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行動的前夜(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7章 行動的前夜
第二天4月1日,送別了出征剿匪的隊伍後,多數士兵仍然投入訓練,而李思華和曹子卿則帶領這10多個人組成的“參謀組”,對整個行動進行細節規劃,李思華指導他們,應用後世美軍大名鼎鼎的國防部體系結構框架dod architecture fraeork,dodaf)中的城市特種偵察破襲系統cso)思想,來做行動規劃,現在當然沒有後世的技術條件和電腦,所以只能是吸收其中的邏輯精華,根本不可能做到戰役檢視化。
整個作戰任務按照後世專案管理的思路,分成6項子任務,分別為偵察規劃、聯合偵察、作戰籌劃、聯合打擊、運輸轉運規劃、撤退籌劃。例如偵查規劃,就有區域劃定,偵察路線制定,偵察執行時間約束,沖突消解等子專案,而聯合偵查則包括戰場環境偵察、情報獲取、目標探測、目標識別等子專案。初步規劃完成則再進行武器火力的計算匹配、通訊中繼的執行安排等等。
這些小部隊中的“精英”,面對李思華提出的計劃思路,幾乎都是目瞪口呆,作戰有那麼大的學問?真是想也想不到的,他們是這只部隊中最能學習的,可多數也才只認識不到1000多個字,數學只會最簡單的,如何進行這樣的規劃?就算曹子卿,他過去的德事教育,也根本沒有這樣完善的體系,他同樣也目瞪口呆,不過對於李思華的神奇,他現在已經麻木了。
她耐心地解釋著整個系統,用他們聽得懂的話,來解釋具體的要求,專業軍事名詞看上去酷炫,但落地執行都是一項項具體的工作,“說人話”之後還是能夠理解的。
今天的任務,其實是把框架整理出來,計劃已經清晰的部分,是“地圖作業”為主。
然後幾天的時間,分為若幹個小組現場偵查,將偵查結果總結彙報,曹子卿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計算,例如某個偵查員只會說,從某地到某地大約需要走1000步,曹子卿就要計算出兩地距離大約750米,急行軍需要多少時間、跑步需要多少時間、隱秘躲閃行進需要多少時間等,然後放到計劃中去。
整個計劃就是要體現系統性,要像一部工業機器,各種零件在符合公差條件下,精密地組合起來,才能正常運轉,而不是手工業,産品好壞全靠個人手藝。
李思華知道這些人還是些半文盲,更缺乏作戰經驗,指望他們能很好地完成cso規劃是不可能的,但這是一次寶貴的實戰演練,能夠讓他們學會一點基礎,瞭解真正的戰役,是如何計劃和執行的,磕磕碰碰的低質量不要緊,做了總有好處。至少透過這個過程,他們對於這一次行動,會有更充分的準備和計劃,而不是這個時代的常規,派兩個人打探一下就算完成了偵查,那種情報給出來的都只是一個輪廓,沒有任何精確性可言。
她將整個行動命名為“攀登高峰”,將4月15日稱為“d日”,讓他們以此倒數規劃,同時惡趣味地將行動開始的命令設定為“虎!虎!虎!”,她想,可惜他們還不懂歷史上著名的這個梗。
接下來又作了分工,分為作戰組、武器組、後勤組、轉運組、撤退組等,分別安排了負責人,這些負責人將帶領各組,在未來幾天完成現場和路線偵查,然後再將偵查結果整合到計劃中去,形成細節。
李思華宣佈,“參謀組”所有人必須嚴格守秘,除了被選拔參與偵查的少數士兵外,對其餘士兵還不能洩密。第二次剿匪隊伍返回後,最後4天基地封閉,模擬合練,在基地封閉後,會對所有士兵公開並動員,並在d1日潛入廣州市內指定地點潛伏。這段時間她還會加強政治思想工作,鼓舞士氣,堅定士兵們的信心。
