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浪奔浪流上海灘(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7章 浪奔浪流上海灘
5月15日早晨,李思華一行人已經在福建到上海的客輪上,武器自然是隨船託運,他們偽裝成一夥商人。
早晨李思華來到甲板上,看著剛剛升起的太陽照耀下的美景出神。船頭分開水路,激起了層層海濤。銀白的浪花掠過船舷,然後在艇尾,彙合洶湧的波濤,留下一條銀光中帶著點滴陽光照耀下金芒的水帶,水帶傳導到遠處海面上,讓海面泛起了萬頃波光。
過了一會,曹子卿和李樸也來到了甲板上,他們向李思華這裡湊了過來。幾人輕聲地聊起了這一次的武器裝備和編制。說著說著,李樸的臉上不由自主地帶上了興奮的表情,他對這次李思華的輕步兵團的編制很滿意,除了重炮外,這樣編制的隊伍,戰力將一點都不遜色於同期日本常設師團的步兵聯隊,而如果是山地戰鬥,恐怕戰力,還要遠勝日本的步兵聯隊,他對編制中單兵那種武裝到牙齒的熱兵器和冷兵器的組合,印象非常深。
但說道後面,他又嘆了口氣,說:“可惜這樣的精銳軍隊,我們現在只能組建一個團。民國的軍隊雖然多,但在這樣標準的列強軍隊面前,戰力實在是太弱了。”在剛才的途中,其它幾位同志也湊了過來,聆聽著他們的談話。保衛計程車兵,不由得在邊上散開警戒了開來。
李思華問李樸和大家:“國民黨也好,北洋軍閥也好,為什麼不組建我們這樣的軍隊呢?我國畢竟是那麼大的國家。”
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起來。有的說是因為國民黨和北洋這樣的政府,其實沒有錢,他們還時常向列強借款呢;有的說這些舊軍隊士兵沒有政治信仰,不要說殘酷訓練,很多還是吸鴉片的雙槍軍,根本無法訓練成現代軍隊;還有的說中國沒有現代工業,武器主要都是向列強購買,成本奇高,難以承受。
李思華安靜地聽著他們各種方向的思考,然後說:
“你們說的這些都對。總結起來就是,國家孱弱、一盤散沙、軍人愚昧、政府。所以都是“定體制”,即一定都是體制問題。那麼根本的體制問題又是什麼呢?”
大家安靜了下來,有些人把自己要沖口而出的回答又咽了回去,他們本來想說,因為封建勢力和資産階級反動嘛,所以搞得民不聊生、國家孱弱。我們革命,不就是為了打倒這樣的舊體制,創造一個能解決這些問題的新中國嗎?不過他們知道,如果答案那麼簡單,李思華也就不會問他們了。
李思華繼續說:“我國的封建勢力和資産階級,之所以反動,是因為他們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在國民身上敲骨吸髓的剝削食利階層,整個國家形成了一個反動政治思想主導的政府,與剝削食利階層以及底層民眾的三層體制結構,政府靠盤剝農民的賦稅而生存,他們不敢針對食利階層,因為他們的統治地位和暴力工具,本來就是食利階層供給的;食利階層又從底層民眾中,盤剝地租等收益,最後搞得底層民眾家破財盡,陷入極為悲慘的境地。”
“任何一個國家的崛起,都要有足夠的資源和資本。西方列強的崛起,歐洲靠掠奪殖民地;美國靠自身廣大優質國土和龐大的內部資源,靠掠奪黑奴;日本則靠內部掠奪和侵略鄰國,包括我國。那我國靠什麼?”
