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送戰友與美股之夏(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62章 送戰友與美股之夏
4月初,在她離開之前,有一批同志卻將更早離開,不過他們的去向是緬甸。
他們就是第一批赴緬部隊10個師中的最後2個師。最近幾個月,利用緬英當局忙於鎮壓下緬甸反英大起義,注意力幾乎全部集中到了下緬甸的良機,同志們可謂瘋狂地向緬甸輸送部隊和移民,以及武器彈藥,甚至是重灌備。
從若開邦和欽邦的沿海,通向山區的渣灰大道已經開通,而山區的很多基地之間,已經開通了5米寬的道路,最近的200多萬移民,幾乎有一半以上都在築路,畢竟這個時候修的路,不是後世那種高要求,只是開闢5米寬的山路,在足夠的小型施工機械的幫助下,使用100多萬勞力,進度自然飛快。
因此到3月,部隊攜裝備已經可以勉強通行整個上緬甸山區,大規模部署的時機已經成熟。因此從3月初到4月初,一個月時間,10個師陸續海運,他們從實兌、烏克亞、孟都等港口潛入。他們預計將分別部署到若開邦、克欽邦、欽邦、馬圭省、實皆省等地,甚至有一個師,還將進入撣邦。
實際上部隊已經不能說是潛入了。在孟都等港口還好,在若開邦的實兌港,因為是主力港口,難以瞞過全部的資訊。因此是提前直接沖入英國的領事館並加以佔領,並解除了港口全部護衛力量,把所有英國人和他們的僕從,全部暫時關了起來,避免他們直接觀察到部隊。然後就是3天內連續2批海輪,將6個師從實兌登陸。等到這6個師揚長而去,已經不見蹤影。他們才將這些人釋放出來。
同時,他們在實兌大肆散播各種謠言,例如已經失蹤的某少數民族獨立運動領袖,在海外訓練了一批精銳部隊,現在回來了,他們透過若開邦,殺到欽邦去了。又有傳言,緬甸前王族的部分人員,不甘心於英國人的統治,他們從實兌登陸後,將進攻下緬甸,支援起義軍死灰複燃,要進攻仰光所在的伊洛瓦底省等等。反正就是謠言滿天飛,等到英國領事被釋放出來,打聽訊息時,得到了不下七八種的傳言。不過傳言中總的精神,是有緬人或者少數民族的獨立勢力在搞事情。而且各條道路上,都有一些“痕跡”,似乎每個方向都有可能。
最後,領事向英國駐緬總督英尼斯彙報的內容是,有緬甸獨立勢力從海外潛入,肯定有外國勢力支援,有傳言是德國,但無法證實。這部分人馬登陸若開邦後,目前並沒有在若開邦搞事,而是消失了,去向暫時未查明。
另外,這只隊伍應該有部分卡車運輸,雖然部隊行動的時間集中在晚上,附近居民還是有看到的。顯然,這只力量相比起義軍,肯定武器裝備等不可同日而語,也許得到了外國勢力的武裝。
英尼斯得到彙報後,暫時也無可奈何,他手上武力只有一萬多人,而且多數是從緬甸“少數民族”和印度招聘的,真正的英人少得可憐。到現在為止,剛剛把起義軍主力鎮壓下去,各地餘火尚未撲滅。一時間哪裡抽得出軍隊,去若開邦,搜尋那隻新的“叛軍”呢?他也只能回電實兌領事,稍安勿躁,等待命令。
他已經有一種預感,緬甸已經成為了一座活火山,地下暗流湧動,雖然他鎮壓了在下緬甸的噴口,但也許在上緬甸很快就會爆發。他疲倦地揉了揉自己的雙眼,命令秘書記錄,電告倫敦和英印當局,他需要增援,至少給他一個真正的、正規的英印師。他盤算著,如果能給他增援,那麼屆時他會合併總共2萬多人的部隊,部署到伊洛瓦底省北部、卑謬、馬圭省等地,如果上緬甸有新的起義爆發,就從這幾個地方分路進兵,合擊剿滅。
李思華送別的這最後2個師,他們將會在欽邦的孟都登陸,然後穿過欽邦,屯駐到蒙育瓦附近,等待進攻命令。
李思華並沒有去海港送行,而是在大校場送別了出征的戰士。看著鐵流滾滾向前,一隊又一隊昂首挺胸的戰士們神色堅強地行進,她的眼睛不由濕潤了,這是民族的武力,是的武力,他們承載著革命的理想,無數人將從此開始犧牲,鮮血將染遍中華大地,甚至是異域山河。
歌聲響起,是她以前教授給戰士們的一首“老歌”,雖然是粵語歌,但這些來自河南和山東的戰士們都很喜歡:
“傲氣傲笑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
膽似鐵打骨似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裡長
誓奮發自強做好漢
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熱血男子熱勝紅日光
讓海天為我聚能量,去開天闢地為我理想去闖
看碧波高漲,又看碧空廣闊浩氣揚
即是男兒當自強
昂步挺胸大家做棟梁做好漢,用我百點熱耀出千分光……”
送別大軍出征,李思華平靜了心情,她也要開啟一段新的征程了。
1932年5月初,回到了美國德州奧斯汀的李思華,正緊張地與金融小組的成員們協商著接下來的操作。與會的不僅有自己的同志,還有在美國招聘的一些“金融精英”。他們都非常興奮,這將是他們人生中令人難以置信的大行動。
李思華的“預判”是,美國股
市將在7月份迎來一次真正的大反轉,經過從1929年9月到19年的大跌,最壞的時間要結束了。反轉之後,先是一輪急促的大反彈,然後還會有很長時間的築底,不過應該不會再見到新低了,接著就是等待契機,恢複股市的上漲。
股指很可能在6月見底,創出歷史最低點,這年前喧囂一時的美國股市,只剩下原來的110。
李思華要求,從6月開始建倉,建倉的訊號是道瓊斯指數跌破43點歷史上最低是41點)。股票必須選擇那些資金大容量的藍籌股。
很可惜,這個時候的美國股市,總市值只有八十多億美元,簡直是個小池塘,無法容納巨鱷。所以她只打算買入6億美元的股票,其實就是動用2億美元現金作為保證金,從各銀行取得槓桿,放大到6億美元投入股市。
至於何時拋售,她要求等待她的指令,現在當然不會提前洩露底盤。那些美國“金融精英”,雖然未必完全相信了她的“預判”,可也不敢有任何異議,李思華的太高了。上一次對英鎊的阻擊,在他們看來那完全是“神一般的操作”,誰敢否認這一次在美股市場上,她不會重演奇跡呢?
這一次為了隱秘,她將從全美各個銀行,分散獲取槓桿資金,並不僅僅以安華的名義,很多生存下來的馬甲公司,現在也有了一些募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