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雲南攻略的準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81章 雲南攻略的準備
王春妮輕聲走入李思華的辦公室,她帶進來一些需要李思華批示的檔案。
最近李思華身邊,多了2個女兵和1個女秘書。
以往李思華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一直沒有用秘書。而她的警衛,也全是吳盛帶領的男兵們。實際上,在那個時代,她也很難找到比較適合的女性,來擔任自己的助理,不管是從政治思想,還是到文化水平,當時的女性,符合條件的很少。
只是隨著海南根據地的建設和發展,到現在已經有近6年,經過這幾年的培養、教育和訓練,終於有了一些女性,可供李思華作為助理性的選擇。
她現在的女秘書叫戴明詩,算是書香門第出身,在廣州上過高中,早早就參加學生運動。海南根據地建立後,她是第一批海南大學的畢業生,現年24歲。李思華選擇她的原因,是因為認出了她,她在後世是著名的烈士,在抗日戰爭中被日軍俘虜,不屈而死,而且死得非常慘烈。
所以在這個時代還能看到她,李思華覺得非常親切。而且戴明詩為人冷靜周詳、文筆和口才出眾,政治思想又堅定,本身素質也是非常好的秘書人選。
至於兩個女兵,一個叫王春妮,一個叫周小紅,都只有不到18歲。兩人都是山東人,在青島拯救的第一批孤兒中得救。尤其是王春妮,李思華幾年前就認得了她。
王春妮自己不知道,她有一張照片在後世非常出名,那就是12歲多的她,在作為孤兒流民流浪時,記者要採訪她,她卻驚恐地撲向自己的行李,其實就是破爛的被褥,但那個時候這就是她的命。她的驚恐是因為農家出身的小姑娘,根本不認識記者的相機,她擔心這些陌生人,是要搶奪她最後的“財産”。她的這個動作被記者拍下,成為後人銘記這段苦難歷史的著名印記。
在這個時空,記者拍下這張著名照片的時候,我們的移民工作人員救了她,也將這段故事和報紙上的照片留了下來,成為移民工作人員激勵同志們的典型事例。後來李思華知道了這個故事,在回到海南的時候,還專門去兒童學校,看望了這個小姑娘,勉勵她不忘苦難,但要積極向上,努力拯救我們的國人。
王春妮們到海南後就知道,這個“李力勝同志”是拯救她們的這群好人的大領導,是她們得以存活的“菩薩”,對她都非常崇拜。王春妮當時就向李思華表示,自己一定會拼命地努力,以後要成為有用的人,跟隨李思華去拯救苦難的中國人民,當時她就非常期望自己以後,能在李思華身邊工作。
王春妮確實努力,她和周小紅兩人,都被選入了保衛部門特別設立的“警衛訓練營”的女兵班。這個班的存在,最早就是保衛部門,認為需要為李力勝同志,教育培訓一些適合保護她這個女性的戰士,有些時候男兵確實不方便。同時一些機密部門,也需要一些這樣的女兵。
保衛部門為這個訓練營,不斷聘請了多方面的高手,包括國內的武術高手,甚至還有德國和美國的相關保衛高手,來從兒童階段就開始訓練這批少年。王春妮和周小紅在這個班的訓練中,都是出類拔萃的,資質很高,而且一點都不怕吃苦和受傷。
經過整整5年的訓練,讓她們從普通的小姑娘,成為了身懷絕技的警衛高手。無論是槍法、暗器還是短兵突擊的肉搏,以及敏銳的觀察力和記憶力,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且也學習了整整5年的文化知識,接受了5年的政治教育,不僅可以兼任文書的職責,政治上的忠誠性也是頂級的。
在李思華去挑選警衛女兵的時候,第一眼就選了王春妮,這個小姑娘讓她覺得有緣分。而周小紅,更是女兵各項訓練專案的第一名,女兵班的“大魔王”。
王春妮比較活潑,而周小紅是個悶葫蘆。不過李思華對兩人都很喜歡,有意無意中,她有點把自己當成了兩個小姑娘的母親。
