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訓練、訓練、再訓練(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5章 訓練、訓練、再訓練
12月3日,第一天的佇列訓練,尤其在上午,基本上就像趕羊一樣,亂哄哄的,一群都不知道區分左右前後的農民,面對的完全是極度陌生的事物,經常會傻住,不知道自己該幹嘛。
李思華直接採用了後世的佇列操典,和民國時代的完全不同。曹子卿三人也比較陌生,在李思華不斷的示範之下,他們自己先學會,然後就是李思華示範,而他們在隊伍中不斷穿行,不斷糾正,不斷連吼帶罵加上踹,他們已經知道了訓練計劃,心裡挺著急的,不過李思華自己卻很平靜,現在這樣的狀態很正常,難道要拿他們去和後世高中生為主的有文化的新兵訓練相比?
所以她表現得極度耐心,做一遍動作,用喇叭將動作要領說一遍,然後讓大夥兒訓練,觀察主要的問題,再停下來讓大家觀摩她的動作,再說一遍要領,再觀察問題,再示範,一遍又一遍,除了讓大家喝兩次水,整個上午都沒有停歇。
曹子卿等人則虎視眈眈,隨時糾正動作,又罵又踹那些被發現的有點偷懶或者老是做不好動作的人。隨著時間推移,大家的動作逐漸開始有點整齊了,看上去有了一點樣子,雖然是有點冷的日子,運動之下大家都是出汗了一遍又一遍,到了後來,有些士兵已經有點機械了。
終於上午的訓練結束,李思華並沒有立即解散佇列,而是和曹子卿耳語了一會,然後用喇叭宣佈了,有3人在上午訓練中偷奸耍滑,對命令陽奉陰違,所以不給吃午飯和晚飯,並在黑屋子中關一天禁閉。實際上,這3個人已經被淘汰,懲罰過後就算留用,也不過是在後勤服務上了。
佇列中計程車兵都被嚇住了,主家眼裡不揉沙子啊,吃人家的飯,不出力是不行的。李思華看著肅靜的隊伍,又宣佈說,未來會從幾百人中,選擇一部分人稱為正式的“護衛連”成員,每個護衛連正式成員會獎勵3畝地,可以把家人都接到自己的土地上來。這下子整個校場都轟動了,還有這樣的好事?曹子卿趁機吼了一聲:“大家要不要對得起主家的厚待?”士兵們這下熱血都起來了,“要,要”的回答響徹了整個校場。士氣回複到了最高峰,他們初步理解了什麼叫做獎和罰。
午飯後繼續操練,經過中午的波折,士兵們變得非常認真,動作的熟練度提升很快,到下午結束時,絕大多數人已經基本掌握了動作,整個佇列初步看上去,像個軍隊的樣子了。
吃過晚飯,趁著晚霞還在,又讓大家練習了一段時間,以熟悉動作和軍令。然後就是文化課,幾盞煤油燈照亮黑板還是足夠的,不過大家都只能坐在黑暗中。
李思華的政治教育計劃主要是兩部分,文化課,她計劃在這3個月讓士兵們能認識500個字以上,主要還是灌輸民族大義思想;而她會透過與每一個士兵三五成組)的小範圍,拉家常灌輸摻雜她私貨的思想。兩邊齊頭並進,爭取在這3個月內建立起部隊的基本政治思想傾向,如果能培養出一些狂信者是最好的,將“深信”人員組織成部隊尖兵,作為執行她計劃的主力。
所以她在黑板上先寫下了“中華”兩個字,又在邊上寫了 “華夏”兩個字。她講述說,中字形體像豎立的一面旗幟,上下各兩條旗斿向左飄動,方口表示中間,代表內、裡、中心之義,我們的祖先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是文明的核心,是天下的共主,這是祖先的驕傲;華通“花”,文明之花盛開於中土大地,華字的起源又很可能是大禹治水塗山附近的淮河、渦河等古代河流的水系圖,有水才有生命,華又是華麗,文明的發展就是華麗,區別於蠻夷的華麗。中土之水催生和養育了中華民族的生命。“夏”是饕餮文,又是龍紋,吞食一切,吸收一切優秀,成就強大的民族。
