油水,哪裡比得上平津富裕之地呢?其實他的軍隊擴張很快,29軍此時已經有四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兩個保安旅、一個獨立旅、一個特務旅,共五師四旅,差不多十萬人的兵力。

然而兵力雖多,如果人的精神慫了,那這些部隊,就變成了紙糊的。

所以他沒有罵錯西華,西華確實就是瞧不上他。在西華的高階軍事會議上,李思華曾經這樣評價他和29軍。說現在的29軍,已經不是那隻在長城抗戰中充滿血性和不怕死的29軍了。現在的宋哲元,更不是那個曾經寫出“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奮鬥犧牲,誓雪國恥”的豪情壯志宋哲元了。平津的奢靡富貴,已經讓宋哲元和29軍的血性減退,變得茍且偷安。與其說是忍耐為國,不如說是蠅營狗茍。

為了媚日,宋哲元大量啟用親日派,其實就是漢奸,未來29軍必然因此而敗!

其實以日軍現在的兵力,如果還是以前的二十九軍,是打不敗它的,它是自己從長城抗戰後,一直作死,自己內部崩塌了!

李思華知道,在七七事變中,29軍究竟是士無戰心到了何等程度,8師就一直作壁上觀,其在北平的阮玄武旅,竟然在事變20多天裡,未對日軍放一槍,最後該旅總共6000多人,被日軍收編為保安團,成為關內最早的一批偽軍。而在抗戰中正面戰場第一次會戰——保定會戰中,劉峙率領的中央軍防守保定的正面,二十九軍負責兩翼,結果日軍還沒發起進攻,二十九軍便丟棄陣地逃遁,導致陣地大潰。

唯一剩下能打的29軍部隊,是駐守大名的179師,死守七天七夜,而其師長,正是一名未來因此而加入的黨員——何基邦。

所以29軍此時,雖有10萬之眾,在李思華的眼中,其不過是日軍的釜底遊魚、甕中之鼈罷了,她已經對這只軍隊死了心。所以在有同志提議是否按照傅作義模式,“招降”宋哲元的時候,被她一口否定,宋哲元這樣老地主一樣貪吝的軍閥,如何比得上傅作義的價值?

對於宋哲元,和她的思路,是以力壓迫他不敢對西華的行動設定阻礙。在這次行動前,西華對綏遠大舉增兵,目前在綏遠的兵力,在接近察哈爾的綏東,已經達到了2個軍6個師的規模;而在這2個軍背後的綏西,則是粟裕的第一集團軍9個師。西華在綏遠的駐軍,已經高達15個師25萬人的規模,壓得宋哲元不敢對西華表示任何強硬。

西華的行動並沒有停止,幾乎就在天津城翻雲覆雨的同時,察哈爾也是風雲大變。

首先是綏遠西華主力部隊,突然越過察哈爾省境“剿匪”,公開宣佈在兩省邊境察哈爾境內的商都縣、盤踞的原綏遠匪徒王英,在日本人支援下組建所謂“大漢民軍”,實際上仍然是匪徒,不時騷擾綏遠,於是出兵剿滅,僅在一天的時間內,一個師的兵力就包圍了商都,在短促的戰鬥後,王英被擊斃,而其彙集各地土匪6000多人的部隊,也被全部殲滅。對於這些罪大惡極、喪盡人性的土匪,李思華要求不留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