“很顯然,解決這個體制問題,最根本的就是消滅中間的剝削食利階層,奪回的利益,一方面可以反哺底層民眾,組織起底層的力量,並獲得他們的衷心支援;另一方面,當然就還是把這些利益投入現代工業,發展大工業體系。只有這樣,我國才能在本質上,建立起與列強可以對抗的現代軍隊,包括現代工業。”
“所以我黨的宗旨之一,必須是強調階級鬥爭。什麼是階級鬥爭?就是要堅決地消滅掉這個中間食利階層,不讓他們繼續佔有任何獲利的土壤。什麼叫砸碎現在的舊世界?那就是要踏著食利階層的屍骨,來籌集我們建設和發展新世界的第一桶金。”
李思華的講話,猶如一桶冰水澆在了同志們的心上。她的思想根本不考慮所謂的“道德感”,完全不掩飾地將殘酷的邏輯,血淋淋地展現出來。但當你冷靜下來去思考,去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思想邏輯,具備強大的說服力。
5月18日,李思華一行終於到達上海,航運小組的同志們接到他們後,一起來到了法租界的福開森路,他們已經在這裡租賃了一棟比較大的私人大宅,還在不遠處租賃了一所小一點的私宅。選擇法租界的原因是這裡是舊上海最高階的居住區,購買海輪是“大生意”,當然要匹配必要的“檔次格調”。
到達居所,很快李思華召開了會議,聽取了航運小組的工作彙報。由於已經支付了頭款,目前航運團隊已經接收了這兩艘海輪,並正在組織對這兩艘船的內部,進行一些臨時居住性和倉房改造,並依靠已經招聘的海員團隊,對海輪進行全面檢驗,以保證船舶隨時適航。
目前海員基本招聘完成,唯一沒定下來的是船長,但他們已經物色了三名人選,想請李思華最後來拍板。李思華看了三人的簡歷後,對其中一人比較感興趣,她只是先對其它兩人面試,最後再和她感興趣的那位溝通。
更重要的當然
是武器採購,她安排管事,立即約見那名美軍少校,強納森.傑恩,約他到附近另外那所比較小的私宅喝茶。航運團隊要和武器小組分開,各自推進。
傑恩馬上就答應了會面,發財的貪欲早已讓他急不可耐,他都已經催了管事好幾次了,終於被管事通知話事的主人已經抵達,這讓他非常開心。
他已經聯絡好了他的“好哥們”,麥肯恩家族的羅伯特.麥肯恩,麥肯恩家族是美界最近幾十年中崛起的新興家族,影響力已經很大。羅伯特.麥肯恩藉助這層軍中關系,成為了頗負盛名的軍火商,實際上就是麥肯恩家族的錢袋子之一。
正是因為這重關系,他在菲律賓有自己的軍火倉庫,而且如果缺什麼軍火的話,可以從美軍在菲律賓的駐軍武器倉庫中,直接先取用,只要在短時間內補上就可以。他和美軍菲律賓駐軍是很有交情的,大家一起發財,不寒磣。
羅伯特對於開拓遠東軍火市場,是非常熱衷的,所以這次接到傑恩的電報,他很重視,中華民國可是遠東最大的軍火市場。所以他回電吉恩,他會在最快的時間內,趕到上海,親自談判此次生意。在李思華抵達之前,他已經到了上海兩天,正催促著吉恩趕緊聯系呢。
所以吉恩接到管事的電話,非常高興,一口答應。明天他將和軍火商羅伯特.麥肯恩一起赴約,具體談判採購細節。
第二天早晨不到九點,吉恩就和羅伯特,以及羅伯特的隨員兩人,還有兩位保鏢,一共六個人,來到了法租界這座幽靜的私宅中。
李思華則和曹子卿、李樸和另外兩名同志,一共五人,組成了我方的談判小組。
門鈴響起,管事去開門接入吉恩和羅伯特。當兩人看到這面主事的居然是一位年輕的女子的時候,不由露出了驚愕的神情。這筆生意到底靠不靠譜啊?
但等到雙方坐下來,李思華的談吐很快讓他們認真起來,吉恩和中國人打交道多了,但他敢發誓,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現代”的中國女性。這個女人不但一口牛津腔的英語流利無比,而且神態鎮定,目光銳利,邏輯清晰無比,對於各種採購武器的引數非常熟悉,真正的內行。實際上不要說中國,就是在他的祖國美國,他也想不出他認識的女士中,有哪一個是這樣精明而犀利的。
彼此都是內行,兜圈子就沒有多大意思。羅伯特和他的兩名隨員,很快核定了李思華他們提供的武器編制要求。羅伯特確定,這些武器他都可以提供,因為不存在什麼美隊限制的特殊武器,基本都是一些美隊當下通用的常規步兵武器、彈藥和配件,這讓他心情愉悅,這筆生意不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