王春妮送來的檔案,正是李思華最近關注的核心工作,即對雲貴川攻略的準備。
是的,最近又對行動進行了戰略調整。這一次的攻略,不僅限於雲貴,而且將四川也囊括了進去。
李思華從來沒有將雲貴川軍閥的軍隊放在眼裡,在26個美國標準的師攻擊的前提下,這三省軍閥在軍事上的抵抗能力,必然是孱弱的。以往她顧慮的,其實是政治和經濟上的問題。
她的目標,是每一個新根據地都能鞏固並迅速發展,從而為下一步的發展提供進步的資源。所以是不能單單考慮軍事的。如果只單純地考慮軍事,那就是遊戲,在現實中是容易翻車的。
對於快速發展根據地,形成桎梏的,其實是兩個大問題,第一是有沒有足夠的幹部,能夠快速地在新根據地建立起堅實的組織體系;第二是能夠提供充足的物資,使得新根據地能夠快速發展,而不會成為拖累。
上述兩者中,幹部問題當然是最根本的。歷史上我黨物資奇缺,也沒有妨礙我黨的根據地發展。但需要指出的是,缺乏物資,根據地的穩固性,就是受到嚴重限制的。所以能夠具備兩個條件,才是最好的。發展,不是隨心所欲,想快就能快的。
所
以本來的雲貴攻略,現在將四川也囊括了進去,其原因正是因為根據最新的評估,在幹部和物資兩個大問題上,能夠得到基本的解決。
緬甸根據地經過了大約15個月的發展後,大批的基層幹部已經初步具備工作經驗和能力,預計從緬甸以及海南,短期可以為西南抽調50萬左右的基層幹部,而不至於嚴重影響兩個根據地的工作,這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物資上,兩個新的因素影響很大。第一個是白銀金融運作的順利完成,使得李思華的資金狀況得到極大改善,可以保持從美國和其它歐洲國家,大量進口的能力;第二個則是緬甸的生産發展,速度超過了預計。
畢竟是在海南根據地得到了幾年的發展經驗,加上工業技術人才結構上大幅度的改善,使得這一年多,緬甸已經順利完成了超過2000個工廠的建設和投産,工業産品的種類和數量供給,都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糧食問題也是一樣,鄉寨的不斷增加,迅速地擴大了種植面積,也提高了單位産量。加上由於與英國的密約,因此與下緬甸的稻米等貿易並未中斷,這使得根據地今年秋收後,可以調集大量的糧食,供給前方和未來內地使用,預計至少可以調集3億斤稻米以上。
而且在若開邦、欽邦等提前就開啟的養殖業推廣,使得豬、牛和羊的數量大量上升,在肉食上也能提供一臂之力的幫助。
因此審時度勢,就不需要像此前戰略那樣保守。徐向前和曹子卿都向李思華提出了擴大攻略目標的建議,而李思華深思熟慮之下,也同意了他們的建議,雲貴戰略,演變成了雲貴川戰略,由於此時的西康省尚未成立,所說的四川其實包括了西康的一部分。
這一戰略如果得以成功,意味著根據地將迅速發展到大半個西南,即傳統意義上的西南四省,除了廣西外,“西華”將佔據3個,尤其是天府之國的四川,更是潛力深厚。完成了這一步,就意味著我黨真的具備了爭奪天下的基礎。當然,在李思華心中,爭奪天下還早,首當其沖的是抗戰,否則現在就能爭奪天下了。
戰略的目標擴充套件了,相應的各項計劃以及準備工作,也都進行了變更、調整和擴充套件。
在軍事上,除了屆時川省的軍閥可能抵抗力稍強以外,整體由於軍閥實力與根據地相差太遠,自然也就無需什麼奇策妙計。整個大軍的戰役組織很簡單,原則就是堂堂正正地壓過去,碾碎前方的一切抵抗。
主力的進攻路線是:帕敢——保山——大理——昆明——曲靖——六盤水——貴陽——遵義——重慶——成都,沿途不斷分兵,佔領戰略要點,消滅次要敵人。重點分兵地域包括:
一、廣西百色、河池、桂林一線:這是預防桂系軍閥可能從廣西發起的對根據地進攻,預計將有4個師會部署到滇桂和黔桂邊境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