d14日,各個偵查小組一早就出發了,參謀組的人員帶頭,眼睛幾乎都是紅紅的,昨天為了完成初步規劃熬夜熬的。
每個偵查員都發了市民的常服,他們進入市區前會換上。實際上不少人心裡還是有點慌,有的一輩子都沒有進入過城市,但是這段時間的訓練,至少讓他們能夠保持表面的平靜。
李思華則帶隊訓練。今天曹子卿自己也要去廣州,考察重要的行動目標地點,在他回來後,兩人將對計劃
細節進行詳細討論。說是參謀組,在這個時刻,其實有能力真正做出規劃的,還是隻有這兩人,至於其它人,暫時只能是配合補充細節,對他們的培訓意義更大一些。
d10日,在昨天偵查已經全部完成,李思華對結果的評判是,質量很差,疏漏的地方不少,但對於最終計劃也不無補充。萬事開頭難,她也沒有什麼不滿的,就是對每一組偵查的彙報,進行了點評和分析,讓他們吸取教訓。有一組還出了岔子,一個小夥子在偵查渣打銀行時,引起了保安的懷疑,上來問話,結果他一著急就掏出了駁殼槍,嚇住了保安後他就跑了,估計渣打這幾天要加強警戒了,可能會以為有人想搶銀行櫃臺。
就在今天,第一批剿匪的隊伍歸來,而第二批剿匪的隊伍出發。第一批隊伍順利完成了任務,完成任務不難,不走叉路,不犯大的錯誤,他們對於廣東的這種小團隊盜匪,那完全是降維
打擊,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事實上,這幾天剿匪的事情正逐漸在廣東轟動了,地方粵軍和豪強地主們都在打聽,哪來的好漢啊,是有一個新的匪幫在立威嗎?好像實力很強很厲害,報紙上都已經有很多報道了。
李思華和曹子卿看著在他們面前列隊的出征返回部隊,看上去就多了兩分殺氣,滿意地點點頭。事實上,盜匪的數量根本就不夠殺的,有計程車兵都沒撈到戰鬥中開槍。但即使是死人,也要求這些新兵們上前對死人開幾槍、刺幾刀,死人還不讓馬上掩埋,需要每個士兵伴著死人睡上一晚再埋屍。鮮血淋漓、橫屍各處的場面,以及現場的氣味,讓不少士兵嘔吐。一切的安排,都是為了克服戰士們的戰鬥恐懼感。這一次剿匪,沒有戰士犧牲,但有十幾個負傷的,重傷的只有一人。
d8日,李思華和曹子卿終於領導參謀組,完成了這一次行動的全部細節計劃。她無畏地想著,我已經竭盡所能,就讓歷史證明看,我們會否成功?
計劃完成,已在基地的隊伍立即開始了基礎模擬,實際上就是針對路線和現場的基礎戰術動作的磨練,例如行進中隨時警戒和開火的短距離急促行軍,例如向屋宇的集體手雷投彈,例如使用炸藥炸開牆體和大門,例如在街道突遇敵方軍警的戰術攻擊等。多數戰士雖然還不知道這些訓練是為什麼,但從頭兒們的表情中,也能猜到接下來,可能有什麼大的行動了。
d5日,第二次剿匪的隊伍歸來。附近百多公裡內的匪幫紛紛覆滅,已經成為廣東和廣州近日的輿論熱點。各路媒體、各色人等,都在猜測討論是哪裡來的替天行道的好漢,粵軍也四處打聽,那些利益關聯體則咬牙切齒,財路被斷了嘛。不過所有這一切外界的喧囂,對於正在最後訓練中的隊伍,毫無影響。
這一天下午,全體集合校場。李思華和曹子卿站在隊伍前。曹子卿宣佈了整個計劃,各個隊伍和分組的負責人則盯著士兵們的反應,試圖發現還有沒有不堅定的人,有沒有害怕的人,以剔除最後的不穩定因素。
這等大事,自然讓士兵們大吃一驚,整齊的隊伍中“啊、喔”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都聽得到。李思華沒有去管這些,她淡淡地想著,自己有心潮澎湃嗎?似乎也沒有,似乎是自然而然,每逢大事有靜氣,希望我能長久保持這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