我們是最古老的人類文明,有近5000年的不斷發展的,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我們在4000多年裡,都領先全世界,在中華文明的光輝照耀世界的時候,西方還只不過是森林裡的蠻族,他們在1000多年前搶奪了羅馬帝國,在廢墟上,扭曲地建立起了西方文明,這個文明的本質是遊牧民族和海盜,所以他們今天把搶劫我們,視為他們所謂上帝的旨意。我們的使命,是複興中華,讓我們的民族重新站上世界之巔,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身家性命,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華夏的理想,就是華者,人取精粹廣納之意,物取絢美繁盛之相,無論什麼領域,都要做世界第一,成就真正的華章。夏者,家繼往聖先賢之學,國從民族利益之出,家有千年源流聖賢傳,國護人民利益武威揚,此所謂夏章。
衣必精美,物必豐盛,人必禮學,國必利益,讓吾國吾民永續傳承。
對於這些士兵,這是聞所未聞、非常新鮮的知識和思想,連曹子卿都聽入了神,在那個年代他也算“學富五車”,是那個時代的高階知識分子了,但從來沒有從這樣的角度,去學習過歷史,清末明初的教育還主要是八股一套,洋學堂的教育,更不會涉及中華文明和歷史。
在這個時代,連他在內,面對西方列強,都不知不覺內心有點怯懦,因為力不如人,所以低人一等。他也奇
怪,從李思華的講話中可以發現,她對民族極其自信,對現在強勢的西方,那是真的鄙視,不僅僅是溢於言表而已,而是真的從內心就這樣自信地認為。真是個奇女子呀,他不由得在心中又嗟嘆了一聲。
至於士兵們,現在看著李思華,眼中都不由有了些崇拜之情,李先生不僅是他們的金主,讓他們有機會吃飽飯、賺家財,還是個有大學問的人,對她所講的雖然還有點似懂非懂,但是他們也知道了,原來我們中華民族是如此光輝、如此驕傲的偉大民族,我們都是它的一份子。
接近兩個小時的課程很快結束了,大家都意猶未盡,但是李思華嚴格遵守時間,命令全部人員歸宿睡覺。曹子卿留下來,兩人交換了對明天訓練的一些安排後,結束了當天的內容,回到宿舍,曹子卿雖然疲累,但還是發了一會呆,這一天對他的沖擊,根本不比那些士兵低。“她到底想幹什麼呢?”他嘀咕著,慢慢進入了夢鄉。
就這樣開始了佇列訓練,5天後所有人都陸續到位了,一共310多人。晚到了就由黃敬兩位老兵補訓,中午的休息時間李思華也用上,她不得不將佇列和軍令的訓練時間,延長到了15天,她安慰自己,時間還沒有超綱,有15天,基礎能打得更堅實一些,尤其是體能補充,能夠更充足一些,讓小夥子們多長點肉,更能適應科目訓練時的殘酷。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10天後已經比較明顯,那些散漫的農民,已經在逐漸轉化為軍人,站有站像、坐有坐像,走路跑步,都開始規範起來、整齊起來、排列起來,集合的時候,從左右上下斜側都能看出一條線來,單從樣子看,已經很有點軍隊的樣子了,至少比那些軍閥軍隊,像樣子得多。
而隨著文化課和她抽時間不斷地與士兵們的溝通,士兵們對她的崇拜越來越明顯,他們都覺得,李先生是一個有大學問有大本事的人,聽李先生的沒錯。而民族大義,也逐漸開始在他們的頭腦中形成了概念。對於這些底層士兵,以前牛馬般的貧困生活,就像是海綿上堆積了砂石,隔絕了水的吸收,讓他們變得麻木不仁,有如行屍走獸,就快枯死了。而訓練和教育就像是拂去了阻隔的砂石,讓海綿吸水的本能得到發揮,越到後來,吸收越快,因為頭腦開始開竅了。